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哪種壽險比較好?應該如何選擇壽險?

咗邊丶


近年來大家應該都會發現,自己的朋友圈裡做保險的人越來越多了,且不論如何看待和理解保險,至少這是一個清晰的信號,保險行業在不斷擴張,市場需求在不斷上升,說明想買保險、有保險意識的人越來越多。

雖然一直在做投資理財的服務,但很慚愧,對保險領域瞭解僅限於針對人身風險和財務風險規避的,只是有那麼一點意識,覺得保險和理財或日常消費一樣,都應當納入個人支出計劃,給自己和家人增加一份保障。近期學習的一個課程《給忙碌者的個人保險課》真是正中下懷,督促我好好補上這一課。

對於保險小白來說,我想至少先搞明白以下兩個問題。

保險對普通人的意義

如果投資是進攻,那麼保險就是防守,就像一支球隊在賽場上,不能只打進攻,不設防守,否則風險太大。

保險有兩個功能:對沖風險和跨時期分配資源。

對沖風險

對沖風險所指的風險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人身風險,比如生病、意外、身故等等;另一類是財產風險,比如大額支出、財產損失、繼承等。很多人第一反應會想,只要我努力賺錢,或者把這些錢用於投資,不是一樣可以應對這些問題。但實際情況是,不同風險需要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

比如,如果真的得了重病,這意味著你將有很多年無法工作,失去收入來源,而重病的醫療費用,特別是你如果有更高的用藥、治療需求,那麼價格一定是不菲的,如果經濟狀況是隻出不進,很可能會每況愈下,最終影響生活質量。而重疾險就是為了保障人患了重病之後,不會因為沒有收入而造成生活質量下降。

再比如說死亡,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是人死了,要錢還有什麼用呢?但你年邁的父母呢,年幼的孩子呢,他們都需要一份經濟保障,可以繼續安穩地生活。即便是留下了一筆當下來看可觀的財產,但要知道未來瞬息萬變,通貨膨脹、錢被騙了等等,這時候壽險、年金險就是考慮了各種情況之後的完整解決方案。

跨時期分配資源

這主要是讓你現在的錢,在未來發揮作用。要理解這句話,就必須要注意,不能只站在當下去考量需求,應該將目光投向一生的時間,綜合一輩子各個階段的需要去合理配置資源,避免當你真正到了風險發生的那個時刻,保險已經沒法解決你的問題了。

怎樣配置保險方案

既然我們面臨這麼多類型不一的風險,防守體系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我們就應該將風險排出優先級順序,從而從優先級最高的著手建立防守。

參考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我們面對的風險可以劃分成最底層的生存保障風險、中層的支出性風險、和頂層的所有權風險。越底層對我們的生活影響越大,所以就應該越早做好防範。

所以保險配置的優先順序依次應為:保障型保險,比如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壽險、家財險等,保障我們基本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理財型保險,比如年金險、分紅險等,保障我們對家人的責任,保障未來的養老生活;轉移型保險,比如終身壽險和年金險,幫助我們順利把財富轉移給下一代,給他們的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建立起這三層防守體系,我們的生活基本就沒有太多的後顧之憂了。

另外,在挑選保險產品的時候,還要遵從一些基本原則:

按照需求-預算-產品-保額-期限的順序來挑選。

先保障後理財,先人身後財產,先大人後小孩,先主力後其他。

家庭保險費用總預算應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20%,即不影響正常開支。

人身保險的保額根據你擔負的責任來設置,財產保險的保額不要超過你實際財產的總額。

繳費期限選擇儘量長的期限。


梵愫


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從字面上看僅保險期限不同,但作用還真差別較大,不搞明白還真買錯了。

定期壽險,保險期限從幾年到幾十年不等,終身壽險,保險期限至終身,兩者共同點是,身故和全殘賠錢給受益人,但兩者功能上有較大差異。

舉例子:

麥先生,企業中層管理,40歲,年薪28萬,一家4口,兒子讀初中,女兒幼兒園,太太,企業財務,年薪不到10萬,有套三居房產,月供1萬元,還有20年待供。

從以上案例,麥先生是典型的有孩有債高收入高支出的中產家庭,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是美滿幸福的家庭,如果麥先生不幸發生意外身故,這個幸福家庭就陷入精神和經濟的雙重困境。太太要帶著兩孩子和房貸過日子,如果沒有一筆身故金的資助,太太日子會很難過。

