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曲線回澳」返澳留學生親述5國流浪史

2月11日深夜,《The Australian》發佈最新消息,澳洲內政部宣佈:

“對剛被澳洲高校錄取的中國留學生停發學生簽證!”

據悉,澳洲境內的學生簽證還在正常審理中,目前不受任何影響。但是境外的新學生簽證申請停止簽發,目前還有近10萬名留學生因為禁令而無法正常返回澳洲入學。

自從禁令頒佈以來,廣大留學生的心就沒有一天是安寧的,大家做夢都沒想到回澳洲上個學竟然成為了2020年最艱難的事情之一。

澳洲各高校強烈要求取消留學生禁令

2月11日晚上,《The Age》發佈的一條消息稱:

“澳洲各大學正在強烈遊說政府取消留學生的旅行禁令”。

這也難怪,10萬名中國留學生被困在國內無法赴澳讀書,造成的經濟損失的確讓澳洲的大學坐不住了。有留學生在朋友圈發佈了一支調侃視頻,視頻中澳洲一些大學的代表在各個城市對留學生呼喊“快回來吧,我們想你們(的學費)了”

但是,莫里森政府並未同意這個價值380億澳元的大學部門遊說,沒有允許100,000名中國留學生進入澳洲。《The Age》還在報道中提到,這個禁令很有可能要“延長到大學開學後的一週,也就是3月9號”。那也就是在原有基礎上,再延24天了。

而目前禁令是否延長還尚未有官方文件發佈,但更多中國留學生其實更想知道“第三國”入境是否真的可行!

因為面臨著簽證到期、延期畢業、房租繳納等各種問題,有那麼一批中國留學生不得已只能選擇,「流浪地球,曲線回澳」的環球旅行。

我們也整理了一些真實的故事,但首先想說,小編並非推薦其中任何一種操作。因為這些主人公仍在周遊中,尚未成功入境,大家還都是10萬被擋在澳洲之外的留學生中的一員,希望大家都注意安全,保持冷靜,放平心態,積極面對。


01 “為了回澳讀書,我的法蘭西之旅被迫提前了。”

毛大

烏魯木齊——法國——墨爾本

境外停留時間:4天

為了去見在法國留學的閨蜜,毛大聖誕節前就辦理好了法國簽證,就是沒想到在這樣的時刻派上了用場。

目前,法國並沒有限制中國籍旅客入境,入境時需遞交健康狀況申請表或在入境口岸進行體溫檢測和疫情篩查。但前往法國的簽證辦理需要準備超級多的材料,費時費力。

雖然是被迫提前的旅程,但毛大還是難免心動與期待。在入境的時候,並沒有感受到“區別對待”或者“歧視”,海關的例行檢查也比較簡單。而且,還能免費領取口罩噢~

巴黎街頭還真的沒有人帶口罩。一是因為法國確診的病例數比較少,二是法國的衛生部部長也曾公開表示“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口罩”。那乾脆“入鄉隨俗”,脫掉口罩了

雖然說是為了“曲線返澳”才來到法國,但畢竟還是一次規劃了很久的旅行。會享受跟久違的會面,不會過度焦慮未來。可以的話,會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再去周邊國家走走看看。


02、 “禁令頒佈後的24小時,我坐上了前往日本的飛機。”

Allen

深圳——東京——墨爾本

境外停留時間:9天

出臺的文件中的 “14天內有在中國的經歷的人不可入境澳洲”,彷彿在說“走第三國是可行的”。

雖然政策尚未明確,但只要有一定的希望入境澳洲,Allen就願意去試一試。相比延期畢業所付出的代價,14天“旅行”的成本還是能接受的。

很幸運的是,之前為旅遊準備的日本簽證還有效,於是Allen馬上就買了第二天一早前往東京的機票。收拾好行李和心情,就當作給自己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落地東京,海關前有電子測溫的儀器。日本海關的工作人員都帶上了口罩,對旅客的態度也一如往常,沒有過多的詢問,檢查好資料就直接入境了。

日本街頭已經有20%的人都戴上口罩了。當然,Allen也屬於那20%。沒有異樣的眼神,還是一如既往的、保持距離感的日式友好。

其實,14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怕自己悶的慌,帶了一些書,也準備出門吃點好吃的。最近的每天都繞著日本皇居、沿著河邊跑跑步。

WHO官方建議的隔離期為10天,日本武漢撤僑的隔離期為9天。來自低風險地區的旅客並不會被要求隔離,大家可以放心地出門。

戴好口罩出門就最好啦,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剩下的一週時間裡,希望能找到小夥伴,約著一起出去逛逛。

