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復工“十問十答”:現在可以返溫復工了嗎?

記者將大家特別關心的10個問題捋一捋,跑了好幾個部門找答案。


溫州復工“十問十答”:現在可以返溫復工了嗎?


1


Q:

我是在溫州上班的麗水人。聽說溫州已經有企業復工了,是所有企業都復工了嗎?


A:

根據溫州市相關規定,總體上圍繞“2月17日24時”這個關鍵時間節點,企業復工復產主要分為三個時間階段:

第一個階段,2月17日24時前,“四類”重點企業可立即復工。四類企業指全市疫情防控必需、保障城市運行和企業生產、群眾生活必需、重點項目建設施工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相關生產企業、轉產企業和配套企業,在確保防疫措施嚴格到位的基礎上,可立即復工。

第二個階段,2月17日24時後,“白名單”企業優先復工。所謂的“白名單”企業分兩類,第一類是重點出口企業、上市企業、雄鷹型培育企業、領軍型企業、高成長型企業、隱形冠軍企業、隱形冠軍培育企業、省級及以上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和智能製造示範企業、“畝均論英雄”A類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第二類是重點商貿企業、重點服務業企業、重點建築企業和重點工程、重點房地產開發企業等其他行業重點企業。具體清單由屬地政府及管委會確定。

列入“白名單”的企業中,使用本地員工和外地未離溫員工、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企業,優先全面復工;基本達到員工條件、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的企業可以優先部分復工。

第三個階段,2月22日24時之後,除“四類”企業和“白名單”企業之外,其它企業視疫情形勢並按照管理水平、疫情防控能力有序復工。對用工總量大、員工主要來自省外市外、生產場所和管理水平較差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要嚴格把握企業復工標準,確保防疫措施到位後方可復工。

所有企業必須經屬地政府審核同意後才能復工。這裡要特別提醒的是,疫情嚴重的縣(市、區)、鄉鎮(街道)仍將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首要任務,視情況推遲復工時間,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所以,對於準備返溫工作的人員而言,首先建議在出發前和所在地的社區(村)瞭解情況,並聽從單位的復工安排,有序復工。


2


Q:

我們企業有大筆的訂單在等著,很想復工生產了,請問該如何申請復工?


A:

企業復工需要到所在地備案。

1、規(限)上企業、用工人員來自湖北省等疫情嚴重地區的所有企業、總投資1億元以上的工程,經鄉鎮(街道)初審後,報縣(市、區)政府、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備案,備案通過後方可復工。

2、其餘企業由鄉鎮(街道)備案,備案通過後方可復工。

各鄉鎮(街道)將提早公佈企業備案資料報送途徑,方便企業利用網絡等途徑進行備案,備案時間原則上不超過兩個工作日。

企業申請時要提供復工申報表、復工防控方案、承諾書和擬返崗員工表等相關材料。

3


Q:

我是甌海的一家小微企業主,復工之前我們要做好哪些準備?


A:

企業要這樣做:

  • 向屬地鄉鎮(街道)簽訂企業疫情防控承諾書;
  • 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機構,制定復工防控方案到位;
  • 進行員工 “一人一檔”健康狀況登記;
  • 自行配備相應數量的口罩、測溫儀、消毒水等防疫物資,落實疫情防控管控專管人員,設立企業測溫點、臨時隔離室;對生產經營場所內車間、辦公場所、宿舍、食堂、電梯等公共場所的設施、設備進行消殺防疫;並做好復工前安全檢查。

4


Q:

我是外來務工人員,之前在鹿城區租房居住,現在公司準備復工了,我能回溫州嗎?需要在家隔離14天嗎?


A:

目前,溫州對企業擬返崗員工實行“三色管理”。

紅色人員:疫情嚴重地區人員原則上進行勸返、不得返溫;若必須來溫,一律嚴格實行集中隔離14天。

黃色人員:對來自中、低風險區域的員工,按照來前有準備、途中有秩序、來後有制度的要求,結合員工健康檔案,返工前瞭解健康狀況(有無發熱、咳嗽等症狀),有無過去14天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以及排除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接觸史情況。對於以上類型黃色人員,原則上要求實施居家隔離14天;但企業員工健康檔案齊全、每日體溫測量正常等,可適當減少居家隔離天數,但隔離天數不少於7天。

綠色人員:對於本地員工和外地未離溫員工,無過去14天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以及排除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接觸史情況,嚴格實行居家隔離措施的,可免除返崗前隔離措施。

5


Q:

很多地方的高速出口都封了,溫州也這樣嗎?外地車能進嗎?