因此,定期壽險是這個家庭必備產品,如果麥先生買400萬保額定期壽險,保至60歲,這份保單對太太和孩子來說是非常溫暖的。

再舉個例子:

谷先生,小企業主,40歲,年收入200萬,一家4口,兒子讀初中,女兒幼兒園,太太,全職媽媽,有套大房子,沒有房貸。

從這個例子,谷先生去世對家庭經濟雖有影響但不至於把母女3人陷入困境,這樣殷實富足家庭考慮更多的會是財富怎樣傳承給下一代。

因此終身壽險的財富定向傳承功能就能發揮恰如其分的作用。

總之,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雖都是保身故責任的,但主要功能還是存在巨大差距,建議不同家庭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配置。

聊投保、談理賠、測產品、講理財,關注三木話險,一個分享保險知識的小平臺,也歡迎朋友們一對一私聊我!

三木話險


首先,我們要知道人壽保險的分類。

人壽保險產品按照設計類型分為普通型人壽保險和新型人壽保險。普通型人壽保險按照保險責任分為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兩全保險、年金保險。新型人壽保險包括分紅保險、投資連結保險、萬能保險等。這裡說的分類是根據中國的法規給出的標準分類,而人壽保險的商品形式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設計不同保障類型的產品,不管產品的形式如何,人壽保險都是死亡責任、生存責任的組合。

其次,我們要知道不同類型人壽保險的特點和適用性

  1. 普通型人壽保險

    第一,定期壽險。是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且保險期限為固定年限的人壽保險。具體地講,定期保險在合同中規定一定時期為保險有效期,若被保險人在約定時間內死亡,保險公司即給付被保險人約定的保險金;若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屆滿時仍然生存,契約即行終止,保險公司無給付義務,也不退還已收取的保險費。對於被保險人而言,定期壽險最大的優點是可以用極為低廉的保險費獲得一定期限內較大的保險保障。不足之處在於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滿時仍然生存,則不能得到保險金的給付,而且已繳納的保險金不退還。

    第二,終身壽險。終身壽險是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且保險期限為終身的人壽保險。終身壽險的保險合同中沒有規定明確的期限,但自合同有效之日起,會一直延續到被保險人死亡為止。無論被保險人何時死亡,保險公司都有給付保險金的義務。終身壽險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得到永久性的保障,而且有退費的權利,若投保人中途退保,可以得到一定數額的現金價值,即俗稱的退保金。

    第三,兩全保險。兩全保險是在保險期內以死亡或生存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人壽保險。兩全保險是指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規定的年限內死亡或者合同規定時點仍然生存,保險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均負給保險金責任的生存與死亡混合組成的保險。兩全保險的儲蓄性極強,它的純保費由危險保險費和儲蓄保險費組成,危險保險費用於當年死亡給付,儲蓄保險費則逐年積累形成責任準備金,既可用於中途退保時支付退保金,也可用於生存給付。由於兩全保險既保障生存又保障死亡,因此,它不僅使受益人得到保障,同時也使被保險人本身享受其利益。

    第四,年金保險。是以生存為給付保險金條件,按約定分期給付生存保險金,且分期給付生存保險金的間隔不超過一年(含一年)的人壽保險。年金保險在目前的市面上非常常見。

    (二)新型人壽保險

    第一,分紅保險。是保險公司將其實際經營成果優於定價時假設的盈餘,按一定比例向保單持有人進行分配的人壽保險產品。保單持有人有權享受經營成果,但同時必須承擔一定的投資風險。由於保險公司每年的經營狀況不一樣,客戶所能得到的紅利也會不一樣,從這個角度講,分紅保險使保險公司和客戶在一定程度上共同承擔了投資風險。分紅保險的被保險人身故後受益人在獲得投保時約定的保額的同時,還可以得到未領取的累積紅利和利息。在期滿給付時,被保險人在獲得保險金額的同時,還可以得到未領取的累積紅利和利息。

