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最苦的是哪類人?

小趙的精彩生活


這次,從武漢蔓延開來的疫情,可以說對各行各業都有很大的影響,可能很多人都會感覺到自身的影響,也會覺得自身就是那最苦的一類人。

其實我想在這裡說的是,我們作為普通老百姓,目前階段宅在家裡不出門都是為國家做貢獻。網上還出現很多宅在家裡都難受的段子,但如果感覺宅在家裡都難受的話,不妨看看那些為了響應國家支援武漢的號召,奔赴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

個人認為在疫情期間,誰受的苦和累,都沒辦法跟在武漢救治新冠患者那些白衣天使們所受的苦和累相比。

那天在網上看到,有個醫生因為長時間戴口罩,臉部勒出了深陷的痕跡,真的很令人心痛。

1月23日中午12點半左右,武漢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倪芳護士長和93年的護士袁婷忙碌了一上午,走出隔離病房。她們脫下一層層連體的防護服、隔離衣,當摘下口罩的那一刻,原本臉上潔白的皮膚被勒出紅紅的印子。“因為長時間戴著口罩,甚至把兩側臉頰和鼻子的皮膚都磨破了。”倪芳護士長說,身邊很多同事基本上都是這樣,但顧不上想那麼多,還有病人在等著我們去救治,現在唯一的信念就是,與同事並肩作戰,一起戰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辱白衣天使的使命和責任。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其實有何止於戴口罩受傷,有些醫生因為救治病人,長期穿著隔離服,用起了尿不溼,這個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又是多少人難以承受的苦楚。

在這場抗擊肺炎的行動中,醫院是沒有硝煙的戰場,醫護人員是衝鋒陷陣的戰士。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病毒的威脅,敢於正視未知的風險。

目前情況下,火車站、汽車站和飛機場,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仍然有一群醫護人員和疾控工作者,放棄假期,雖然全副武裝卻也冒著被感染的危險,走出自己原來的工作場所,迎著一群群出站旅客,防控病毒,這幫白衣天使承擔著和人民警察一樣的任務,守護著我們的平安健康。

所以在這裡,作為我們普通老百姓,真的需要向那些奮戰在病床一線的醫護工作者致以深深的敬禮!我們的平安離不開廣大醫護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做出的種種犧牲!

我是裁縫方師傅,希望我的分享能給您帶來幫助!讓我們為白衣天使們點贊吧!


裁縫方師傅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發展至今,已給人們的生活與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然而,疫情之中還有幾類人此刻或許正處於求生不得的殘酷境地,卻少有被人關注。本文拋磚引玉,希望在努力抗爭疫情的同時,為他們尋求一些努力生存的動力。

第一類:生活壓力大、無固定收入、無社會保障的人(如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等)。

在此之前,已有各級部委和省市地方明確要求疫情期間對企業員工的收入採取措施予以保障。但那些本就沒有固定薪資、沒有企業明確歸屬的務工者卻至今沒有解決的方案。以外賣小哥和網約車司機為例,其既無平臺的固定薪資,又無基本的社會保險福利,尤其是那些本就生活困難的務工者,疫情之下如何保障生存?疫情對於這兩個行業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尤其是從業者冒著可能感染的風險也未必能保證溫飽。此時此刻這兩類平臺是不是應該在保障從業者收入上做些什麼?而不僅僅是搞個無接觸配送或者呼籲佩戴口罩。要不筆者給個建議?降低點平臺抽成,拿來補貼一下從業者和商家,你看如何?

