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興捐30萬隻口罩、壹心“四日通告”:明星工作室馳援武漢實錄

文 | Mia

“半夜刷新聞,焦慮,無助,難受,所以給韓紅慈善基金會又捐了1000塊。”一名金融從業者在朋友圈寫道。

此次疫情,韓紅基金會儼然將明星慈善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事實上,韓紅之外,還有許多明星工作室及經紀公司自發參與馳援武漢。明星們的個人IP價值相當於一家中等企業所創造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也承擔著相應的社會責任感,作為公眾人物和輿論意見領袖,明星們的以身作則,無形中也推動了飯圈積極參與公益,幫助偶像改善公眾口碑和形象:朱一龍公益應援個站捐贈20萬個口罩、9萬片酒精消毒片、2000瓶洗手液,下午又追加10萬個口罩;王一博粉絲捐助30萬;肖戰粉絲累計捐助148萬。

在面對採訪邀請時,多數明星工作室選擇了謹慎或緘默。“我們只是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不想大肆宣傳報道”成為了他們共同的口徑。這或許不僅是出於樹大招風的謹慎,更是因為慈善本身敏感,涉及錯綜複雜的環節和人員,容易出錯、被認為是炒作、被網友道德綁架或是戴上放大鏡觀看並危及藝人人設,此前楊冪便是身陷“詐捐門”。但明星參與公益慈善的正能量示範意義顯然更大。我們試圖通過小範圍調查,還原明星及其工作室作為文藝工作者一分子,如何在疫情中儘自己所能發光發熱的過程。

“我們需要公益讓自己好過一點。會發現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發光的人,會覺得自己也被照亮了些許。”明星效應是如何作用於公益援助,發光發熱的呢?又是如何將“無盡的瑣碎”落實執行並透明化的呢?

張藝興捐30萬隻口罩、壹心“四日超級大通告”、姚晨捐2000件防護服

“FFP1、FFP2、FFP3的區別?KN95與N95是一樣的麼?每一條新接觸的問題,我們都要重新學習、瞭解、分辨,並且執行。……我們憤怒過,有一個口罩賣40的,一個防護鏡要上百的,有拿過了保質期但視覺上根本沒區別的口罩以次充好的;有一批物資在各個捐助群裡流竄個遍,待價而沽的,當然,我們也被騙過。”一名親身經歷這次馳援武漢行動的壹心員工小雨在《壹心馳援記錄:96小時的萌新日記》中寫道。

張藝興捐30萬隻口罩、壹心“四日通告”:明星工作室馳援武漢實錄

這次公益行動被形容為“四日超級大通告”,從除夕25日上午10點開始啟動捐款,截至1月28日,共募得373.07萬元,其中壹心娛樂捐款100萬元,藝人導演編劇等捐款202.2萬元,員工捐款30.85萬元,其他捐款40萬元。26日至27日,25家醫院聯繫定點,物資發貨逐步完成,28日完成公益組織定向捐款。

張藝興捐30萬隻口罩、壹心“四日通告”:明星工作室馳援武漢實錄

執行人先後進了志願者群、一線醫院群、運輸群、質檢群等上百個群,參與者包括公司合夥人與所有客戶/藝人:白宇、鮑鯨鯨、春夏、李現、馬思純、馬伊琍、歐陽娜娜、宋佳、朱亞文、趙又廷、楊子姍……聽起來無比熱血,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佈滿了各種意想不到的突發狀況,靠“每天不少於20個小時的持續接力工作”克服一道道難題。

張藝興捐30萬隻口罩、壹心“四日通告”:明星工作室馳援武漢實錄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姚晨和她的壞兔子影業身上。隔行如隔山,影視從業者們由於這次疫情,從頭學習了一遍醫療器械標準,採購流程和物流流程。親身經歷整個馳援過程的冉冉講述了箇中苦與樂。公益行動從除夕開始,由姚晨本人出資捐款,全公司劃分為醫院組、物資組、物流組、信息組等等多個小組,組長挨個整理廠商名單,分到每個人頭上,逐個電話聯絡。“很多電話都打不通,後來我們手邊消毒液口罩包裝上印著的廠家聯繫電話也一個個試過了,不行。”