    第二,投資連結保險。投資連結險是指包含保險保障功能並至少在一個投資賬戶擁有一定投資價值的人身保險。投連險的投資賬戶必須是資產單獨管理的資金賬戶,保險公司收到保費後,按照事先的約定將保費的部分或者全部分配入投資賬戶,並轉換為投資單位。投資單位有一定的價格,保險公司根據保單項下的投資單位數和相應的投資單位價格計算賬戶價值,賬戶價值風險由投保人承擔。

    第三,萬能保險。萬能保險是一種繳費靈活、保額可調整,且非約束性的壽險。保單持有人在繳納一定量的首期保費後,也可以按自己的意願選擇任何時候繳納任何數量的保費,只要保單的現金價值足以支付保單的相關費用,有時甚至可以不再繳費。而且,保單持有人可以在具備可保性的前提下,提高保額,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降低保額。

    最後,我們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收入中可用於保費的支出有多少、是以保障為主還是保障理財兼顧、是需求階段性的還是終身的保障等等,都是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充分考慮的因素。


農業銀行張欽智


首先,要買壽險,我們先得知道壽險的定義。


壽險的定義

壽險是保險公司承諾,當被保險人死亡即進行保險金支付的保險(部分壽險兼有全殘責任)。

也就是說,壽險可以在我們不幸離去時(不論因疾病或意外),為家人提供一筆保險金,作為經濟化身的保險金,可以幫助家庭度過經濟危機。如含有全殘責任,在高度殘疾時一樣可獲保險金,保障家庭。


壽險的分類

按保障期間,可簡單分為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

終身壽險細分形形色色:


定期壽險包括消費型和兩全型:


定期壽險---關鍵期力量更強大的化身

來講最迴歸保障本質,也最大程度發揮經濟化身作用的-----定期壽險。顧名思義,定期壽險的保障期間為一段時間,而非一生。


為什麼強大?

很簡單,因為它能夠在人生關鍵期將保險經濟槓桿最大化。


數據先說話

同樣100萬保額,30歲男:

A公司定期壽險(消費型),保身故和全殘,到70歲、20年交,3820元/年(30年交,2940元/年)


B公司終身壽險(單純型),保身故和全殘,到終身、20年交,14700元/年


換個角度,同樣5000元,定壽可以保170萬到70歲,終身壽只能保35萬到終身。

但個體需求不同,自然考量不同。




什麼人需要定期壽險?


ü 有家庭責任(撫養妻兒/贍養父母)或 家庭負債(房貸/車貸等)

ü 在家庭責任期內(如退休前)負擔重

ü 預算有限,希望低保費撬動高保額的人士



怎麼買定期壽險?

Ⅰ 保障期間

一般可選保10年/20年/30年,或保至60歲/70歲,

責任期視個人而定。可結合退休年齡、兒女成長期、房貸還款期考慮,還可設置幾個保障區間來契合不同階段的責任。

例如:房貸還有18年、打算70歲退休,可以選擇保障20年的a保額定壽+保障到70歲的b保額定壽。


Ⅱ 保額

上面提到的a/b保額怎麼設定?

可根據5-10倍年收入,也可計算覆蓋家庭責任額+家庭負債額,如房貸200萬+撫養和贍養費150萬,總計350萬。再根據夫妻收入比例劃分到個人。


Ⅲ 責任

定壽責任簡單。包含身故責任,有的產品含全殘責任。如保費不因增加全殘責任而加費許多,有自然好。


Ⅳ 投保告知

投保告知事關是否能投保,當然限制條件越少,核保約寬鬆越好。比如這款健康告知是筆者所見在線史上最松(甚至在這個基礎上,還能做智能核保等):



Ⅴ 免責條款

先看清免責,理賠更省力氣。免責也當然越少限制越好。像這款定壽僅包含保險法要求的3條免責,屬國內頂尖良心:

1、投保人對被保險人的故意殺害、故意傷害;

2、被保險人故意犯罪或者抗拒依法採取的刑事強制措施;

3、被保險人自本合同生效或最後一次復效之日起2 年內自殺,但被保險人自殺時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除外。


