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農民有什麼影響?疫情過後如何才能使廣大農民增加收入?

農事觀察


疫情對於農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雖然農村不愁沒飯吃,但是對於需要銷售農產品或者外出打工的人來說,疫情讓他們損失重大。

1、疫情防控之下,農產品銷售阻力重重

雖然如今多個地區“綠色通道”已經開啟,但是對於產地供應商來說,農產品銷售不僅僅是運輸而已。沒有工人採摘、分揀、裝箱、打包……很多包裝廠也沒開工,諸多老闆表示買不到合適的箱子(要麼是箱子貴,成本過高,要麼是箱子不好看,影響產品在市場端的價格),因此,大多數做B端的大供應商都面臨著一些阻力。

2、農民工復工遙遙無期

由於疫情影響,很多工廠、工地都處於暫停的狀態,雖然說企業在疫情期間也要發放工資,但是企業也總有辦法。總的來說,復工越遲收入就越少,更不用說那些年前就被欠薪的農民工,如今形勢之下,能夠拿到工資的幾率又變小了……

其實不僅是農民,各行各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疫情嚴重壓制了大家的消費意願,因此整體消費水平在這段時間都處於較低水平,沒有消費就沒有收入,大家都在這個大循環中。

希望我們可以早日戰勝疫情,各行各業都恢復往日生機。


日常嗑農


疫情對農民的影響分為幾個方面:

第一、對一些經作區的農民來說,影響是比較大的,春節前後,正是蔬菜、草莓、柑橘等經濟作物好行情的時候,而疫情的發生,使這些產品不能及時銷售出去,而投入又比較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民收入。

第二、對比中部地區的農民來說,2月開始,正直小麥打除草劑、殺蟲劑、增產類藥劑的時候,然而因為疫情的影響,農資產品無法及時運達到鄉鎮、村上;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小麥的產量,不過目前剛開始用藥,後期如果能跟得上,影響不大。

第三、對於已經沒有土地,只能外出打工的農民來說,疫情期間沒有收入,這其實跟一些非農戶口的城鎮居民一樣,疫情期間不能上班,勢必影響收入。加上購房產生的房貸,壓力會比較大。

第四、對於有春耕習慣的地區,疫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耕種,不過很多地方已經下發通知確保春耕農資供應車輛放行。

以上是疫情對農民影響的一些分析。那麼,疫情過後,如何才能使廣大農民增加收入呢?

其實,農民的收入來源是比較單一的,供應鏈的任何一環出現問題,就會收到很大影響。因此,增加收入來源是增加收入的一個方法。比如,種植養殖相結合,我自家就是種地加養殖相結合的,當然,這也比較辛苦一點。其實,很多農村人除了種地,還會找一份離家近的工作,這也很不錯的。

其次,多元化種植,就是俗話說的“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如果地比較多的話,可以多種幾種作物,成熟時間不同。因不可抗拒因素導致其中一種作物絕收,不影響其他的收成。

另外,現在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在農村也普及開了,有農產品的農民朋友,可以通過直播銷售自家農產品,這也是很好的途徑。

以上就是我的見解,有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共同探討一下農村發展大計[呲牙][呲牙]


椒農網事


武漢疫情發生後,城市鄉村都積極採取應對措施,企業延遲復工,學校推遲開學時間,那我們農民怎麼辦?疫情過後農民的出路又在哪裡呢?

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農民兄弟,疫情過後大約到了3月份上崗,農忙期間還要返回家忙農活,這樣一來二返,工資掙不多少還搭上路費。一些工種,自身年齡身體狀況也有侷限,工資拖欠的例子也數不勝數。眼下的局勢莫過於就地投資做個小生意,也未嘗不可。

我們這裡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多,家中老人婦女多,以至於家中土地果園,因勞力不足很多低價轉讓承包。只要不怕吃苦受累,承包一片果園,一年下來收入還是很不錯的。再一個想法就是,農村的地多果樹多,自然少不了農資的需求,開一家農資超市,化肥農藥等等一應俱全,既方便了用戶,還給自己增加收入,何樂而不為呢!還有一個新興行業可行,隨著農產品的自產自銷模式,快遞物流業在農村越來越火爆,可以加盟一家物流公司,開個快遞收發點,生意肯定不錯。農村的旅遊景點開發越來越多,農家樂也是很好的投資項目哦!

農村有很多豐富的資源可以利用,等疫情結束後,給自己放手一搏的機會,農村的明天會更好!





沂蒙宋小桃


疫情下對農民來說影響最大的是南方的茶農,茶葉市場的交易牽涉到的茶農茶商數以千萬計,很多地方茶葉特別是春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與其他農業項目可以對比的是不能延遲。

貴州四川的一部分早茶品種在年裡就可以開始採摘,今年又是暖冬比往年還要提前一個星期,春茶歷來有早三天是寶,遲三天是草的說法,沒有集中人力物力採摘,茶農的損失會非常巨大。

江南地區的茶葉如早期的烏牛早也慢慢地可以進入採摘季節,現在的各地防控限制下,採摘沒有人,收購沒有人,就是個體最靈活的快遞行業也沒有鋪開,所以在一些茶區都陷入了不敢加工,不敢收購的地步。

其他茶種如白茶龍井43等採摘時間比烏牛早晚十天半月的,主要的採摘旺季在三月中旬以後,目前來看大家最擔心的採茶工的預先落實,過去都是在年前或正月前幾天預定下來的,現在的未知性在增加。

