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问题,向家长找答案!来上课的必须是家长。

来源网络

孩子出问题,向家长找答案!来上课的必须是家长。

孩子教育最怕两件事,一怕孩子已经年龄大了,心性已定,木已成舟,积重难返;二怕家长死不认账。

家庭的教育确实对孩子一生影响很大,“人不学,不知道。”很多时候,作为家长我们也会落入盲点,找不到问题的原因,找不到自身的问题所在。 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一般会有哪些盲点呢?一、自我反省难。二、正知正见难。三、力行改过难。 第一难,自我反省难。就是不知道往自己身上找答案,因为这确实很难,表面看问题是出在孩子那里,却非要找我们的错误,这个弯儿不好转。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向外指责与向内反省,冷静想一想,哪一种方法更有用呢?向外指责有用吗?无济于事。 有一个朋友的孩子辍学了,他到学校跟校长交流,结果换了学校又辍学。他对这个孩子也打过,也骂过,都不管用。从学校带着孩子往家走,他突然觉得自己很无力,人生好无望,他不想回家了,坐在马路边在那儿发呆,想想自己这些年,孩子这么大了却教不好,一个大男人突然放声痛哭。

他儿子在旁边站着,看着爸爸哭得那么伤心,过了一会儿,儿子递过一张纸巾,说:“爸爸,您别哭了,我错了。”孩子从此改过来了。

下列三件事,哪一件更有利于问题的化解呢?第一件,指责孩子的过失。第二件,回避自己的过失。第三件,反省自己的过失。 从多年教学案例看,孩子的问题几乎都是父母的问题。有一个孩子,他的成长环境很畸形,母亲不孝顺公婆,孩子很善良,内心世界很挣扎,和母亲之间出现了很大的矛盾。

我们了解情况以后,和这位母亲交流,这位母亲死活不认错,一张口她做得都对,都是公婆的错。最后没有办法,我们也急了,跟她说:“大姐,我要告诉您,父母生养我们,不孝是大过,这么大的过错您都不想改,谁能帮得了你,你想苦到啥时候?”

父母能够反省,就是孩子有转变的时候。要是还停留在对孩子的指责中,那么您永远找不到答案。

孩子出问题,向家长找答案!来上课的必须是家长。


家长来谈孩子问题,基本语言模式就是:“老师,您看我的孩子一、二、三、四……”问题一箩筐。这时候稍微劝家长一下:“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您反思过吗?”家长话锋一转,我已经这么做了,可他还那样!又是一、二、三、四……看到这样的家长,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反正他做得都对,不对也对,还有委屈式语言:“我都是为他好!”还有比较式语言:“看我们邻居那孩子……”一直在回避,绕弯儿。

我们谈家庭教育,中间有一个重要转折点,就是家长反省还是不反省。反省意味着问题可解,不向内找答案,找不出根本答案来。这就是我们做家庭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诀窍:孩子出问题,向家长找答案!来上课的必须是家长。

有的家长很有智慧,他过来谈问题:“老师,您看我的孩子十二岁了,出现这些问题,我想一定是我的过错,可是我不知道我错在哪里,您帮我分析一下,我哪里有问题,我怎么改?”大家这么谈很快达成一致了。一般来说,如果孩子不大,半年左右都能转过来。

选自《教子有方:家长必读的十六堂国学课》

李柏映 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孩子出问题,向家长找答案!来上课的必须是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