尋保家


答:壽險怎麼選看完下面這篇文章:

胡適先生說:生時預備死時,這是真曠達。

定期壽險就是這樣一種真曠達的保險,還是一種飽含愛與責任的保險,是最迴歸保險本質的設計。<strong> 科普過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點擊上面藍字即可跳轉閱讀)今天來寫一款大公司、性價比極高的定期壽險。友情提醒:對定期壽險如何挑選有認知的朋友,可以跳到第三部分閱讀。


文章分為三部分:


一、定期壽險怎麼選,價格低是重點

<strong>二、定期壽險的四大靈魂要素

三、主流產品評測,選擇自己適合

<strong>


<strong>定期壽險怎麼選,價格低是重點<strong>


很多人買保險有這種錯誤意識:貴的一定好,便宜沒好貨。<strong>這句話在保險代理人專用話術之一,<strong>其實反駁很簡單,條款一對比,你會驚訝發現:便宜的保障可能反而更好。 比如,壽險,責任超級簡單,保障期內,死亡或全殘就賠錢的保險。

<strong>無論是病死、老死,意外死都能賠付一大筆錢,50萬,100萬,200萬...... 所以答案就來了:只要哪款保險產品價格低就買誰就行。<strong>別聽忽悠,別信套路,別早上去菜市場買韭菜,轉過身來就當了別人的韭菜。 壽險在國內買的人相較於其它三類要少很多,在國外卻是幾乎人手一份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

一來,覺得死了才能用的保險用處不大,而且很不吉利;

二來,線下保險銷售人員不願意多費口舌,保費低且佣金低。

其實細細想想,人至中年,一個家庭支柱,面對房貸、車貸壓力已經不小,萬一在這種時刻撒手人寰 ,整個家庭重擔與貸款就都給了伴侶,<strong>孩子是否還能有所學有所育,老人是否有所依有所養,<strong>就會打上大大的問號。


古語說的好: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這個時候壽險應運而生,種類也不復雜,分為:一年期壽險定期壽險

終身壽險

1)一年期壽險<strong>一年期壽險,交一年保一年,保費價格逐年升高。靈活簡單,價格相對便宜,但是續保可能會產生問題,適合預算不足的年輕人,臨時保障總比沒有保障要強。

2)終身壽險<strong>終身壽險,保至終身,只要沒有長生藥的誕生,那就意味著一定會獲得理賠。這種壽險缺點在於價格比較貴,不適合普通人,國際上更多用來避免遺產稅達到財富繼承的目的。

3)定期壽險 <strong>重頭戲來了,定期壽險是普通家庭的首選。<strong>定期,可以是10年、20年、保至60歲等等。

首推定期壽險是因為,性價比高,槓桿高,不會存在續保問題更不會太貴。 很多人的說辭是保到70歲,當然是沒錯的。

不過我更希望根據實際情況給出方案,買到你的孩子讀完大學的年齡就足以。

<strong>這時候家裡的負擔不會那麼重了,孩子也可以自己獨立面臨考驗了。 這樣的做法對於早育的普通家庭來說,這樣做能比盲目保到70歲省下一半的錢。<strong>

除了傳播保險溫度,能做到為每一個平凡人分憂,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strong> <strong>定期壽險的保額要根據你的家庭情況而定,一般來說,一個公式可以巧妙解決,

定期壽險保額=負債、房貸、車貸+子女成人所需生活費用與教育費用+贍養父母所需的錢。

<strong> 超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建議買到200萬保額,普通家庭100萬或50萬即可。推薦給家裡老人和孩子買壽險的人,不要理睬哦,老人孩子沒有家庭責任,沒必要配置。


<strong> <strong>定期壽險的四大靈魂要素<strong>


人都死了要錢何用?可是就算人不在了,但家庭責任還在。<strong>愛從來都不是索取,而是默默給予。<strong>所以,任何上有老下有小的成年人,都應該配置定期壽險

而定期壽險的挑選很簡單,參考以下四點就可以了:

