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疫情下的中小企業困局?

決戰全面小康之年的伊始,新冠病毒演變成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2020一打開就進入困難模式,整個國家的經濟運行不得不放緩腳步。受疫情影響,大門不出二門不跨的人們,心態也不斷髮生變化,從坦然處之到苦中作樂,從信心十足到焦慮不安……每一個數字的變化反映的不僅僅是疫情本身,更與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一名IT從業者,數年來一直和企業打交道,深知這場災難帶給企業的影響,絕不只是由開工大吉變成居家辦公那麼簡單,尤其對於中小企業,這是一次生死存亡的考驗。

幾家歡樂幾家愁

1月31日,餐飲連鎖品牌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接受媒體訪談時表示,“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個月”。一時之間,刷爆網絡。

從網絡迴歸現實,居家辦公一週,也陸陸續續和部分客戶進行了溝通,此次疫情對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深遠影響,很難用三兩句話予以概括。

A是廣東一家陶瓷生產企業,去年下半年開始,盈利能力急劇下降,甚至一度虧損。經過前期信息化諮詢規劃,企業預估完成信息化改造後,綜合成本將降低25%,計劃年後正式進行項目實施。很不幸的是,該企業的工人半數以上是湖北的,企業面臨的,一方面是復工難的窘境,另一方面是高昂的固定成本,甚至還有因難以交付而產生的違約責任。綜合考慮,該企業已於近日正式停產停業。

B是一家從事定製化傢俱生產的公司,前兩天老闆主動聯繫我做信息化諮詢,原因是“有時間了”。由於公司做定製化加工,之前已通過信息化協同基本實現零庫存管理;客戶又多為高檔別墅,特殊時期對工期延遲也能夠理解;工人多為計件工資,停工時期工資成本也不高……在沒有生存壓力的前提下,現在更有“閒情雅緻”深入研究企業信息化,也算是居家思危、未雨綢繆了。

相比A和B,C更是被“餡餅”砸中的幸運兒。這家企業生產醫用口罩,疫情爆發前,口罩作為低值易耗品,銷量低、利潤差,幾近倒閉的邊緣。疫情爆發後簡直一罩難求,公司不僅清光了多年的庫存,春節期間依舊加班加點進行生產。對於這家即將被集團拋棄的子公司,也算是一次無法預見的迴光返照。

中小企業老闆“太南了”

武漢封城已經20多天,仍舊不容樂觀的疫情,讓中小企業的老闆們如坐針氈,肆虐的疫情帶來的影響正在超出他們的承受極限,西貝線下不開門還能做外賣,可是大多數行業外賣都做不了,老闆們確實“太南了”!

生產停工與訂單違約的矛盾。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各地政府陸續出臺了各種封路、隔離等防控措施,外地員工無法返崗,企業不能按時復工,或者產能大幅下降,已有訂單不能如期交付,尤其是勞動密集形企業影響最為明顯。

收入下降與成本上升的矛盾。疫情肆虐下,一方面企業各種商務活動、市場拓展受阻,既定的經營計劃無法實施,打亂了企業陣腳,銷售收入大幅下降甚至停滯;另一方面仍需正常支付延期復工的人員薪資,成本壓力和損失巨增,中小企業成了“夾心餅乾”。

資金短缺與需求不足的矛盾。企業無法正常運轉,賴以生存的資金流變得緊張,而受疫情影響,未來數月客戶整體需求也面臨斷崖式下降的風險,導致一些行業後續訂單量及生意機會大幅下降。此前清華、北大聯合調研995家中小企業發現,約34%受訪企業賬面現金只能維持1個月,約33.1%受訪企業可維持2個月,17.91%企業可維持3個月,僅有不到10%的企業現金能維持至少6個月。

當前生存與長遠發展的矛盾。隨著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等黑天鵝事件的增多,未來不確定性成為常態。在多重壓力疊加之下,中小企業為了更好地活下去,必須在當前生存和長遠發展之間做好平衡。

拿什麼拯救中小企業

當下,中小企業要度過難關:

一方面利用好國家政策支持,近日各地政府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上海出臺了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28條政策措施,一是加大財稅支持力度,二是加強專項金融信貸支持;山東省也出臺了20條優惠政策應對疫情,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包括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減免稅費負擔、降低運營成本、支持企業穩崗等。

第二方面練內功優化管理流程。開源節流是企業恆久不變的管理法則。在開源受阻的情況下,優化企業內部流程,達到提能增效、減少跑冒滴漏、降低綜合運營成本同樣是企業需要關心的重點。這是企業拼內功拼頭腦的好時機,很多企業正是在艱苦環境中,才有自我革新的動力,從原有粗獷模式向精益管理模式升級。

第三方面是運用數字化工具強身健體。疫情當前,企業如何數字化轉型是管理者不得不考慮的課題,通過創新業務模式,提高數字化水平,將管理者的思想通過工具固化到企業運營過程中,加快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運轉速度,只有自我成長能力的提升才是中小企業最根本的競爭力。

就在賈國龍對媒體說出“貸款發工資撐不過3個月”的一週後,西貝餐飲獲得了浦發銀行4.3億元的授信,其中1.2億元已於2月7日到賬,主要用於支付西貝將要發出的員工工資。

儘管當下的中小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很顯然,那些善於居安思危的企業基本能夠從容應對。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我們有理由相信,能夠從這場困局中看到問題的企業同樣擁有未來的發展機會。

聚焦:疫情下的中小企業困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