第二類:租賃私人場所經營的個體零售、餐飲店主等(如服飾店、娛樂場所店主等)。

疫情期間,各大商場出臺了一些減免租金的舉措,這當然是善意的。然而那些沒有在商場中經營的商家又當如何?他們大多租賃的是私人場所,租金多是年付或是半年付,想要從出租者手中要回來那絕對是難上加難。更何況這些人中不乏負債經營、僱傭員工的情況,那就更為艱難,要麼捨棄信用,要麼背棄員工,要麼承受不堪之重,此種情形要何去何從?在此建議地方相關部門(如工商等)在適當時機出面牽頭組織調解,畢竟拉動消費不能只靠商場的經營。

第三類:疫情前已經逾期且嘗試努力償還的負債者(如信用卡逾期、網貸逾期等)。

這類人群,有可能是結局最悽慘的。疫情期間產生的負債監管機構發聲靈活應對,但疫情之前的呢?負債人本就已經負債累累,本就無法協商,本就飽受催收之苦。頂住壓力想要努力償還債務,卻偏偏遇上了疫情,好不容易樹立起的信心頃刻之間就會支離破碎。這些人群大多受債務困擾處於低收入或無穩定收入人群的行列,本次受到疫情衝擊,必然影響生活甚至生存。而寄希望與疫情期間不被催收,相信筆者,面對一群你死了都想著開棺驗屍的人,這不現實。說句催收人員常說的話術:催收人員也要生活啊。更何況即便老天開恩疫情期間不催收,債務的利息和罰息等等費用也不會因為疫情中斷,收入降低的同時負債還在不斷增加,這讓負債人如何面對?

疫情之後,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債務人失去的只是寶貴的時間。對於此類情況,寄希望於銀行和網貸平臺開恩,絕對是難上加難,否則哪裡來的那麼多債務無法協商還款?寄希望於催收平臺的仁慈,那更是緣木求魚之舉,眾多的血淚教訓已經證明催收之人何來仁慈?如果疫情持續時間較久怎麼辦?筆者只能希望因為疫情導致的經濟負債能夠加速個人破產製度的落地,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固然,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如果疫情之下每個人的生命是平等的,那麼是否應當考慮一下這些本就艱難卻因疫情而求生不得的生命?畢竟可以奪去生命的不僅僅只有疫情,還有冰冷的絕望。


芒果一把


疫情期間所有人都很苦。

醫生護士就不必說了,衝在最前線、最危險的地方。從1月底到現在可能都沒有休息過。他們太難了,不說累到飯吃不上,有的甚至口罩和防護服都緊缺,套著塑料袋去工作。為了阻止這次疫情,拿自己的命去拼。

中小企業的企業主和工人苦。

春節假期延長,復工時間不確定。很多中小企業主都已經快撐不住了,現金流已經用完。四處借款跑貸款,想讓這個企業繼續運行下去,有的企業如果再停工一個月,可能就要倒閉了,多少年的心血付諸東流,還會欠很多債。

工人們呢,復工時間延長後收入明顯下降。不知道下月的貸款能不能還上,不知道下個月的工作還有沒有。

農民和養殖戶很苦。

由於村子封路,城市也封鎖。很多農民種的菜不能出去賣,大型的農業合作社有專人來收沒有問題,但是小一點的農戶,沒辦法去批發市場賣。就只能任由蔬菜水果爛在地裡。

養殖戶的飼料可能進不來,想賣又沒人能來收。看著自己養的雞鴨,一隻一隻死去,心如刀絞。

鍾南山院士也很苦。

80多歲的人了,還要衝在一線為大家研究這個病毒,還要在媒體上為大家解釋各種問題,因為大家只信他。還要接受各種媒體的採訪,因為他最權威。


雖然大家都很苦,但是,我們苦盡會甘來,團結就是勝利,在當前關鍵時刻,我們一定要管好自己,儘量不要出門,做好防護,早一天戰勝疫情,就早一天結束這種苦的日子。

祝福湖北,天佑中華!