A:

目前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溫州市內外交通尚未全面恢復。在交通管制期間,企業獲准復工後,可及時通過釘釘、微信、短信等方式,將獲准的企業復工審批表以及“一人一檔”健康狀況登記表反饋給返崗員工,返崗員工憑身份證、企業復工備案表、健康登記表等有效證明或其它驗證碼,各交通卡口予以正常通行。

同時,溫州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包車用於員工通勤。對市外員工返溫來源地相對集中、具備包車條件的,鼓勵採用包車運輸。包車返回員工等車前、抵達後均需統一測量體溫。對企業以包車形式返工的,按照“你來溫州,我出路費”模式按政府、企業2:1比例共同分擔解決返工路費。

6


Q:

企業復工後會不會做好防控措施,讓我們返崗員工安心?


A:

企業復工後,建議強化多方面衛生防控管理。如企業要做好職工上崗安排,減少人員外派出差,不得安排職工到疫情重點地區出差,也不能接受重點疫區人員來訪;一律暫停召開職工大會、開展集中培訓等人員密集聚集的相關活動。

有食堂的企業集中供餐、獨立分餐,並儘量分批錯時用餐;沒有食堂的企業集中訂餐、獨立分餐。

企業加強工作場所的全面通風,暫停使用中央空調。廠區內所有垃圾分類處置,嚴格按照衛生部門要求規範處置。企業要做好公共場所衛生防護,定期消毒到位,每天不少於2次。

7


Q:

我們工廠延遲復工,這期間的工資還會算給我們嗎?


A:

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停工停產的,應按相關規定支付工資。為幫扶企業,溫州已重點設立2億元穩崗專項資金,對為重點疫情地區務工人員“留崗留薪”的企業予以補助。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對受疫情影響的參保企業,根據企業不同情況,可返還1至3個月不等的社會保險費,月返還標準按2019年12月企業及其職工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確定。對因疫情影響,無力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可緩繳社會保險費。

8


Q:

我們單位食堂,吃飯時會不會因為人員聚集出問題,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A:

單位食堂是典型的人員聚集場所,出現集聚性疫情的風險不得不防。疫情防控期間,就餐人員每餐進入食堂前,都應自覺接受體溫測量。

單位食堂用餐儘量改為分餐制,製作固定菜式搭配的套餐,即取即走,減少人員等餐排隊的時間。

對在食堂堂食的就餐人員,儘量放寬人員間的用餐座位間隔,建議就餐間隔1米以上。

有條件的單位可以鼓勵就餐人員打包外出就餐,降低食堂的人群聚集密度。

有條件的單位應採取定點分時供餐制,對集中用餐人群採取人流管控,儘量疏散至不同食堂或錯時安排人員用餐。

食堂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的“健康證明”上崗,從疫情地區回來的人員,所在單位要暫停其工作,經醫學檢查無異常情況後,方可恢復其工作。嚴禁在食品加工場所飼養畜禽和寵物,嚴禁宰殺、採購、加工野生動物,不得采購活禽進行加工製作,禽肉類食品要燒熟煮透。疫情防控期間,提倡不生產冷食類、生食類、冷加工糕點、預拌色拉等高風險品種。

9


Q:

準備回溫州復工了,打算自己開伙做飯,不知道現在去菜場買菜,要不要帶什麼證件?


A:

疫情期,農貿市場作為人流量較為集中的地方,其安全、穩定更顯重要。溫州全市農貿市場實施“五個一律”防控舉措,進菜市場必須戴口罩、測量體溫,不少地區根據實際需要進一步實施進場登記等聯防聯控舉措。

目前部分菜市場設置疫情監控信息採集登記系統,升級農貿市場科學防疫。市民進入菜市場前,須通過微信或支付寶掃二維碼登錄,並在系統內輸入姓名和手機號碼,確定後跳出提示完成界面,出示該界面給工作人員查看後即可進場購物。該程序實行一次登記,自動存儲功能,市民只用第一次登記,之後再掃碼,便可以自動跳出個人信息界面。

10


Q:

復工之後有些常規的藥物需要買,去醫院又有點擔心,有什麼解決方法嗎?


A:

疫情防控階段,市醫療保障局推出“藥品線上續方,遠程支付結算”新舉措,市民只需關注和註冊市醫療保障局“溫州醫保慢性病藥品第三方配送平臺(益藥康)”公眾號,就能“宅”家購藥,足不出戶坐享送藥上門服務。

滿足兩個條件的醫保參保人員,即參加市區職工醫療保險或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已在基層醫療機構有過就診記錄或已與基層醫療機構責任醫師簽約的患者,可通過該平臺向基層醫療機構提出處方藥續方申請。

需注意的是,目前該平臺線上續方功能暫且支持市區(鹿城、龍灣、甌海,浙南產業集聚區)的複診患者,複診患者是指曾在基層醫療機構就診的患者。市醫保局正在對平臺功能進行完善,待條件成熟後向有意向、有條件的縣(市、區)進行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