其他途徑是淘寶、微信群、海外。冉冉和同事問遍了淘寶上的商家,詢問對方有貨,詢問對方是否合規例如“疫區醫生能用嗎?”經過事後總結,他們發現微信群中流傳的醫療產品信息大部分不合規,或者是假貨。身在國外的同事則負責掃蕩當地超市,或是聯繫當地廠商。篩選出一批醫院後,則進行點對點的物資輸送。“甚至有同事聯繫到了直升機送貨。”

經過不懈努力,2月4日,壞兔子影業捐贈的第一批2000件杜邦醫用防護服送抵武漢協和醫院、黃岡中醫醫院、荊門第一人民醫院、孝感婦幼保健院四家定點醫院。後續幾批物資也正在路上。每一天,各個組都會在群裡更新工作計劃和進度,不斷推進。

張藝興捐30萬隻口罩、壹心“四日通告”:明星工作室馳援武漢實錄

2月2日,海泉基金官博發文表示,胡海泉在新加坡機場挨個刷臉拜託乘客將八萬個口罩人肉帶回國。這批自購口罩總數為16萬個。此前大S也表示在日本買了1萬個口罩捐贈武漢。從韓國EXO組合歸國的張藝興帶領著工作室一起聯繫物資和渠道,從韓國等多個國家購買了近30萬個口罩捐贈醫院及社區。

明星慈善基金會19年進化史

相比公益演出、慈善大使、慈善捐贈、慈善拍賣等明星慈善形式,明星慈善基金會顯然是對專業度要求較高,耗費時間精力較多,組織架構更為複雜的一種,同時也與明星個人IP深度捆綁,以藝人本身形象為其公信力背書,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國內首個明星個人慈善專項基金可以追溯到2001年初設立的“濮存昕愛心基金”,其後影響力深遠的重要明星慈善基金包括李連杰的壹基金、王菲李亞鵬創立的嫣然天使基金、李宇春的玉米愛心基金、姚明的姚基金等。目前國內慈善基金會分為公募和非公募兩種,只有公募基金才有資格向公眾募捐,因此個人基金會大都掛靠在公募基金會下。也有明星個人基金性質發生了轉變,2018年姚基金獲得獨立法人資格,正式註冊為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韓紅慈善基金會2003年成立,2019年從非公募轉變為公募。

在汶川地震等諸多重大災難中,均能看到壹基金等明星慈善基金奔走的身影。但體制內諸多掣肘,令李連杰在2010年接受央視《面對面》專訪時,與柴靜對話時發出了“壹基金可能中斷”的感慨。壹基金和紅十字會第一個三年合約到期之前,李連杰已經多方奔走試圖“獨立”。早在2009年11月,壹基金已經向民政部辦理公募基金會申請,按照要求遞送了資料,經過一系列運作程序,希望註冊成為公募基金但未能成功。

2010年12月3日,壹基金在深圳落地,獲深圳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自此,壹基金擁有了獨立從事公募活動的法律資格。 但與此同時,信任危機也悄然降臨:2016年,蘆山地震三週年審計報告引發壹基金貪汙疑雲。由此可見,明星慈善基金、尤其是獲得公募資格的明星慈善基金更需慎之又慎。

能夠看到的是,近年來明星慈善基金的掛靠對象逐漸發生了變化,從官方背景的公募基金轉向民辦草根公募基金。嫣然天使基金、玉米愛心基金、壹基金掛靠在中國紅十字會下,姚基金掛靠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下,而新生代藝人代表如王俊凱的煥藍夢想基金、王源的源公益專項基金均選擇掛靠在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下。從已知數據來看,大部分明星慈善基金收入主要來源於藝人及粉絲捐贈,間或有企業捐贈渠道。

張藝興捐30萬隻口罩、壹心“四日通告”:明星工作室馳援武漢實錄

另一變化是,新生代流量藝人及其粉絲群體正在入局明星慈善基金,粉圈生態用應援法則改寫著明星慈善形態,明星慈善也影響著粉圈趨向更積極正面的方向發展。帝國三子、楊洋、羅雲熙均有自己的慈善專項基金,2018年12月,成美慈善基金會與吳宣儀粉絲應援組織“吳宣儀踩點天團”合作設立吳宣儀儀圓公益專項基金,這更像是粉絲送給偶像的一份正能量禮物——化小愛為大愛的昇華,以及個人形象的煥新升級。

鉅細靡遺,涓流匯海。在這個艱難的春天,註定會有一些人和一些事被長久銘記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