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厂》:中国企业对美国工会说NO的纪录片,获奥斯卡奖了

2020年2月9日,在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美国工厂》获得了最佳纪录片奖。作为该纪录片的主角,曹德旺先生发表视频对制片方表示祝贺。

《美国工厂》:中国企业对美国工会说NO的纪录片,获奥斯卡奖了

中国企业进入了美国本土

《美国工厂》这部纪录片,讲述中国最大的玻璃生产制造商,福耀集团在美国投资建厂的事情。其实,熟悉相关企业的人都知道,早在2015年的时候,曹德旺在美国建厂的新闻就已经在国内传得沸沸扬扬,有支持者,也有怀疑者,五年过去了,这个第一个在美国设厂的中国大陆企业,现在怎么样了呢?

影片开始,就是一段讲话,在俄亥俄该州有一个代顿的地方,一个通用汽车厂的负责人宣布倒闭了,从此这里的近万名美国工人失业了。他们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上也变得困顿。2015年,曹德旺的福耀集团爱原址上宣布建立新厂,重新招纳了原来的工人。

《美国工厂》:中国企业对美国工会说NO的纪录片,获奥斯卡奖了

本片是通过两部分来讲述的,全程采用跟拍的方式,并没有进行解说,只是默默地将工人们的生活与言语进行了记录。它分别跟拍了两个部分,一个是中国方面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普通职工,另一个就是美国方面的企业工人。

这部纪录片最大的亮点,是没有主客观的判断分析,只是给人们呈现出眼前这样一个事实。当然了,从没有主题的判断,其实人们也会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大概就是制片方的初衷吧。

《美国工厂》:中国企业对美国工会说NO的纪录片,获奥斯卡奖了

两种文化的冲突

在影片里我们了解到了,中国的工人是一天两班倒,工作时间很长,跟随着中国工人和管理层的镜头,让我们了解到了福耀集团的底层工人生活。吃苦耐劳是常事,偶尔一些人员,尤其是基层管理者对美国工人的无奈与愤怒。这大概是两种不同文化的隔阂吧,脏话是直接的,愤怒是明显的,本片毫不隐晦。

而美国方面的工人,对于这个中国企业,更多的是愤怒,是指责。他们是一天工作三班倒,相比于中国工人幸福多了。他们依旧嫌工资低,是的在通用的时候,他们一小时能拿到20多美元,而在这里却只能拿到十二美元。他们想要工会,想通过工会的力量拿到更多的福利。

《美国工厂》:中国企业对美国工会说NO的纪录片,获奥斯卡奖了


《美国工厂》:中国企业对美国工会说NO的纪录片,获奥斯卡奖了

工会的力量

众所周知,美国的工会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为企业的职工提供了大量的福利,令人们依赖。然而,由于工会太过于强大,所以也就导致了美国本土企业的发展滞缓,甚至形成恶循环。著名的底特律工厂破产事件,也是由于工会的插入,使得这个强大的汽车城市陷入财务困顿,生产缓慢,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效率。可以说,工会把工人惯坏了。代顿的通用汽车,也是由于此类事件陷入了破产。

福耀集团在美国建厂的庆典中,俄亥俄该州的一位议员发表了讲话,建议将福耀集团美国工厂成立工会组织。这引来了企业管理,在私下的谩骂。当然,它只是存在于纪录片中,并没有直接攻击议员先生本人。

《美国工厂》:中国企业对美国工会说NO的纪录片,获奥斯卡奖了


《美国工厂》:中国企业对美国工会说NO的纪录片,获奥斯卡奖了

一个企业将两个国家的劳动群众,结合在了一起。他们有隔阂,但是有友情。片里的跟拍镜头,少不了美国工人与中国工人的日常生活,许多工人去美国同事家里做客,尝着他们的美食,理解着他们的风俗。但是,这也无法改变他们两种观念的不同。

