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原縣村醫“鄉村抗疫”:守護村民健康不退半步


鎮原縣村醫“鄉村抗疫”:守護村民健康不退半步

一間治療室,一間藥房,兩名大夫。藥櫃裡常用藥品擺放得整整齊齊,外面櫃檯上分門別類依次放著各類新冠肺炎防疫知識手冊。這是鎮原縣三岔鎮米家川村衛生所的日常工作環境。

這個原來只負責常規防疫和簡單診療的村級衛生所,在新冠肺炎防控的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築牢了本村群眾健康的首道防線。所長李金洲和另一名村醫張曌在疫情肆虐的危急時刻,守護在前,給鄉親們搭建了一個放心健康的避難所。

鎮原縣村醫“鄉村抗疫”:守護村民健康不退半步

“米家川村2004人,年前返鄉201人,其中湖北返回6人,年後從西安返回33人。我們都建立了臺賬,進行醫學觀察,現在還剩下9人重點觀察。”李金洲說。

每天早上八點,李金洲就準時來到診所,中午吃點自帶的饅頭、油餅。下午六七點才能回家,晚上還要值班。以前半農半醫、相對隨意的李金洲,沒想到如今準時準點的工作。

米家川村位於鎮原和彭陽交界,村子比較大,防控難度很大,設有6個臨時檢疫監測點。李金洲和張曌每天巡迴於各監測點,消毒、測體溫、作防疫培訓。村委會周邊每天還要消毒2次。對於重點觀察人群,他們每天測溫4次,登記上報相關信息。工作日程排得滿滿的。

工作壓力大還是次要的,心理上的壓力足以壓垮任何人。2月2日,慶陽市首例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行程通過網絡發佈,米家川村一村民與其有過接觸。從網上看到這個信息後,李金洲當晚第一時間上報行政村、衛生院和鎮上領導,並和張曌上門測量體溫。當時李金洲和張曌只穿白大褂,戴醫用外科口罩。

“當時情況很緊急,我們根本來不及多想,在這個關鍵時候,我必須這樣做,這是我的職責。”李金洲說。

“雖然我們沒有隔離服,但有酒精、消毒液,我們按醫學操作來,會保證自己的安全的。”張曌說。

李金洲和張曌都是有著七八口人的大家庭,嘴上說安全,其實當時心裡也很害怕,事後也提心吊膽。為了家人的安全,李金洲從那天開始就住到了衛生所,張曌也儘量減少和家人的正面接觸。14天觀察期滿隔離解除後,情況正常,他們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當鎮原縣防疫指揮部安排大夫到該村民家中時,他們已排摸清楚基本情況,掌握了詳細的資料。之後他們配合縣上大夫測量體溫、拍攝影像資料,下發告知書,簽訂“三聯一保”責任書。每天到該村民家中去一次,測量體溫,登記情況。隨時通過視頻管控行蹤,瞭解其需求、變化。

一絲不苟、嚴謹紮實的工作態度,讓米家川的防控工作有條不紊,群眾的健康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看到村上及臨時檢疫檢測點物資缺乏,李金洲和張曌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率先給村上捐款100元。李金洲還給監測點捐贈了棉被、床單、電褥子等值勤必需品。

李金洲說,“作為醫務工作者,我覺得國家有難了,應該義不容辭,需要什麼我都可以拿出來。”(中新網甘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