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孩太挑食怎麼辦?

李樹楊


我孩子以前也挑食,我這樣做以後改變了不少,歡迎大家一起指導交流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5c1b32cf3b64f4aabe3369d2ed0dd28\

小永加油


您好!我是育兒有計的smile老師!我來回答一下您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說出現挑食的問題是因為有東西可以給他挑!之所以出現挑食的問題,很多時候是大人給孩子太多的選擇!

為了避免孩子出現挑食的行為,父母可以這麼做:

第一,從小父母就要以身作則,不挑食!很多時候,孩子挑食是因為父母本身也挑食!

第二,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孩子挑食!也許孩子本來並沒有特別排斥哪一類食物!反而因為家長說他挑食,他就真的挑了!有一次,我跟一家人一起吃飯,家長就說,妹妹都不吃青菜的!每次都這樣!我聽了後說:寶貝,你是不是一個不挑食的寶貝呀?你吃青菜給哥哥做個榜樣吧!後來,妹妹吃了很多青菜,平時她都是不吃的!

第三,每頓不要煮太多菜,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選擇!

第四,不要給孩子準備太多零食,否則孩子不餓也會很容易挑食!

第五,通過一些書或動畫片讓孩子知道挑食是不好的,讓他知道每頓飯都應該包括什麼類型的菜!

第六,跟孩子一起商量菜譜,讓孩子參與制定菜譜,孩子會更願意吃自己選擇的菜譜。

第七,如果可以,讓孩子炒一些簡單的菜,讓孩子有更多的參與感,孩子會更願意吃!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也可以關注我:育兒有計!我會不定期更新育兒知識!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睿智的父母!











育兒有計


現在小孩太挑食怎麼辦?

我是智慧奶奶,很榮幸在悟空問答和你相遇。

現在的孩子挑食是一種普遍現象,我們家孩子也是如此。


為什麼孩子會挑食呢?


因為我們家住在學區內,平時上學的時候兩個寶寶都住在這裡,如果週末爸爸媽媽沒有其他事情的情況下,週五放學就把兩個寶寶接回小家,他們帶著孩子們玩一天半,等到周天下午再送回來,不耽誤週一上學。

記得有兩次,週日晚上做飯前,我問寶寶們晚上吃什麼奶奶給你做?兩個寶寶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點外賣。”大寶寶說完看見我正斜著眼睛看他,急忙改口說:“要不,你給錢我去買漢堡?”





從這個最簡單的例子,說明其中一點,年輕人跟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樣的。據我所知,兒子平時因為工作忙,早出晚歸的回來累得夠嗆,平時兒子和兒媳不是在單位吃,就是買著吃,平時從來就不開伙。即使週末兩個寶寶回去,他們依然是出去吃或點外賣。

從以上可以看出孩子的挑食主要原因如下:


經常在外面吃飯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相當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輕的爸爸媽媽們都喜歡帶孩子在外面吃。在外面吃飯,大多數自己點,想吃什麼點什麼。不僅如此無論是飯店也好,快餐也好,為了招攬生意他們從來不考慮營養,而是打口味戰,只好做的口感好,大家都願意吃,回頭客肯定多。孩子經常在外面吃,重口味吃慣了,一旦在家吃飯就容易挑食。




做飯以孩子為中心


身邊許許多多的家庭,做飯總是以孩子為中心,每頓飯錢都要爭取孩子的意見,有的家庭甚至還單獨給孩子開小灶,這樣無條件的溺愛孩子,讓孩子養成了唯我獨尊的性格,對吃飯總是挑挑揀揀。每頓飯只要孩子吃得少,吃得不好就把責任歸結到自己身上,家長看到孩子吃的不好,並說孩子反而拿錢讓孩子自己出去買著吃,家長越是這樣寵慣孩子,孩子就越來越挑剔。





孩子太挑食怎麼辦?