1.保費<strong>便宜,便宜,便宜就是硬道理。

<strong>當你用最低的保費買到的保額越高,性價比就越高,不要去考慮保險公司,關注產品保障本身即可,再者說了,定期壽險搞不出什麼新花樣。

2.免責條款

<strong>互聯網產品更新迭代速度快,相互競爭讓產品免責條款更少,更利於消費者。免責條款很簡單,就是不賠的情況。那麼當然,免責條款越多,不能賠的東西就越多。

所以,責任免除越少越好。<strong>

3.保額

<strong>現在房價居高不下,揹負幾十萬、上百萬房貸的大有人在。所以對高保額的壽險要求還是很高的,30歲男,買100萬保額,繳費30年,每年也就一千多塊。<strong>如此便宜的價格又將保額規劃得更高,完美。

4.健康告知

<strong>健康告知就是能不能買的問題,看過太多人被健康告知拒之門外,像高血壓、糖尿病等等疾病,基本很難買到保險。<strong>所以,保險產品健康告知越寬鬆越好。<strong> <strong>以這四點作為指導方針,測評了市面上65款產品:

從中優中選優,最後挑出最優的4款:

<strong>主流產品評測,選擇自己適合<strong>

1.陽光i保麥滿分:男性價格最低

陽光人壽這個保險公司很是有趣,老牌公司的江湖地位足夠顯赫,2018年度保費規模位列全國第14位33個省市有1000多家分支機構

,凡中華內陸,皆有:(陽光人壽全國機構分佈)2019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99.64%(合格線是100%),最讓我欣賞的是陽光無論線上線下的口碑非常不錯。2019陽光的理賠年中報表現尤其出色:
陽光的線上理賠才是核心競爭力,足不出戶半天理賠金直接到賬上,引領線上理賠服務的潮流,對消費者太方便了。 陽光在互聯網渠道的嘗試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最近先後推出陽光i保定壽和陽光麥滿分定壽。麥滿分是目前男性保費最低的定期壽險,30歲男,100萬保額,保30年,交30年,麥滿分保費最低為1330元,以前最便宜的擎天柱3號是1350元,如今定期壽險的價格比拼越來越極致,更新迭代也越來越快,而且產品權益也是有更多創新:

1)最高保額350萬大公司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一般定期壽險的最高保額是300萬,麥滿分在最高保額上進行了突破,最高可以買到350萬。 除此之外,保障期限也很靈活,可保10/20/30年或者保至60/65/70/80/90/99週歲。99週歲相當於保障終身了。等待期也是打破的行業的常規,普遍最短要90天,而麥滿分只要60天。

2)人生大事件,保額可增加被保人51歲前,不管是購房結婚還是生孩子,都可以選擇加保,每次可加最多50%原始保額,累計不能超過最高限額:定期壽險就是充滿責任與愛的險種,這項設計就是保障家庭責任的,人生的幾大節點尤其家庭經濟支柱責任的高峰期,加保能很好提高保障力度。

這項功能不可謂不貼心。

3)年金轉換權被保人已滿55歲,且保單已生效5年,可申請轉換年金險。操作也極其簡單,將保單的部分或全部現金價值購買年金險的保費,原壽險保單按照比例減少基本保額。除了年金轉換權,還有保障延長的選擇權,被保人未滿51歲,保單持有5年以上,可以申請延長保障時間,或者轉換為終身壽險,免體檢直接換,可謂全面:<strong>

4)被保人豁免這款壽險還可以附加輕症/重疾豁免,簡單說就是被保人患了輕症、重疾,後期保費不用交了,但是保障還在。

權益這麼好,會不會不賠的情況很多?並不會,從免責條款看,除了故意騙保、犯罪死亡、兩年類自殺外,多了戰爭、叛亂、武裝暴亂一條,基本上來說,免責條款並沒有嚴厲。(麥滿分責任免除)健康告知有一點點嚴格,

(愛滿分健康告知)

總的來說,這款產品權益比較豐富,繳費期限、保障期限都比較靈活,最便宜、權益多、理賠快、口碑好、品牌公司,這五大優點是很多消費者喜愛的,考拉先生也是非常看好這款產品成為網紅定壽的一股清流。