目前比較穩定的是福建茶區的,由於他們採摘茶葉的等級是開面葉採摘,往往在四月以後,影響是最小的。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龍井茶痴


大家都認為疫情結束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8e000f5459f5825da9\

星必德蘑菇


地域不同,情況有別,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春節臨近,突發新冠病毒疫情。大災當頭,人人震驚。但大部分農民打工者都已返鄉回村,且置辦了年貨。聽從政府號令,不串門,不走親訪友,只能老老實實宅在家中,吃喝玩樂。一家老小看看電視,玩玩撲克,玩玩遊戲,小院內走動走動,強身健體。

疫情雖然嚴重,但不會對農業生產造成很大的損失。因為當前正值農閒,地裡基本沒啥農活。我們河南周口農田都是播種小麥,春季沒有早春作物。每戶就那三五畝地,抽空一遍除草劑,就萬事大吉了。

要說損失,就是出外打工的年輕人,不能按時返城復工,不能上班,就沒有工資收入,這跟鐵飯碗的公家人沒法比。只能乾著急,靜等疫情很快過去。

還有農村經商的小生意人,不能開門營業,也是沒有收入。年前進貨又多,積壓不少,擔心時間長了發黴變質。

我們當地板材加工廠很多,一些年紀大點的都在板廠幹活,每天也能收入百拾元。板廠不復工,也是在家光吃光玩。

至於疫情過後,如何增加農民收入,現在還很難說清楚,也只能是復工後,加班多幹,拼命掙錢爭取把損失補回來。





文長法wcf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一、疫情對農民的影響,個人覺得還是要客觀看待。全國一盤棋,疫情共防控。在病情來臨後,我們在認識疫情帶來的影響的同時,也要看到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基層各級組織所做出的積極不懈的努力。空前的團結,體現的是中華人民的大團結,各級黨委和政府在積極尋找應對和治療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這是不容置疑的!對農民的影響,客觀的看,就是在抗擊疫情面前,對農業農村生活的佈局調整,對農民應對緊急突發情況的防禦措施。

二、疫情後農民收入增長,是納入國家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部署。中央一號文件,就是關於農業個農村工作的安排。我覺得,疫情後,可以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事:

1.健康的農作物種植;

2.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並有扶持的養殖;

3.網絡平臺支持的農產品銷售;

4.手工作業和製作。




安揚堂


廣大農民真正想增加收入,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嘗試改變傳統化工農業方式,嘗試自然農法,讓作物環境恢復生態平衡,因為未來農產品只有優質產品有廣闊空間。

2.選擇優良品種進行種植,現在優良品種紅利期雖然有縮短,但3-5年問題不大。

3.5g時代下農戶可以自行嘗試自媒體,直播短視頻帶貨模式。

4.做好自己產品的品宣及產宣工作,提高產品附加值。

綜上所述,做到一兩項都可以帶來農戶效益提升。



Louis劉先生


2020年春節註定是不平凡的,新冠病毒致使城市封城,工廠停產、商場關閉、學校停課、交通受阻等等。如同2003年的一場非典再現。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害面前,全國人民相應國家號召,自封在家,農村同樣也實行了封閉。表現出高度的民族凝聚力,相信疫情很快就能得到控制。就這場疫情而言來說下當下對農民的影響。

首先,疫情發病時間時值我國傳統農曆春節,幸好沒有發生在農忙時節。現在農村實行封村政策,外人不讓進入,村裡面不讓外出,這就造成了在外務工人員同樣不能外出,給家庭收入帶來不小的影響。由於被封在村裡,農村集貿市場也沒有開放,對日常蔬菜飲食同樣受到很大影響。

其次,農村有很多在家務農,搞養殖的創業者。自從各村封了村口以後,城裡的超市,與農村的各種蔬菜水果價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現在農業偏向於規模化種植,比如農村以蔬菜大棚為例,很多菜農實指望春節能賣到好的價格,增加收入。受疫情影響蔬菜水果到了收穫季節,各地農產品流通受阻,消費能力下降,致使很多蔬菜水果沒能及時採摘爛在地裡。還有搞養殖的,由於各種的封閉,養殖家禽飼料用完,有的家禽只能靠每天喂水延遲生命。進而會造成家畜家禽短缺,而農民們餵養的家畜家禽,無法運送到城裡。從而會更進一步導致肉蛋類價格上漲。




雖然疫情仍然十分嚴重,隨著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嚴格控制下,疫情很快就會過去。

疫情過後,同樣是一個發展契機,由於長時間封閉,農村養殖業收到很大影響,生產減產會造成各類價格上漲,所以農民朋友應該抓住這個過度時期,加大養殖業規模,提高生產。

其次對外勞務輸出上,企業停產同樣急需外來農民工參期中,加快生產。相對來說更容易找工作,增加家庭收入。


百福生


我是桂N老黃: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①新冠狀病毒肺炎在武漢爆發,病毒的高度傳染性給民眾帶來緊張情緒,全國各地實施封城,封路、封村等管制措施,隨著各省通報數據不斷攀升,何時解禁還是未知數。②疾情對農村農業的生產造成極大影響“一年之計在於春”,“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③要提高疫後收入只能外出打工,或做小本生意,和農產品深加工。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喜歡的點關注相互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