1、統一飲食不搞特殊


說到統一飲食不搞特殊,忽然想到以前的一些事情。記得小時候我們也見到過吃飯開小灶的,不過那時候單獨給開小灶的不少孩子,而是年齡大或者是體弱多病的人。因為以前家家戶戶都比較貧窮,又加上物資匱乏,平時都吃不上白麵膜,雞蛋、糖呀、肉呀更是緊缺的東西,所以只能是生病的老人不能吃飯,才能享受單獨給開小灶的待遇。說是開小灶,也只是做個饅頭、擀個面葉,或煮個雞蛋什麼的。

現在,物質豐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反而把重點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對孩子溺愛嬌寵,對孩子搞特殊,把孩子慣了一身臭毛病。要想讓孩子不挑食,全家人同意尺度,吃飯的時候一起吃,誰都不能搞特殊。



2、打頓吃飯飯後不給吃


有些孩子挑食,是因為平時習慣了吃零食,只要打頓不吃飯,半天零食不離嘴,這是一種不良的習慣。如果吃飯的時候,孩子不好好吃飯,半天什麼都不準吃的話,孩子知道打頓不吃飯會餓肚子,讓孩子體驗一下餓肚子的滋味,以後看看孩子還會不會再挑食?結果如何 ,就是不說大家也知道。

我以前寫過一篇有感孩子不好好吃飯的文字,裡面有說到自己的一個觀點,把零食當成獎勵。孩子打頓好好吃飯,半天可以吃零食,否則零食想都別想。我不但這樣寫,平時生活中也是這樣執行的,我家二寶有個口頭禪:“好好吃飯就有零食吃,不好好吃飯什麼都別想吃。”

以上是我的一點淺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智慧奶奶:站過十年講臺,從事教學研究三十多年的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多平臺邀約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現在是兩個孫子的奶奶,專注養兒育女的教育。希望這篇分享對您有所幫助。喜歡我文章的請關注,同時歡迎大家參與討論。這裡所發文章均為本人原創,不經過本人允許任何媒體不得轉載使用,違者必究。謝謝合作!

智慧奶奶


眾所周知,挑食有百害而無一利,它不僅會營養孩子的身體健康,更有研究顯示挑食寶寶長大後的抑鬱症的發生率遠遠高於非挑食寶寶。那麼挑食都是怎麼產生的呢?

一、輔食添加期輔食添加種類不夠:輔食添加期即從寶寶6月起開始添加輔食,這一時期的輔食添加要遵從從少到多,從粗到細,從一種到多種的原則,且不能過早的在輔食裡添加調料,使孩子能接受更多種食物本身的味道。如果這一時期寶寶食物的種類不夠,大起來以後就很容易出現挑食的表現。

二、孩子進食習慣不良:這部分情況表現多樣,和家庭因素息息相關,常見有以下幾種:

1、想吃什麼就有什麼:孩子是家裡的小公主、小王子,長輩都拿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自然事事都依著,於是便有了想吃什麼便給他做什麼,於是孩子口味越來越挑,漸漸養成了挑食的習慣。

2、邊看電視邊吃飯:這是許多孩子的通病,甚至部分孩子養成了不給看電視就不肯吃飯的習慣。但是有些家長會問,不開電視飯根本就喂不進去,開了還能喂進去一點。這其實只是表面現象,當孩子看著精彩的電視畫面時,其注意力會被分散,覺得沒有那麼餓了,就像我們大人在認真的做某件事時,也是常常會忘記吃飯。於是正餐沒吃夠,零食來湊,進一步降低孩子對正餐的興趣,逐漸養成挑食的習慣,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3、進食技能剝奪型:孩子1歲時就應該讓他自己嘗試拿勺子吃飯,2歲以後自己嘗試用筷子,現在些家長在孩子4、5歲的時候還是自己餵食,會剝奪孩子進食的樂趣。

4、進食時間不當:家長有時會在孩子剛剛睡醒或者剛剛遊戲結束變開放,此時孩子的消化酶分泌不足,胃口欠佳,對於食物自然是不感興趣。

5、父母偏食、食物單調、烹飪口味欠佳:不多說,這個大人小孩都一樣。

6、餐桌氛圍不佳:比如父母老愛在餐桌上講孩子學習成績怎麼樣啦,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啦,或者父母關係不好,吃飯易吵架等原因均會造成孩子吃飯壓抑,不喜歡吃飯,容易挑食。

三、孩子消化功能不良或者缺乏微量元素:這部分原因醫院裡經常見到,部分孩子有對某種食物過敏的,會吃了不舒服、消化不良;另外部分孩子有缺鋅、缺鐵等,也會導致孩子出現挑食、偏食的表。這種情況就需要來醫院檢查一下了~

瞭解了孩子挑食的原因之後,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一、如果你的寶寶還小,還在輔食添加期,那麼恭喜你,請你好好把握這個階段,首先添加含鐵米糊以及紅肉(打成泥),隨後是雞蛋黃以及蔬菜、魚、水果等。每次添加1種,量則是從少到多,先1/4勺,再1/2勺、再整勺慢慢加量,只有一種食物添加2-3天沒有出現過敏反應(溼疹或者腹瀉)等,才能添加下一種食物。

