格陵蘭島冰層融化速度快於預期

格陵蘭島冰層融化速度快於預期

2019年12月10日,《自然》(Nature)期刊發表《1992—2018年格陵蘭冰蓋質量變化》(Mass balance of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from 1992 to 2018)的文章。“冰蓋質量平衡相互比較研究”(IMBIE)小組聯合了26項獨立調查,計算了1992 —2018年間格陵蘭冰蓋的質量變化。研究總共使用了來自11個不同衛星任務的數據,包括對冰蓋變化的體積、流量和重力的測量。研究結果顯示,自1992年以來,格陵蘭島已經減少了3.8萬億噸的冰,足以將全球海平面上升10.6毫米。

冰的損失率已經從20世紀90年代的每年330億噸上升到過去10年的每年2540億噸——在30年內增長了7倍。2013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預測,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60釐米,使3.6億人面臨每年沿海洪災的風險。但這項新的研究表明,格陵蘭島的冰層融化速度比預期的要快。根據經驗,全球海平面每上升1釐米,就有600萬人面臨全球沿海洪災。按照目前的趨勢,到本世紀末,格陵蘭島的冰層融化將導致每年1億人被淹沒。由於海平面上升,總共將有4億人被淹沒,因此對沿海地區而言海平面上升更是具有毀滅性的災難。研究小組還利用區域氣候模型表明,隨著氣溫上升,一半的冰損失是由於表面融化造成的。另一半是由於海洋溫度上升引起的冰川流量增加。2011年,冰層流失達到頂峰,達到每年3350億噸,是上世紀90年代速度的10倍。儘管自那時起,冰的損失率下降到平均每年2380億噸,這還不包括2019年全年,由於夏季大範圍的融化,2019年全年的冰損失率可能會創下新高。極地冰的衛星觀測對於監測和預測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冰的損失和海平面上升至關重要。計算機模擬使人們能夠從氣候變化的情景中做出預測,而衛星測量則提供了初步的、無可辯駁的證據。該研究項目也說明了國際合作對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重要性。研究人員指出,未來保持對大冰原的監測,以瞭解它們每年使海平面上升多少是非常重要的。

轉載本文請註明來源及作者: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資源環境科學動態監測快報》2020年第01期,吳秀平 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