莫水宏觀經濟


我是貴州的,我老婆在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陽光社區的基層居委會工作。

2020年1月23日(臘月二十九),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從貴陽回近400km興義的岳父家,準備在興義過年。這是老婆嫁給我近二十年來第一次準備在外婆家過年,並也是第一次和遠嫁浙江、江蘇的幾姊妹一起回家過年,車上我看得出老婆顯得十分高興。

但車至路途4/5處,老婆接到單位電話,要求馬上趕回,為阻擊疫情進行排查工作。接到命令後,我們立刻調轉車頭,第一時間趕回貴陽,未進家門,直接送老婆去她們辦公室……。

時間過得很快,今天是2020年2月13日(正月二十),也就是21天過去了。期間老婆沒有休息一天,每天排查可能會存在的隱患,每家每戶進行走防、登記、測休溫、給隔離人員送生活用品……等。均是每天早上7點出門,工作至晚上9點之後回家,有時還通宵工作。

老婆沒學過醫,在疫情下也不懂怎麼保護自己,並在口罩嚴重短缺下,一個一次性口罩要用三天。這讓我十分心痛,也十分擔心。

疫情下,最辛苦的一定是醫護人員,但基層一線工作人員(含社區、公安、快遞……)都很辛苦。

天佑中華!中國加油!武漢加油!貴州加油!


T滔


在疫情中最辛苦的是那些衝在一線中的所有人,最最辛苦的是那些醫務人員,不顧一切,他們為了救治病人從未停息過下來,餓時吃的是飯盒飯,睡時是倒地就睡了,他們辛苦的滋味誰又能體會到,我在這裡說聲,你們在一線的所有人辛苦了!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實體店3730522672


疫情來得兇猛,我們無奈被悶在家養膘,巳20多天了,被憋的幾乎想上竄下跳,但是小居室沒那個條件。昨天天氣好遛出了門,來到西邊的京港大道,到處是空空的,昔日的車水馬龍變成了路斷人稀!路邊看到一環衛工拿著工具在清理垃圾。於是上前聽她說,路上雖說沒車沒人我們還一直在守著,早4點多就來了,到7點多送來早飯,過年也不讓走,大冷天就在路邊侍著,一個月掙這1000多元,還得租房,話沒聽完我走開了,底層人真不容易,看她應是60多歲了,農村人,來市裡掙幾個錢!誰辛苦?這些農村的老年人,老了,沒著落,只好背井離鄉來城裡掙幾個辛苦錢,有時還要受不少白眼,誰還能比她們辛苦?疫情兇猛讓在家侍著,吃了睡,睡了吃,還怨天怨地,實在不知足!


用戶磚橋集


疫情期間最苦的是,戰鬥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們。他們冒著風險,日以繼夜,默默無聞的無私奉獻著自己的愛心。大愛無疆,向戰鬥在抗疫前線的英雄們致敬!


攬山曉月


疫情期間,最苦的是奮戰在疫情一線搶救感染病人的醫護人員和組織人員。

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跟疫情有關的消息,一個奮戰在疫情一線的護士,突然得知母親去世,但不能回家,只能一個人悲傷流淚。

還有一位老家在河南的女士,在武漢某醫院工作,因為要去戰疫一線工作,八個月的女兒無人帶,只能和老公辦好通行證,把寶寶送回老家讓姥姥姥爺帶。

一路上,夫妻倆吃了不少苦,好在到了河南境內,當地安檢人員給他們開救護車,送他們到家。二十分鐘就離開,寶寶捨不得媽媽,哭得全家人都傷心。當地一把手知道後,視頻鼓勵夫妻倆,並讓夫妻倆放心,他們一定會好好照顧寶寶。

雖然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很辛苦,但是沒有一個人 叫苦叫累。一名醫生被確診患者咬傷手臂,醫生還能輕鬆地原諒病人,反而是病人或者病人家屬不能體諒醫生的苦心。

有姐妹倆帶著幾歲的孩子去醫院看病,因為孩子發燒,醫生提出的建議姐妹倆不接受,竟然動手打醫生,最後雖然姐妹兩都被拘留,但是,造成的影響很惡劣。在非常時期,病人家屬都這樣對待醫生,那麼平時會咋樣?