二、如有上述不良的飲食習慣,則要先改掉。此外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如果是大孩子,可讓他參與瞭解食物的烹飪過程,如果孩子較小,則可以父母可以津津有味的在孩子面前吃他不喜歡的食物,並互相交流口感如何,如此多次,孩子可能會為了加入聊天或瞭解口味,而嘗試原來不愛吃的食物。

三、增加活動量,減少食物選項:首先飯前孩子是不能吃任何零食的。此外,增加活動量是為了讓孩子加大消耗,再過一段時間後會容易覺得餓。然後減少食物選項,最好是一種寶寶喜歡吃的,但量少,另外2種寶寶不是很喜歡的,當孩子沒有選擇時,便會去吃(這種方法需要堅持,很多孩子剛開始只吃好吃的,吃完後就不吃了,餓著肚子,這時候不能因為擔心孩子捱餓就妥協,不能另外加零食,當孩子發現第二頓、第三頓也是如此的時候,他便會吃了)。另外將孩子不喜歡的食物剁碎,拌在他喜歡的食物裡面,也是一種選擇。

四、父母以身作則:孩子很多時候會受父母的飲食習慣影響,所以父母首先要做到不挑食才行。另外如果可以,吃的做的有“創意又美味”,那麼就完全不用擔心孩子挑食了。

五、如有過敏或者微量元素缺乏的,則需要醫院就診,當去除過敏因素後或補充微量元素後,挑食會明顯好轉。

六、如果孩子能克服自己,努力嘗試自己不喜歡的食物,記得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哦~





勁哥音樂


孩子太調試看是那種情況,有一種是天生的,這類的較少。另外一類的後天形成的不良習慣,絕大部分因該都是後一種。針對後一種我簡單說說。

首先,如果你家孩子零食吃的比較多,拿可以減少些零食,特別是飯前的時候,堅決不讓吃零食,這不但會讓孩子挑食,甚至是厭食。

其次是三餐要規律,按時按點。如果孩子因為自己的原因不吃飯或挑食,那在跟他確認後可以把碗收走,適當的餓他一下作為懲罰(這個要看家長能不能狠下心了,我們家就試過,效果挺好)。

最後就是要把在食物上想想辦法了,我們家的孩子就不太愛吃蔬菜,特別是綠葉菜。我們就經常會把菜葉子剁碎,然後放在麵條/炒飯/粥裡面。還有就是和他約定號,每天飯後可以看一會動畫片,但前提是要把碗裡的蔬菜吃完。


十年伴成長


當今社會,物產豐富應有盡有,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們就長在了蜜糖罐兒裡了。吃東西挑三揀四,喜歡吃的直吃一個飽,不喜歡吃的一筷子也不吃。做父母的可是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其實這是好多家庭都面臨的問題。

孩子不喜歡吃某些菜,不外乎以下幾種一個是不喜歡菜的味道,如:豬肝、腰子、韭菜、大蒜等等;一個是害怕某些葷菜的外形,如:鱔魚、甲魚等等;還有一種是小孩子嫌麻煩,如:蝦、螃蟹等等。

既然已經發現了孩子的挑食行為,單靠威逼和批評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還是應該從自己的廚藝開始修煉,慢慢地去改變孩子挑食的壞習慣。

對於一些有氣味的菜,你可以與孩子一起動手來做一些特色小吃,如:孩子討厭吃韭菜,那你就跟孩子一起來做韭菜盒子或者韭菜餅,韭菜油炸以後會很香,會改變原來的韭菜味的。由於是與孩子一起製作的,對於自己的勞動成果孩子會有想品嚐的慾望的。只要孩子吃了她原先不喜歡吃的菜,便要抓住一切機會誇獎她,改掉一樣是一樣,直到慢慢地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為止。

對於一些形狀比較恐怖的小動物,那麼可以避開孩子的視線,將那些肉少量地加到餡裡面,等她吃完後再告訴她吃了什麼,並且不失時機地表揚她。

對於一些吃起來比較麻煩的菜餚呢,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用遊戲化的口吻和孩子一起來學習剝蝦殼,父母可以學習在嘴巴里將蝦殼完整剝下來,孩子看到父母吐出來的蝦殼是完整的,也會跟著學的。這樣可以激發孩子吃蝦的興趣。螃蟹殼可以做成許多好玩的東西,這些也是孩子喜歡去做的一件事情。要收集這些螃蟹殼必須要用心地去剝蟹肉,這樣,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讓孩子知道只有耐心吃完,她才有機會玩。

