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在戰“疫”一線!他說,“最危險的地方就讓我去吧”

衝在戰“疫”一線!他說,“最危險的地方就讓我去吧”

衝在戰“疫”一線!他說,“最危險的地方就讓我去吧”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

作為人和鎮貧困村之一的崗尾村,

不僅物資充裕,

參與疫情防控的人手也充足,

這一切,離不開村裡

疫情防控工作的靈魂人物,

崗尾村黨總支部書記劉燦邦所作的貢獻。

衝在戰“疫”一線!他說,“最危險的地方就讓我去吧”

▲圖左為劉燦邦


帶頭捐款,物資從匱乏到充裕

在疫情防控之初,作為貧困村的崗尾村各類物資比其他村更緊缺。作為崗尾村戰“疫”工作的領頭人,劉燦邦必須想辦法。他帶頭向村委會捐款8000元,用於前期物資的購買。但是對全村的疫情防控來說,8000元遠遠不夠。

“非常時期,大家都是一個整體,所以我希望村內的企業可以和我們一起共渡難關。”最初,他和村兩委主要負責人努力聯繫走訪村內的企業,籌集口罩、防護鏡等物資。“剛開始那幾天,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怎麼能夠籌集到足夠的物資,連做夢都在想,害怕物資不夠影響疫情防控。”

劉燦邦的努力,崗尾村其他兩委幹部、村民和企業都看在了眼裡,大家開始積極響應,捐款、捐物。甚至,一名生活在美國的崗尾村華僑連續帶領家人跑了4天市場,排隊購買了口罩和手套,最後共籌集8大箱,全部捐贈給崗尾村村委會用於疫情防控。

衝在戰“疫”一線!他說,“最危險的地方就讓我去吧”

衝在戰“疫”一線!他說,“最危險的地方就讓我去吧”

衝在戰“疫”一線!他說,“最危險的地方就讓我去吧”

目前,崗尾村已收到超過19萬元捐款、1萬多個口罩、500個護目鏡、300對手套及村民自捐的12個電子測溫計等。現在崗尾村不僅物資寬裕,甚至還有餘力幫助轄內醫療機構。

2月10日上午,劉燦邦將200個護目鏡送到了人和鎮空港明珠酒店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隔離點。

“劉燦邦總是衝在戰‘疫’一線,他說最危險的地方就讓我去吧”。人和鎮駐村幹部介紹,在他的影響下,村民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齊心協力共同對抗疫情。

衝鋒在前,志願者團體越來越大

有了充裕的防疫物資,

防疫還需要大量的人力。

劉燦邦自己始終衝在最前面,用實際行動帶領各經濟社黨支部書記、社長,廣泛發動黨員、志願者加入到防疫工作中來。“這種時候只有村幹部衝在前面,大家才有信心戰勝疫情。”劉燦邦說。

衝在戰“疫”一線!他說,“最危險的地方就讓我去吧”

很快,村裡3名村兩委幹部的家屬自發加入到抗“疫”志願團隊中,緊接著,村裡幾名70多歲的老黨員也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協助參加防控測溫點值守。從一開始30多人的志願團體,現已發展到190多人。從年初五到現在,已經累計2000多人次參加值守。

衝在戰“疫”一線!他說,“最危險的地方就讓我去吧”

衝在戰“疫”一線!他說,“最危險的地方就讓我去吧”

衝在戰“疫”一線!他說,“最危險的地方就讓我去吧”

參與的人多了,但是劉燦邦並未因此放鬆。每天早上8點,他都會準時到村裡各個防控點進行巡查,除了統籌村裡的防疫工作,十幾天來,他始終堅持帶領村“兩委”幹部嚴守在排查登記、測溫防控一線。

2月3日晚上,忙了一天的劉燦邦剛從村委會回到家,但是發現突然下大雨了,他馬上又回到各個防控點看望正在各防控點的工作人員,並和他們一起值守到凌晨3點半才回去,讓工作人員很感動。

崗尾村共有22名居家隔離人員,劉燦邦時時牽掛在心,他帶頭建立居家隔離人員專用微信群,收集居家隔離人員的菜單需求,並帶領3名在職黨員每天為他們送代購肉菜等生活物品,為居家隔離人員親測體溫,告訴他們安心在家做好隔離。截止目前,已有9名人員順利解除居家隔離。

衝在戰“疫”一線!他說,“最危險的地方就讓我去吧”

衝在戰“疫”一線!他說,“最危險的地方就讓我去吧”

現在崗尾村村民申請加入到戰“疫”一線的村民越來越多,崗尾村因為這場疫情也越來越團結。沈熾燎是崗尾村的一名年輕人,村裡十幾天的戰“疫”,讓他深受感動,和另外一名年輕人沈敏凌商議將這一切記錄一下,一人制作,一人拍攝,製作了《為“疫”而戰》的宣傳片。另外一位生活在廣州市區的崗尾媳婦主動聯繫新聞媒體,將劉燦邦帶頭戰“疫”的事蹟宣傳出去,鼓勵更多的人參與疫情防控。

在工作之餘,劉燦邦會在微信朋友圈給大家發一些鼓勵性的話語。“守土有責,群防群治,謝謝配合村委會工作”……幾乎每天,他都在朋友圈發佈積極向上的文字和感謝的話語,叮囑村民要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並向村民傳播疫情可防可控可治的正能量。

疫情防控

共同努力

四個“要”、四個“不”

請謹記

↓↓↓

衝在戰“疫”一線!他說,“最危險的地方就讓我去吧”

衝在戰“疫”一線!他說,“最危險的地方就讓我去吧”

文 | 楊黛清

圖、視頻 | 通訊員提供

通訊員 | 朱文

編審 | 羅盛光 溫穗章

審核 | 劉海裕

白雲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