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堅信:疫情過後,我會是一個更好的人

我相信,疫情過後,我會是一個更好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些天,我的情緒像過山車一樣:恐懼、焦慮、憤怒、感動、悲傷、心疼,種種極端的變化,直到最近這幾天,負面情緒緩解,迴歸感恩和正念的頻率裡,讓宅在家的日子也變得充實起來。

昨天,作家慶山在《作為一個平凡個體,人可以這樣生活》中寫到:人所經歷的一切事,無論如何,最終都會過去。會成為記錄或記憶。但人所付出的代價,最後應該被反思,並且帶來改變。

是的,苦難從來改變不了我們,對苦難的反思才能帶來改變。所以,我不感謝苦難,只感謝自己在苦難中獲得的反思和成長。


我堅信:疫情過後,我會是一個更好的人


一、更懂得珍惜親人和朋友

這場疫情讓我們看到了太多無常,太多悲傷。看似風情浪靜的日子,不知道在哪兒就會遇到暗礁。

我們不得不接受: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所以,我們的每一天其實都是無比珍貴的。

這段時間,每天都要給媽媽打電話,報平安,囑咐她適當鍛鍊身體,別太貪睡,不能太胖。囑咐爸爸穿厚點,堅持艾灸治療風溼,雖然感覺自己越來越嘮叨了,但心裡踏實了。

每天陪兒子玩耍,兩個人瘋鬧的大汗淋漓。

以前我下班回家很累,沒有多少耐心陪他玩,想著以後有的是時間,以後再陪也不遲。現在才意識到,哪有那麼多時間,孩子的每個階段都是不可逆的。

你在孩子15歲時,想陪人家玩過家家,人家未必願意,所以陪孩子不能偷懶,今日事今日畢,陪伴孩子也是一樣。


我堅信:疫情過後,我會是一個更好的人

每天和老公也保持適當的溝通和交流,相互安慰鼓勵,他在消防部隊,由於疫情的關係,已經一個多月沒放假了,所以偶爾有情緒,這時候,我就會講些開心輕鬆的事情,讓他也放鬆點。

以前我不太喜歡錶達感情,總覺得感情深,不在於每天都要表達。但現在不一樣了,你不說,他未必明白,心裡也沒有安全感,有愛就適當說出來,讓自己安心,也讓對方暖心。

對朋友也是一樣,以前即使感情很好的朋友,在我很想對方的時候,也很少去打擾對方,因為知道大家都挺忙的,心裡有就行了。

這些日子我把想念的朋友都聯繫了一遍,只是簡單問候,卻沒想到對方那麼感動,也是出乎我的意料。

感情是互動來的,不是憑空產生的,要想有人愛,先學會愛人。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樣,己所欲,先施於人。

任何感情和關係,說到底都是用心經營,才能長久。用心生活,用心去愛,即使有一天無常來臨,也沒有那麼多未盡的遺憾。


我堅信:疫情過後,我會是一個更好的人


二、更懂得惜物惜福

這次疫情發生,我才意識到,不是你有錢就能買到口罩,買到糧食,買到生活必需品。

前段日子家裡沒菜了,孩子沒人照顧,不方便出門買菜,只能吃土豆白菜的時候,我才意識到糧食蔬菜有多麼珍貴,土豆白菜有多可愛,換著花樣給孩子弄:土豆絲,土豆片,土豆泥,炸土豆條,白菜燉粉條,炸白菜丸子……

以前我是一個有點浪費的人,不愛做飯的時候,就點外賣,洗澡要用很多水,做飯做菜總是做多,吃不了壞掉了,沒辦法就得倒掉。

買新衣服,穿了幾天就覺得不那麼喜歡了,總覺得還缺一件衣服。

我也知道這樣不好,但一直存在僥倖心理,覺得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應該有點“浪費力”。

但卻不知道,這都是在浪費自己的福報。

那麼,什麼是你的福報?

昨天看了一個佛教講“福報”的公益宣傳片,短片裡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凡是經過你的手的,都是你的福報。


我堅信:疫情過後,我會是一個更好的人

那什麼又叫浪費你的福報?