想改掉孩子挑食的壞習慣,只有靠父母平時多做有心人,性急吃不了熱豆腐。慢慢來,真心付出了,總是會有回報的。

我是佳期有遇 歡迎互動留言


佳期有遇


挑食可能是孩子缺鋅,影響味蕾感覺,吃東西沒味。一般缺鋅也缺鐵,吃不進飯,營養跟不上,也會貧血,兩種礦物質互為因果。另外這兩種礦物質的吸收離不開維生素C的輔助,因此,還應該補充維生素C。補充了這兩種礦物質,食慾就好了,吃嘛嘛香。


Shuang降


小孩挑食往往存在著幾個原因:

1.先天不足-缺鋅

  • 在小孩出生前,家長在備孕期間缺少鋅的攝入,所以在備孕期間的媽媽多補充肉,蛋,奶及植物性食物的豆奶。在小孩哺乳期時,母親應該採取母乳餵養,因為母乳含有適合寶寶的營養物質,讓孩子不會缺乏鋅。

2.家長不正確的餵養方式

  • 有一種餵養叫“媽媽覺得很有營養”,蔬菜很有營養,但也要注意色彩的搭配。當面對一桌綠色的蔬菜,別說小朋友啦,大人都不下不去嘴呀!建議父母在給孩子做飯時參考一下網上的搭配,給孩子配餐時要色彩豐富,只有孩子願意吃,愛吃,那營養才能夠被吸收呀!
  • 除了父母想要給孩子吃的營養以外,還有隔代親的疼愛,孫子孫女看到商店裡的五花八門誘人的零食,大眼旺旺的看著爺爺奶奶,爺爺奶奶眼睛一對視。“買,可不能把我孩子委屈啦!”零食中含有各類食品添加劑,孩子大口往嘴裡塞的零食,也給孩子的味蕾產生影響。所以在面對孩子挑食的時候要與你們的父母做好溝通,統一戰線,零食可以有,但是要少吃,挑一些優質零食。

3.情緒因素

  • 當孩子在觀看動畫片正起勁之時;當孩子在閱讀繪本正全神貫注之時;當孩子的積木搭建正有興致時。你的一句“開飯了”,將孩子的興致打破了,孩子自然情緒低落,會將這種情緒轉移到食物上,不願吃,不愛吃。所以在餐前儘量避免讓孩子去做一些注意力集中的事情,可以讓孩子幫忙拿一下筷子,推一下桌子等,讓孩子有參與感,這樣更加有利於孩子飲食。

如果你覺得這個答案對你有幫助的話請點贊支持一下。


CoCo老師的育兒課堂


孩子偏食、挑食應注意以下兩點:

一、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1、保證規律的用餐時間;

2、可以計劃每天3餐+2-3次小吃/點心,儘量避免含食品添加劑的食物;

3、鼓勵嘗試新的食物(千萬別因為一次拒絕而放棄這種食物,可以隔一段時間再次嘗試,一般直到15次左右孩子果斷拒絕該種食物時,才放棄嘗試);

4、除了正常飲食外,考慮單獨補充一些調理腸胃的營養物質。

二、家長也可以給孩子其他的引導:

1、給孩子提供年齡相符合的飲食;

2、讓孩子熟悉、參與食物計劃、製作的過程中;

3、給孩子儘量提供健康是食物選擇(比如水果、蔬菜、其他健康的點心等等);

4、和孩子在一起吃飯、吃點心;

5、和孩子吃一樣的東西;

6、可以多進行家庭聚餐,鼓勵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

7、維持家庭關係的和諧;

8、不要用收買的方式讓孩子吃東西;

9、不要吃太多的點心、零食;

10、自己不挑食,做一個很好的表率;

11、建立“原則”,不讓孩子破壞原則;

12、不要給孩子加“標籤”。






桓桓媽媽


寶寶偏食是指兒童對飲食挑剔或僅吃幾種自己喜歡或習慣的食物。挑食偏食是一種不好的飲食習慣,不利於生長髮育。由於兒童對食物不感興趣吃得少,或只挑自己喜歡的的食物,引起體重下降、面黃肌瘦、皮膚幹臊,甚至出現貧血、低血糖、體溫下降、脈搏緩慢、血壓下降、營養不良等問題的發生。

我總結了一下,挑食無外乎就是這幾種原因:食物的味道不好;食物的顏色寶寶不喜歡;寶寶其他訴求沒有達到賭氣;寶寶進餐前吃過多的零食;寶寶的脾胃功能不好;生病情況(如感冒)等。

那麼怎麼解決?