一位美国大妈,曾经在通用工厂里工作,属于中产阶级,但是到了中国工厂,刚开始的时候是兴奋,毕竟有了工作,不用再寄人篱下。然而,时间久了,她发觉这个中国工厂比较坑人,自己国家工厂里司空见惯的员工待遇,在这个中国企业里没有。在一些人的鼓动下,她也加入了抗议的浪潮。是的,他们要求组建工会,要求获得更多的福利。

《美国工厂》:中国企业对美国工会说NO的纪录片,获奥斯卡奖了

影片里,曹德旺先生曾经在会议上说了,如果要在厂里组建工会,那么他就不再这里办厂那个了。一个刚刚开设的新厂,没有获得利润,还在投入大量资金的情况下,就来了掣肘,这是无法忍受的。

议员先生建议在组建工会,他是想赢得更多普通民众的选票。而在福耀工厂里的美国工人,想组建工会,是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管理者在中国方面。面对着他们的抗议,中国方面,一边辞退了一些美国工人和管理者,另一边请来了更多的美国管理者,想让让美国人直接对话,进而遏制局面。当然,他们还是提高了美国工人的待遇,每小时的工作酬劳,加了两美元。不过,要求他们更加努力去做好工作。

《美国工厂》:中国企业对美国工会说NO的纪录片,获奥斯卡奖了


《美国工厂》:中国企业对美国工会说NO的纪录片,获奥斯卡奖了

两位员工的对话

影片中,有两个基层领导讨论,美国方面的这位领导,表达了自己对本国工人的看法,或许他真的认为自己的员工很“烂”,来到车间工作貌似是在磨洋工,并不是真正的想把事情干好。而中国的这位,却直言不讳的表达了自己的认为,大概美国人本性如此。

《美国工厂》:中国企业对美国工会说NO的纪录片,获奥斯卡奖了

或许这位中国人表达的太过直接,但是也确实说明了一些问题,那就是美国工人在工会的惯养下,已经懒散惯了,若按他的话,那变成了民族性的问题。上升到一个民族性的问题来讨论,这不是普通人能够解释的了的,这应该交给社会学家们去做。但是,我们自己也可以思考一下,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东亚的这个民族圈子,应该是最勤劳和有智慧的群体吧。

《美国工厂》:中国企业对美国工会说NO的纪录片,获奥斯卡奖了

美国人应该生来就是演说家,富有着激情。在组建工会的动员大会上,一个黑人的发言,热血澎湃,令人鼓舞,从美国的立国开始,到美国今天的辉煌,无一不和普通的劳工大众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挣扎过,拼搏过,才有了今天的美国和他幸福的人民,这是个伟大的美国梦。然而,一个中国企业的到来,却又倒退到70年前,这是作为美国人民是不能容忍的。人人生而自由!工会,YES or NO!权力在自己手上。

《美国工厂》:中国企业对美国工会说NO的纪录片,获奥斯卡奖了

最终,工会在全厂人的投票下,没有组建成功,六成人表示不愿意组成工会。

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一些人下岗了,在这场权益和发展的斗争中,他们成为了失败者。但是,中国的管理者和他的美国同仁们继续前行,描绘着一个新的“美国梦”。镜头切换,曹德旺先生来到了一家寺庙,焚香祭炉。无论企业如何的发展,这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依然沉甸甸的压在身上。

《美国工厂》:中国企业对美国工会说NO的纪录片,获奥斯卡奖了

血汗工厂的劳动者权益,社会发展中的必要牺牲,养尊处优的环境突然失势,抑或是任劳任怨不知反抗的麻木劳工?我们在这里面都找不到答案。

影片最后,表明了生产自动化的前景,预示着未来,将会有 的工人被自动化取代。在这场科技与人们权益的较量中,该如何发展?这留给了人们一个疑问。

《美国工厂》:中国企业对美国工会说NO的纪录片,获奥斯卡奖了

在工会庇护下的工人们,谈的更多的怕是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损害。而对中国的劳动者呢,这又将是一个什么问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