凡是經過你手的,浪費了,那麼浪費的就是你的福報。不是別人的,不是公司的,也不是單位的,而是你的。

想想看,一顆麥子從播種到收穫,吸收陽光雨露,大地精華,要經歷多少人的勞作,最後才能有緣來到你的飯桌上,變成香噴噴的麵條或者饅頭。

想想看,一條小魚要遊多遠的水路,吃多少食物,躲過幾次漁網,才能長成一條活潑的大魚,有緣來到你的餐桌,供養你的腸胃,滋養你的身體。

這是人與物的緣分,不可不珍惜。

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他們最後都犧牲了自己,滋養了你,這樣的恩情,怎能不珍惜呢?

你浪費了幾張打印紙,覺得沒什麼,這都是公司的,而且公司裡這種東西有的是,其實不是的,你浪費的還是你自己的福報。

你打飯時多打一勺,怕自己吃不飽,結果沒吃完,倒掉了,你以為這是單位的糧食,是公家的飯,不是的,你浪費的還是你自己的福報。

天下之事,無論大小,沒有別人吃虧,你佔了便宜的道理,因果比計算機還精確,人當時時培養慈悲之心,敬畏因果,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惜物惜福。


我堅信:疫情過後,我會是一個更好的人

這些日子,我改變了很多。

用水時,也有意識的節約了。洗澡時,不用水時隨時關掉,洗澡水不是洗完就倒掉,而是留著衝馬桶,洗刷碗筷時,水流也會放小一點。

對於穿戴,我也不再瞎買了,每個季節有兩三套像樣的就夠穿了,儘量買基本款,能搭配不同的衣服,利用率更高。

每一餐都做的不多,保證吃完,不再浪費糧食。

現在的我,還做不到吃長素,但會有意識的多吃素食,少吃肉,短期齋戒,一是為健康,二是敬畏生命。

尤其這一次的瘟疫,因為有些人吃野生動物導致這麼大的災難,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和警醒,萬物皆有靈性,人類若貪得無厭,為了滿足口腹之慾任意傷害動物,那麼就不要責怪它們把病毒帶到人間。

濟公活佛有一句有名的謁子:酒肉穿腸過,彿祖心中留。但世人往往忽視了更重要的後半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對於萬物生靈,善養慈悲之心,敬畏之心。因為敬畏生命,就是敬畏因果;慈悲萬物,就是慈悲自己。


我堅信:疫情過後,我會是一個更好的人

總之,過多的物質沒有太大用處,除了佔地方浪費錢,它們填不滿慾望,也解決不了匱乏,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現在反而覺得,以前被物質奴役的自己,真的很可憐了。

三、更自律,更精進

這次疫情宅在家裡,我才更加意識到每個人的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不多不少,但不同的人,卻活出了不同的格局和氣象。

前幾天看湯小小老師的抖音視頻,原來厲害的人即使隔離在家,也一樣在精進,在學習。

是的,時間是公平的,它只給認真對待時間的人以驚喜。

前些天日子疫情剛剛嚴峻的時候,我的日子是混亂的,每天刷疫情信息,在各種極端情緒裡來回切換,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為看到的悲劇不停掉眼淚,後來我發現,即使我再同情也幫不上什麼忙,反而把自己身體搞壞了,孩子也沒照顧好。

於是,我不再刷負面的信息,多在朋友圈傳遞正能量,併力所能及的多幫助別人,多做實在的事情。

列好每日清單,每天七點起床做早飯,吃完飯和孩子一起上繪畫課,孩子午睡後,我先念佛經,中午稍微休息半個鐘頭,下午2點做飯,然後陪孩子玩遊戲,一起讀書,睡前做瑜伽,孩子睡後我再寫每天一篇的進步筆記,積累寫作素材,十點上床睡覺。


我堅信:疫情過後,我會是一個更好的人

當我把每天都過好的時候,我發現我沒那麼焦慮了。

現在身體已經調養好了,每天睡的不錯,吃的也可口,孩子的情緒也不錯,沒再因為不能出去玩發脾氣。

我發現,雖然有時候自己和孩子的情緒都不可控,但當你用正向積極的行動引導孩子,讓自己行動起來時,你的情緒和孩子的情緒,都已經好了大半了。

甘地有一句著名的話:“欲變世界,先變其身。”(Be the change that you want to see.)

願這場瘟疫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傷痛,更帶來自省和成長。

願疫情早日過去,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人。那麼,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地球也會恢復健康。

祈禱,祝福,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