2.華貴大麥正青春 大半年之前,大麥定壽一上線,就打破了市場底價,驚呆了市場。

華貴人壽是貴州茅臺牽頭成立的保險公司,<strong>沒說的就是有錢,別人不敢定的價,華貴敢!目前大麥定壽系列的累計保費一億多,可以看出曾經的性價比之王,名副其實。 而華貴人壽在壽險領域的造詣堪稱一絕,除了大麥定壽,又推出夫妻共享的大麥甜蜜家,然而並沒有停止創新的步伐,推出專屬青年的大麥正青春。 這款定壽最大特點,考慮到青年消費習慣和收入狀況,採用保費增長的費率,不像其他產品採用均衡費率,簡單來說一般每年交的錢是一樣的,而大麥正青春選擇保費按每年3%遞增的形式。今年交100塊,明年就要交103塊,以此類推。 以25歲青年小王為例,買大麥正青春100萬保額,保障30年,30年繳費首年保費620元,第二年639元,第十年保費809元,累計下來保費是29494元。買陽光麥滿分,選擇同等條件,每年保費920元,30年累計27600元,
總保費大麥正青春不佔優勢。 大麥正青春人如其名,專為年輕人設計,投保年齡限制在18-40週歲,所以適合本身沒多少錢的青年,前期交的錢減少很多,降低了繳費壓力。


免責條款是最基礎的三條: (免責條款)

健康告知寬鬆,孕婦也可買:(健康告知)

正值奮鬥的年紀,又或者身背房貸、車貸、經濟壓力大的人群,推薦這款。


3.瑞和升級版:女性價格最低<strong>女性群體買保險價格優勢比較大,新時代女性負擔責任不比男性少,這點福利,理當如此。 瑞和升級版對女性更是友好,價格最低。<strong>30歲女,100萬保額,保30年,交20年,瑞和升級版每年是900塊,便宜到極致了。孕婦、大小三陽和肺結節都能買,健康告知很寬鬆:

(健康告知)

責任免除也只有三條,<strong>只要不是故意騙保、犯罪死亡、兩年內自殺都賠:

(責任免除)

唯一的小缺陷是:最長只能選擇20年繳費。對這點不介意的女性,是個最好的選擇。



4.愛相隨:保額會增值<strong>愛相隨的價格不是最低,但是也相差無幾:

買100萬保額、保至60歲、30年繳費,<strong>每年的保費,30歲男性1370塊,女性要740塊.<strong>

<strong>最關鍵的是,愛相隨有獨一無二的身故責任,被保險人在18-40歲之間身故,保額可以增加50%,即保障100萬,能賠150萬。<strong>30-40歲階段,正是壓力沉重的年齡段,有了家庭,有了寶寶,也有了房貸、車貸,所以這項責任還是很實用的,加上後價格只上升9%。<strong>

健康告知方面,愛相隨多了一條:在其他保險公司已申請及已生效首先保額是否大於等於300萬?<strong>主要是預防騙保行為,其他定壽寫在了投保須知裡。

對150%保額更感興趣的,可以考慮愛相隨。

<strong>

老生常談:<strong>1.配置建議:男性選陽光麥滿分,女性選瑞和定壽升級版,經濟壓力大的年輕人選大麥正青春,注重保額增加權利的選愛相隨。

2. 在外國人手一份的壽險在中國買的人最少,我們中國人向來忌諱談論死亡,但是其實看淡死亡,才能更豁達,所以壽險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保險,最能體現家庭責任與愛的。