另外,日本正在考慮擴大受限範圍,部分省份簽發的中國籍旅客可能無法入境。請大家準備行程時還需多次確認日本海關相關政策的更新與落實。


03、 “要不是簽證和房子都要到期,我也不會去第三國。”

Irene

青島——首爾——墨爾本

境外停留時間:6天

雖然早早地就辦好韓國簽證,但對於Irene來說,前往

“第三國”真的就是被逼無奈。面對即將到期的簽證和房租,莫里森的禁令無疑就是雪上加霜。

禁令生效後,Irene還是考慮了幾天,畢竟冒失地乘坐飛機會有一定的感染病毒的風險。但一想到延遲入境後會產生的種種問題,她就馬上準備了出國材料,收拾了行李。

入境的時候,持有中國護照的旅客需要單獨走「中國人專用通道」,並且遞交僅限韓文或英文雙語的健康情況調查表。另外,入境表內填好的韓國當地聯繫方式,必須能在現場直接打通,不然無法入境。接著,海關會對中國籍旅客測量體溫,詢問近期的旅遊史,是否有跟來自湖北地區的人士接觸。

總之,韓國海關對待中國人的態度不太友善。

入境後,韓國檢疫局會每天會給中國遊客定時發短信,提醒你入境了幾天,提醒你如果不舒服要及時撥打電話。

首爾本地有85%的人都帶口罩。當然,Irene也有帶。畢竟韓國城市不大,目前已有24例確診,市民們還是比較恐慌。

如果在首爾街頭說中文,行人會會下意識的避開,甚至會馬上戴好口罩。部分餐廳和酒店也會很直接地在門上貼著警示“中國人不得入內”

唉,雖然不是第一次來韓國,但這一次還是對韓國挺失望的。


04、 “也不知道這樣行不行得通,但總得試試吧。”

Momo

南京——清邁——墨爾本

境外停留時間:8天

Momo是朋友圈裡第一個說要前往“第三國”。一開始以為她只是說說,沒想到執行力賊強的她第二天就悄悄地在ins上發了清邁的定位。

“說實話,一開始的幾天真的很煎熬,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好好堅持。只能不斷地說服自己放平心態,就當一次旅遊。”

目前,泰國的落地簽證政策尚未變動,但會加強機場檢疫力度,並對出現發燒或其他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症狀的旅客進行隔離治療。

準備辦理落地簽證的時候,內心真的特別忐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順利入境。泰國清邁海關也很謹慎,需要先用酒精洗手,然後再測體溫

海關人員的態度不算好,也不算不好,像是一個沒有感情的工作機器。

清邁本地有一半的市民佩戴口罩,普遍都是泰國人和中國人,不時也能遇到幾個白人戴口罩,所以戴口罩的我們也不會顯得特別奇怪。

在泰國的生活,只能“兩點一線”來形容。畢竟誰也沒經歷過這種“逃難”般的生活,泰國社會也並沒有國內那麼安全穩定,前不久的槍擊案也確實讓人後怕。


05、 “分不清HUBEI和HEBEI的海關,算一個入境小插曲。”

Owen

廊坊——吉隆坡——墨爾本

境外停留時間:8天

選擇“第三國”的理由大致都是相似的,Owen也不願意接受延期畢業的結果。但作為第一批“衝鋒隊”,心情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忐忑的。

“感覺在家裡等和在國外等也沒太大區別,就出來試試看咯。”

雖然不是落地籤,但是馬來西亞的entri旅遊簽證也算比較容易申請的,當天就可以下籤。目前,馬來西亞僅限制中國部分省份旅客入境(湖北、浙江、江蘇)。

在馬來西亞入境關口,基本上所有工作人員都佩戴了口罩。入關前,不僅有體溫檢測,而且所有從中國大陸起飛的旅客(不論國籍)都需要先到健康中心領取一張健康警示卡。

相對而言,馬來西亞海關比較嚴格,會詢問為什麼回程機票是前往澳洲。在檢查護照簽發地的時候,還因為分不清HEBEI和HUBEI而請示了長官。

吉隆坡當地帶口罩的人不算多,大概15%左右,基本上都是華人。畢竟馬來西亞也有確診病例,以防萬一出門還是戴上口罩吧,不會被“歧視”的~

雖然也不能確保“第三國”策略能100%成功,但既然出來了就要積極面對,享受這段“旅程”。健健身,好吃點好吃的,再複習一下PTE,日子很快就過去的!


最後:

目前澳洲部分大學也已經推出“延期入學”,“網課”等解決方案,大家需要明確“第三國”入境的必要性。畢竟,在飛機上被感染的風險其實很大的!

同時,希望已經在“第三國”的小夥伴們一定要注意自己安全,儘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有條件的話,出門最好佩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