在此,衷心感謝奮戰在疫情一線的所有人員,不是他們付出辛苦,就沒有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安寧!


牽住夕陽的手


戰鬥在疫情第一我的醫務工作者們,他們舍小家顧大家,以人民的利益為重,以國家利益為己任,沒日沒夜的辛勤工作著,堅守著承擔著醫務工作的職業義務,挽救了多少鮮活的生命。

人民警察堅守在封城封路的大街小巷,不分晝夜,起早貪黑,堅守職責,履行自已的責任,​保平安,促安全,踐行著人民警察為人民,為生命通道堅持著陣地。

科技工作者們,時間就是生命,抓緊攻關,齊心協力,科學研判斷,夜以繼日,堅持攻關,力克疫情,立足科研,永無上境。

生產工人們為生命全力生產,加班加點加工生命所需物品。

建設者們為生命​爭分奪秒,忘我工作,為生命搭建平臺。

司機們為生命風雨兼程,日夜不停,為生命輸送物資。

志願者們為生命挺身而出,宣傳、捐款、捐物,為生命義不容辭,大愛無疆。

基層工作者們為生命​奔波,挨家挨戶宣傳生命的信息,為生命奮不顧身。

新聞工作者們為生命宣傳報導,親臨疫情現場,時時報導,傳道,讓生命信息傳到千家萬戶。​











東北特產張哥


其實,疫情期間所有人都很苦,但最苦的我認為當屬感染了病毒的病人!

這次疫情,席捲了我國的各行各業,國家和人民都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在疫情爆發的短短20多天,各行各業的人們都面臨嚴重的挑戰。

普通人

普通人呆在家裡只要不出門就不會有感染隱患,雖然看似清閒,但時間長了,也有弊端。

有的人面臨房貸、車貸等經濟壓力,等著上班卻心急如焚;有的人心理脆弱,長時間呆在家裡憋得性情大變,所以近期到處有衝崗撞卡的事情發生。都是心裡苦的原因。

疫情期間為控制病毒擴散的二、三線各級執勤人員

這類人有警察、城管、居委會幹部、村幹部,以及基層很多大大小小官員、實際工作者,他們面臨被感染的危險,為了控制病毒擴散,夜以繼日的設卡、登記、值班站崗、查找感染人員軌跡。

有些工作者醫療保障都達不到,卻依然不顧自身危險的衝在前面,一場疫情,展現出了很多優秀的黨員和先進的基層工作者。他們都是人民的保護神,是我們要學習的好榜樣!

疫情一線的醫療工作者們尤其苦

他(她)們不顧生死奮戰在最危險的第一線,爭分奪秒的治療病人,安慰心理脆弱的病人,其實自己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最難的是,為了防止病毒感染,為了節省醫療物資,他們大半天不吃東西不喝水,很多醫療工作者在工作的時候都累暈倒了,外面的人看著著實既心疼有傾佩。這裡為我們的醫療工作者無私的付出重重點贊。

疫情期間最苦的我認為還是被感染和疑似感染的病人

他們無時無刻不再承受著生理和心理上的折磨和煎熬,因為沒有特效藥,所以患者都治療前景不樂觀。

有的人甚至隱瞞病情,抗拒隔離,主要是他們心裡害怕。在未知病情,在死亡面前,誰都失去了勇氣。

綜上所述,疫情期間所有人都很苦,但最苦的還是病人。只有全社會團結起來,摒棄恐懼,眾志成城,普通人多為衝在前線的執勤人員和醫療工作者想想,二線、三線的執勤人員多為一線醫療工作者想想,醫療工作者多為病人想想。這樣,大家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眾志成城,樹立戰勝病魔的勇氣,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在國際友人的大力幫助下,我們終將戰勝這次疫情。冬天已經過去,春天還會遠嗎?加油,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