3. 與其說是為自己買,不如說是為家人而買。活著時,默默扛起家庭重擔;去世了,也能繼續守護家人。

最後,願所有人和家人相伴時間越來越多,<strong>這世上唯有自己和家人不可辜負。


考拉保保


壽險分為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這應該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和風險偏好來配置,如果經濟實力允許也沒有更好的投資理財渠道,那麼選擇終身壽,顧名思義,保終身的壽險,也就是所說的不死不給錢,好多人認為沒用,壽險的意義就是當自己不幸離開時肩上承擔的責任和對家人的愛。經濟條件有限或有更好的投資渠道那就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和定期壽險搭配,在自己肩上責任最重時期用最少的投入保上最充足的保障。另外兩全保險也是壽險的一種,全名叫生死兩全保險,就是保險期間生存按約定可以給錢,身故也可以給錢,現在演化成的年金險,一定時間後,年年領錢,身故後賠付現價或所交保費,本質上成為一種收益型的理財險,特別是搭配了萬能險後,這種險弱化了保障功能,可以作為財富保值增值的工具。另外就是分紅型壽險,具有分紅功能,因為初始時期分紅少,甚至分紅為零,飽受詬病,還有投資連接保險,萬能險,兼備保障和投資兩大功能,投資連接保險的投資賬戶,因為收取固定的管理費等費用,又有虧損本金的可能性,不受歡迎。萬能險就是把保費分為兩部分,保障賬戶和投資賬戶,兩個賬戶的比例是可以調的,保障賬戶隨著年齡增大,同樣的保費對應的保額會降低,或同樣的保額需要從投資賬戶扣掉更多的保費來補充,投資賬戶因為受到金融市場變化而變化,虧損本金也是常態,更何況各種管理費照收不誤。不過現在的萬能險演變成一種賬戶,存投資收益賬戶,有了保底收益,高的保底3.5%,低的有1.75%,現行的都高於保底的,不過有初始費,追加費等等,適合長期持有才能賺回費用,不過也有像天安人壽之前的金如意A和金如意B,完全零費用,存取自如,這樣的萬能賬戶大都作為與年金險的搭配使用。


天安人壽資深壽險顧問


廣義的壽險,基本上涵蓋了絕大部分跟人有關係的保險產品了,狹義的壽險,是以人的壽命終結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可以分成三類:終身壽險、定期壽險、兩全保險。

這三類壽險都是以被保險人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因為時間期限不同、給付條件略有不同而花費,簡單介紹如下:

1、終身壽險:保障時間【終身】、給付條件【死亡】,給付【合同約定的保額】。由於為人的死亡是確定,因此保額的給付也是確定的(合同一直有效的情況下),而純壽險保額與保費都有比較大的槓桿,所以也有把終身壽險稱為“儲蓄型壽險”的。

例如,30歲男性,購買一份終身壽,保額50萬,分20年繳費,每年保費1萬元,20年一共繳納20萬保費,而他的身故賠付是50萬。也就是活著時有保障,死亡時有保額。

2、定期壽險:保障時間【定期,如10年、20年、30年、保到70歲等】、給付條件【保障期間內死亡】、給付【合同約定的保額】。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最大的不同就是,定期壽險的保障時間有約定,期間沒有發生身故,合同終止,保費不返還,所以也稱為“消費型壽險”。相對終身壽險,它主要優勢保費低,不足是滿期保障和錢都沒有了。比較適合希望用極低保費撬動極高保障的人群。

例如:30歲男性,購買一份定期壽,保額50萬,20年繳費保障20年,每年保費僅1000元,20年內身故,獲賠50萬,20年滿期生存,合同終止,保費不返還。

3、兩全壽險:兩全壽險是在定期壽險的基礎上發展變化的,其他保障內容一樣,只是滿期的時候,兩全險是返還保費或者保額的。返還保費的兩全險保費會低一些,返還保額的兩全險保費會較高。滿足一部分客戶的“死了賠錢、滿期還本”的“免費得保障”的心理。


建議怎麼選擇:

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體現的都是“人的生命價值”的作用,不同的是,定期壽險主要是體現“人的家庭責任最重的階段”的”生命價值”,而終身壽險側重於“100%把價值傳承給下一代”。


適合購買定期壽險的人群:

1、 家庭收入主要來源的頂樑柱

2、 事業初創或剛畢業的年輕人

3、上有老下有下的中年人

4、大額外債在身(例如房貸、企業負債)的百萬“負”翁


如何選擇定期壽險?

1、繳費期和保障期多長時間合適?

關於繳費期的選擇:因為定期壽險就是要充分利用它的“高槓杆”的特性,所以一般情況下,繳費期選擇越長越好,能選擇30年的,就不要選擇20年的。

關於保障期的選擇:保障期限的長度要覆蓋掉家庭責任最重的階段,比如孩子獨立之前、房貸還清的期限、退休的時間等。

比如現在孩子2歲,大約22歲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保障期限就可以選擇20年;

比如現在房貸是30年期限的,就選擇保障期為30年的定期壽險;

2、買多少保額合適?

