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瘟疫發生時醫者如何防傳染?(一)

我是歷史小說家、宋史研究學者謝繁,我將我所知道的古代醫家在瘟疫發生時如何防護的一些知道在此整理,供大家參考。

在西醫傳入之前,我國一直是純中醫治病,而清朝以前的中醫師,都是帶有一些神秘色彩的人,醫術越好的人,越被人們尊敬,甚至神化,稱神醫。而醫界,治療疾病的手段,包括藥方,往往不公開,有的乾脆配伍後碾成藥末,造成神秘狀,外人不知,只有師徒之間秘相授受。有的還在看病開藥時加上燒香敬神程序,被後人稱為巫醫。

由於醫療技術不發達,古代的瘟疫是經常發生的。如宋代中期洞庭湖地區就多次發生瘟疫。湖南武陵就有兩個有名的神醫。一個張真人,用道術治病,名氣驚動天子,被皇帝宋徽宗收到身邊,作貼身備用,喜歡得如同兄弟一般。一次真人喝醉了酒趴在徽宗手臂上睡著了,皇上竟然不去驚動他,直到手臂實在痠麻了才叫了聲“張胡”。這張真人,可算是神醫神道的合體。另一個是賽華佗鐘相,他行醫前要先拜摩尼大神,凡相信他摩尼神的,就藥到病除。結果他用高超的巫醫之術,網羅了成千上萬摩尼教弟子,後來起義造反,勢力遍及湖廣。中國歷史上有撲素“共產”主張(“等貴賤,均貧富”)的農民起義,就是他發動的。這些人神化醫術的出發點估且不去探究,但足可說明,醫術被神化,是中醫早就有的特徵,醫術越好的醫生,越被民眾視為神人。

但神醫也是人,他們在瘟疫到來時,也必須去救死扶傷,也會有被傳染惡疾的風險。那,他們是怎樣做到自己不被傳染上的?

首先,消毒防傳染是古代名醫的日常。

凡是家有名醫的,必在當地是比較殷實富裕的家庭。筆者的鄰居曾是一戶老中醫,他家的藥房、坐堂診病的地方是分開的,然後後面才是家人起居生活的地方,三者彼此嚴格隔開。在藥房後面,一般還有個熬藥的房子,房子不大,筆者看到過的,是一間大約十平方的小間,一張門出進,門對面的牆上只有一扇木板作窗頁的水窗,一人多高的頭頂上,就是木樓板。木樓板的釘子上,長年懸掛著艾草、菖蒲和叫不出名的中藥材,屋裡面,總是有小徒弟在熬藥,充滿濃郁的藥香。據老中醫講,每次出診回來,或坐堂時接診了惡疾病人,都得先進這個房子,關上門和水窗,在這個幾近密閉的空間裡脫衣洗手臉,之後才能去後堂接觸家人。

拿現在的話說,這就是全面消毒殺菌。洗手臉的藥水,那是他家祖傳的“獨門秘籍”。

與家人一起用餐,吃飯之前,老中醫和他的弟子,必得先喝一口鹽水清湯,美其名曰“神仙湯”。師徒都喝一小杯酒,然後才能開箸吃別的東西。鹽水湯和酒,老中醫不強求別人吃,但學醫的弟子必須吃,這道程序少不得,說是藥王自古傳下來對弟子的要求。喝酒前用筷尖在酒裡蘸一下,拿出來讓筷子尖上的酒滴上一兩滴在桌子上。他解釋說,這是先敬師父。

這程序,我們現在來看,他們是不是用鹽水和酒精,作口腔和食道的消毒?筷子也是不是在用酒消毒?

老中醫家的餐桌上,必得多兩雙筷子。多的筷子就是公筷。記得有次在他家作客,小徒弟沒用公筷,拿自己的筷子直接去夾菜,被老中醫將他的頭打了一下,大罵:“不用真君筷,學藝不到頭。記性狗吃了?”飯後我悄悄問老人,什麼是真君筷?老人說:“真君就是藥王。藥王傳下來,學醫的上桌吃飯,必要記得不與別人混吃。你看了病人,身上難免不潔,莫要把不潔傳給無辜的人,用了真君筷,也不會把別人的不潔傳給自己。行醫的走千家萬戶,戶戶都有病人,你不用真君筷,遲早會要惹病身亡的,所以叫學藝不到頭。”我聽了恍然大悟。老人還告訴我,在他家,他和徒弟吃飯的碗筷,都是專用的,他老妻洗碗的時候,是要放在專門的容器裡最後去洗,滾水煮過才行。

宋代名醫鐘相的家,比上述老中醫家的日常防範還要嚴格。他的莊子叫水蓮村,要坐船才能進去,而行醫看診接待病人,是在水碼頭的藥堂裡。而遠道而來求醫的病人,看完病後則安排在莊後天子崗山腳下臨水的專房裡。每排病房裡的病人根據症狀區分,不同病症的人不混住,中間有女牆隔開。那時候的消毒液,主要是老醋。水蓮村的莊客,除了種田捕魚之外,就是做醋。每排房子屋簷下都放著幾口鹿角窯大缸,缸裡全是陳醋。陳醋每天被倒出一些來放在腳盆裡,然後丟進燒得通紅的石頭,火熱石頭遇到醋,發出嗞嗞的沸騰的聲音,將醋立刻變成了蒸汽飛向空中,瀰漫整個病房區。正是天子崗下特有的酸霧雲氣,使路過的人們驚為神奇世界,對醫術高明的鐘相佩服得五體投地,聲名遠播,傳為佳話。

上面這些,還只是古代名醫防疾病傳染,所做的日常防範,而真正在傳染病爆發、瘟疫流行的時候,他們的防範還另有特殊手段。(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