榜樣示範:以身作則,不偏食、不挑食,要帶著孩子吃,吃飯時對每種食物表現出很香、很滿意的神色。同時,幼兒最喜歡得到別人的稱讚,可以在挑食的孩子面前,稱讚不挑食的孩子,從而使孩子因羨慕而積極地效仿。

親身體驗:鼓勵孩子做餐前服務,可以根據孩子們好奇、好動的天性,讓他們幫忙擺桌椅、端菜碟、分碗筷,甚至在做菜時讓他們幫忙洗菜、拿佐料。在製作過程中,讓孩子充分發揮其創造力,面對自己參與勞動所得的成果,孩子自然會大開胃口。

氣氛營造:無論是什麼原因,切忌在孩子進餐時恐嚇、責罵或以其他方式懲罰孩子,影響其食慾。要善於營造就餐時的快樂氣氛,使孩子心情愉快,樂於進食。

理想激勵:孩子都有這樣那樣的理想,因勢利導。如看到媒體上的足球運動員時,可以對孩子說"你看,這些叔叔的身體多棒,因為他們經常吃胡蘿蔔、白菜、魚和肉,你長大了不是想當一名足球運動員嗎?你可要從現在起開始吃這些菜呀!

期待獎勵:孩子都渴望得到獎勵。當孩子不愛吃蛋黃時,我們就許願給他們買某種玩具,或者帶他們到公園去玩,鼓勵孩子吃下去。孩子吃了後及時表揚,並且一定兌現諾言,絕不失信。

興趣抑制:全面瞭解偏食孩子的需求心理,當他不吃某種食物時,就停止他認為最有興趣的活動,如看動畫片、逛動物園等,這樣孩子就會勉強忍受不願吃的食物,時間一久,就能收到成效。

另外:

控制點心與零食:很多孩子偏愛吃點心、零食,等到了正餐時間又吃不下去。古語說:“飢不擇食。”飢餓時對過去不太喜歡吃的食物也會覺得味道不錯,對點心和零食的給予要加以控制(當然,我建議對孩子是所有垃圾食品都不吃),或者在孩子餓的時候專做Ta平時不吃的食物。

安排豐富的戶外活動:合理安排騎小自行車、玩球、跑步比賽等戶外活動,以消耗其能量,促進其食慾。同時禁止孩子剛剛做完劇烈運動後進食,因為此時是沒有食慾的,要讓他們洗洗手,安靜一會再吃飯。

及時預防治療疾病:及時預防治療幼兒的齲齒、寄生蟲病、缺鐵性貧血、脾胃功能減弱等疾病會改變孩子的嗜好,容易引起偏食。

孩子挑食偏食離不開家庭因素。

受父母飲食偏好的影響:如果父母自己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說這種食物不好吃,那種食物味道不好,孩子就會受到直接影響。還有,如果父母不喜歡吃某種食物,家裡往往就很少買這種食物,這也會使孩子很少吃到這種食物,從而間接造成孩子的偏食。

日常飲食比較單調:如果父母不注意烹調方法,不注意顏色搭配和形狀的多樣化,或飲食比較單調,也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偏食和挑食的習慣。如有父母天天給孩子吃蒸蛋,很少換花色品種,孩子當然不愛吃。

父母過於遷就和縱容孩子:有些父母生怕孩子營養不夠,對孩子的飲食要求,總是有求必應,從而使孩子的口味越來越高,專挑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吃。

不愉快的進食經歷:如果以前吃某種食物後肚子痛或生病,或者在愉快的環境下被迫吃了某種食物,都會令孩子對這種食物產生抗拒的心理。

如果孩子實在不吃某些食材,如青菜,怎麼辦?可以試試:

①把食物製成餡料,包在其他食物中吃;

②把這種食物和其他食品搭配起來,作為配料不引人注目地吃;

③找到這種食物的替代物,能提供相同的營養價值;

④找來其他愛吃這些食物的小朋友,幫助孩子從心理上接受這種食品;

⑤請孩子最崇拜的人與他共進一餐,看到別人吃什麼都香;

⑥找到孩子在口味上最喜歡的餐館,點含有這類食品的菜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