保額最好能覆蓋住家庭保障的需求,拿上面那位35歲男性的案例來說明,他現階段的家庭責任主要有三塊:

1)、老人的贍養費(假設為20萬)

2)、孩子獨立前的生活費及教育費(假設30萬)

3)、房貸(150萬)

那麼他的定期壽險保額設計為200萬就比較合適,再少也要覆蓋掉房貸,以防萬一有事,家人居無定所;

也可根據個人退休前的總收入來設計:年收入×(退休年齡-現在年齡)。



明亞經紀人熊羅劍


壽險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幫險顧名思義就是以人的壽命為保險標的,壽險抵禦的風險就是萬一被保險人身故所造成的經濟後果由保險公司承擔。做到這點就是最適合自己的壽險,這裡包含如下幾個問題供參考:

一、壽險按承保時間分為定期壽險及終身壽險,購買之前選擇那種比較適應自己。

二、壽險還分為消費型及返還型,一般消費型要比返還型的便宜,消費型的就是交了錢沒得返還,消費掉了,返還型的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可以返還所交保費。

三、購買前考量一下自己所面臨的問題,萬一突然身故會產生什麼後果,比如:房貸、車貸、子女教育等等,計算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錢才能在經濟上解決這些問題。

四、自己現在的經濟能力,每年可以承擔多少保費,而且一般壽險的交費期都比較長,自己在未來這些年能否承擔每年所交保費的負擔,因為中途退保損失很大。

希望以上幾點對你有幫助。


農村保險人


人壽保險:以被保險人的壽命為保險標的,且以被保險人的生存或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人身保險,簡稱壽險。

最初的人壽保險是為了保障由於不可預測的死亡所可能造成的經濟負擔,後來,人壽保險中引進了儲蓄的成分,所以對在保險期滿時仍然生存的人,保險公司也會給付約定的保險金。人壽保險是一種社會保障制度,是以人的生命身體為保險對象的保險業務。

從分類看,具備風險保障功能的壽險可分為:定期壽險、終身壽險、生存保險、兩全險、還有兩全險的特殊形式養老險。除此之外,還有兼顧理財功能的可分為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

壽險除了定期壽險外總體保費都比較貴,個人覺得:

風險保障型的壽險買定期壽險就行,其他的都不值;

理財型的壽險買萬能險為佳,投連險風險大,不推薦。


保險圈內人


看到這個問題,我覺得樓主是個認真學習的人,因為很多普通客戶都不認識壽險這個類型,你能提出來,說明你已經做了功課了。

但我的答案是,沒有哪種壽險比較好,只有合適你的才是好的。

你的問題我認為關鍵是選擇的方法,給你捋一下選擇思路吧:

第一,我為什麼需要壽險?壽險解決了我的什麼問題?

壽險的意義有兩個:人生責任和資產傳承

你買壽險是為了解決人生責任問題嗎?還是為了解決身後的財富傳承?

如果想解決責任問題,就選擇定期壽險。因為我們人生需要負責的不過是短短三四十年,在這段時間內有保險為我們撐腰,無論何時倒下,都不怕家裡人因為沒有我的收入,而失去生活的來源。

如果想解決財富傳承的問題,就選擇終身壽險,百年之後,就會有一筆不菲的遺產留給後人,這個簡單,此處不深入談論。


第二,什麼類型的壽險適合我的情況?

壽險在實際中,有純壽險和帶重疾保障的壽險。

從費用上看,純壽險便宜,帶重疾保障的壽險貴。

從需求角度看,純壽險只能保身故全殘,其它責任全無,只能留給家人用。

帶重疾的保障可以為自己服務,一生中,可能可以用上多次,保障範圍廣。

所以,結合費用,需求,判斷自己的情況再定。


總結,一款壽險,如何選擇,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自己的需求;

二,自己的預算;

不受廣告和人情的影響, 分晰清楚自己的情況,再做決定 ,不懂再來問吧!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