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是發展趨勢嗎?未來還會不會有燃油車的一席之地?

藍白五月天


隨著石油資源的日益減少,生態環境的惡化,尤其是近幾年我國北方地區嚴重的霧霾,給人們的生活和出行都帶來了種種的不變,汽車尾氣的排放就是影響環境的因素之一,所以國家現在力推新能源車型。

我國制訂了燃油車退出市場的規劃表,將在2025年全面禁售燃油車,國家在政策上會有一些扶持,例如掛牌方便、購置稅減免、國家補貼、不限行等,就是為了鼓勵更多的人購買新能源汽車。


但是新能源汽車還不能完全取代燃油車,從現階段來看,新能源汽車存在較多不足,例如:續航里程較短、充電時間長、充電樁等公共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在技術上和設施上還要不斷加強。

小編所在的三線城市,找個充電樁充電不方便,需要開車到幾公里外的固定點,基本上沒見到哪個小區、停車場有充電樁,這也限制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純電動車報廢的電池怎樣處理還沒一個很好的方案,此外新能源二手車賣不上價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是個問題。

綜上,新能源汽車雖然有很多優勢,但是也還有一些不足之處,需要逐漸完善,無論是從技術還是政策上,在這個過渡階段燃油車還會是主流。


一聲清逍


現在,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大潮流與趨勢。不僅在中國如此,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如此。而對於中國的汽車產業而言,電動汽車又是發展的方向與主流,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當下,石油資源日益減少,石油對於國民經濟與國家的戰略安全的影響越來越大,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電動汽車,既是出於對於環保的重視,這樣可以更好地節約石油資源的使用,減少對於環境的汙染,還能減少對於石油的依賴,提高國家的能源安全程度。同時,藉助於電動汽車的發展,在汽車產業的發展上,可以相對更容易地實現產業的彎道超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而對於燃油車的未來發展,在小編看來,肯定不會是完全取消的,起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無論是從產業發展、使用習慣、配套產業、地域差別等因素來看,燃油車都還會在未來的較長時間內具備相當的競爭力。


汽車很聽話


電動汽車是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而且是必定的發展趨勢,這一點毋庸置疑,直到某一天完全取代傳統內燃機汽車,只不過,這是一個時間問題,根據目前來看,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徹底實現,傳統汽車依然擁有主要的市場地位。


內燃機停售,這並不是某個國家出臺的政策,而是全球為了應對日益嚴苛的環保排放,出臺的相應措施,汽車王國德國政府宣佈,將於2030年全面禁售內燃機汽車,英國政府將在2040年全面禁售內燃機汽車,其中相繼多個國家出臺了該政策,包括法國、荷蘭、挪威、印度等國在內的國家和地區,開始出臺相應的燃油車禁止銷售政策,大趨勢下,宣告內燃機汽車正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很多人認為,我國禁售的期限可能會來的更晚一些,由於我國汽車工業發展較晚,相比於歐洲國家,至少領先我們30-50年,如今稍見起色,不會輕易禁售,但是我並不這麼認為,正是因為我國汽車工業發展晚,徹底追上西方國家非常困難,然而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的推廣,又讓我們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這個機會是非常難得的,早就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是一次“彎道超車”最佳的時機。



2018年,可謂是中國汽車新的元年,參加過4月份北京車展的朋友都知道,各大新能源展臺都是人山人海,這種局面是空前沒有的,國家大力支持和推廣下,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的形式越來越好,可以看出消費者也更感興趣,接受程度有了巨大的改觀,近年來新能源新興品牌就多達數十家,像是蔚來、威馬汽車這樣的實力車企也不再少數,最關鍵的因素是車企抓住了消費者需求,像是威馬汽車,首臺純電動EX5,國補地補後的價格,下探到9.9萬,且擁有300+公里的工況續航,最高版本的續航里程達到了600公里,且補貼後售價不足15萬,這樣的產品,綜合新能源汽車的優勢,人們能接受也就不意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