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人在武漢】真實記錄:“白衣戰士”在抗“疫”前線的一天

今天是北京市屬醫院援鄂醫療隊進駐武漢的第18天。半個多月的時間中,北京友誼醫院醫療隊的隊員們勇往直前,敢於拼搏,奮戰在抗擊疫情的一線。他們的一舉一動牽動著大家的心,很多人關心這些“白衣戰士”們在前線的生活是怎麼樣的?他們在隔離病房是如何工作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鏡頭,看一看北京友誼醫院醫療隊員、感染內科主管護師吳正芳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

08:00

吳正芳與隊員們從駐地出發,前往“老地方”武漢協和醫院西區。在武漢的兩週時間中,吳正芳每日的生活就是醫院駐地兩點一線,這條上班路,她已經走了幾十次。

08:30

【友誼人在武漢】真實記錄:“白衣戰士”在抗“疫”前線的一天

吳正芳到達醫院,準備穿戴防護裝備。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她穿戴防護裝備愈發輕車熟路,用時已經大大減少了,也不需要再依賴牆上的提示了。穿戴整齊後,口罩、護目鏡將吳正芳的臉擋的嚴嚴實實。為了幫助隊員們在病房能夠認出彼此,醫療隊主管護師艾慶巍為隊員們在防護服上寫好了名字。

09:00

【友誼人在武漢】真實記錄:“白衣戰士”在抗“疫”前線的一天

吳正芳即將進入隔離病房,開始一天的工作。今天和她一個班次的隊員是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張微微、呼吸內科護師王彤和呼吸內科護師趙美佳。“加油!加油!”在進入病房前,四位白衣天使握緊拳頭,互相給對方加油打氣。

11:00

給患者量體溫、打點滴、發藥……像往常一樣,吳正芳有條不紊的安排著每一件事。吳正芳所在的護理小組在8層病區工作,病區內有47名患者,護理任務不算輕鬆,每天的工作緊張又忙碌。而在繁忙的工作之中,一些溫暖與感動正在發生:

“阿姨,您今天感覺身體怎麼樣?”

“今天感覺還可以!感謝你們!真的感謝,非常地感謝!”

“謝謝您,祝您早日康復!”

“謝謝!我們也早一點回到家人身邊,你們也早一點回家!”

像這樣的對話,每天都會在吳正芳與患者之間出現。吳正芳說“今天好幾個病人都說謝謝我們北京的醫療隊。醫療隊來了以後,感覺特別踏實,身體感覺好多了,特別感謝我們!我們聽了以後,也十分感動!”

13:00

吳正芳走出隔離病房,“今天我們一共打了20個點滴,病人們的情況還算穩定,大家都很樂觀!”從病房走出來以後,工作還沒有結束,吳正芳還需要先在醫院清潔區洗完澡,回駐地再洗一次澡後才算結束。

14:00

一天的戰鬥結束了。為了保證不在工作時間去廁所,防止防護服頻繁更換造成浪費,吳正芳早上沒敢喝水吃飯。現在,她終於有時間喝上今天的第一口水,吃上今天的第一口飯——泡麵了。

在等待泡麵的過程中,吳正芳對著鏡頭,說了說她的心裡話:“2003年我參加過抗擊‘非典’,所以當疫情出現的時候,我已經做好準備了。作為一名前線工作的護士,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在疫情出現的時候,我有責任與義務,在第一時間趕赴前線。當我接到電話準備出門的時候,我兒子跟愛人都哭了。我知道去前線肯定會非常苦,我也知道有危險,但我不會退縮,我會第一時間衝上前線!

【友誼人在武漢】真實記錄:“白衣戰士”在抗“疫”前線的一天

我兒子今年高三,我心裡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他的學習,但我覺得,這次上前線對我兒子也是一個觸動,他好像一下子長大了。他每天會給我發微信,問我工作怎麼樣,關心我的身體狀況,每次接到信息,我都感覺心裡暖暖的。而且兒子跟我說,‘我以後也要當一名醫生。’我說‘太好了,你不怕苦嗎?’他說,‘不怕,有媽媽做我的榜樣,我也要像你一樣,長大之後,在需要我的時候,我也要第一時間衝上前線,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事。’聽了這些話後,我心裡感到非常安慰,無論疫情有多麼嚴重,我們舉國上下一起努力,我相信一定能夠戰勝疫情,取得最後的勝利!”

17年前,未滿30歲的吳正芳走上抗擊“非典”的一線。如今已過不惑之年的她來到武漢加入了這場艱苦的戰鬥。在抗“疫”前線,像吳正芳這樣的“戰士們”還有很多。疫情當前,他們義無反顧地加入戰鬥,“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只為守護人民的生命與健康;“沒有大家,哪有小家”他們犧牲與家人的團聚,只為讓更多的家庭能夠重聚。

希望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能早日結束,祝願所有的患者與“戰士們”都能早日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