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縣商酒務鎮黨委副書記馮宇航 衝在戰“疫”最前沿的90後“疫尖兵”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王世超

“今天,咱們還得去村裡走一圈、轉一遍,統計一下全村群眾今天需要的生活物資,中午必須送到群眾的家門口,3個入村卡點值班要堅守堅持、認真負責……”2月12日早上7點多,馮宇航就和趙官營村“三委”幹部安排當天的疫情防控工作。

宝丰县商酒务镇党委副书记冯宇航 冲在战“疫”最前沿的90后“疫尖兵”

今年29歲的馮宇航,是寶豐縣商酒務鎮任黨委副書記,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他日日夜夜奮鬥在抗疫一線,為群眾築起了一道堅實的“防火牆”。

主動請纓,到最難的地方去

趙官營村是商酒務鎮的“東大門”,由趙一、趙二和趙三3個行政村組成,共1423戶,5508口人,村民在外做生意、務工的達1016人,也是該鎮疫情防控工作任務最重的片區,馮宇航就是這個片區疫情防控責任人。

“馮宇航同志主動請纓,要到最難的地方去,於是我們就把趙官營村疫情防控任務交給了他。組織上信任他。”商酒務鎮黨委書記龐旭輝說。

馮宇航也沒有辜負組織的信任。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怎樣做好防控,說實話,大年初一到崗後,我自己心裡也沒底。”馮宇航說,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衝在一線就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和村組幹部就用最笨拙的方法一戶一戶走訪,一家一家排查,一天下來,30歲的他明顯感覺體力有點不支,他用力揉了揉太陽穴,讓自己保持清醒,因為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更是群眾的“主心骨”。

“這樣排查走訪可不行,自己年輕輕的都累成這樣,更何況這些上了年紀的村組幹部?”晚上10點許,村民們大都已經入睡了,村莊一片漆黑寂靜,只有趙官營村入村卡點亮著燈光,更顯得格外冷清,臨時搭建的帳篷中,馮宇航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

“叮噹”手機響了,原來是鎮裡在微信群發來的疫情防控指令,他靈光一閃:可以利用微信群呀!把重點人員和分包負責人全部拉進來,除了正常詢訪外,每天還可以通過視頻進行聯絡,既能實時觀察其居家隔離情況,又能解決他們在生活、醫療等方面的需求。

“趙國輝從十堰回來,正在居家隔離;劉亞剛、張小迪從武漢從魯山回來,居家隔離期已滿……”現在,說起趙官營村84名從外返鄉人員的信息,馮宇航如數家珍。

一腔熱忱,群眾冷暖在心上

“村裡的超市都關門了,家裡沒吃的,也不讓出去買,你們都是怎麼當幹部的?”1月30日下午,趙一村值班卡點上突然來了十幾個群眾,並嚷嚷著要出村購物。

“哥,您別激動,有啥咱好好說,我幫大夥兒想辦法。”

“你?你一個年輕小孩兒能解決得了?”村民們的情緒很是激動。

“請大夥兒相信我,我一定幫大家想辦法解決!”

群眾的需要就是“戰報”,馮宇航立即向鎮黨委進行彙報。“居家隔離人員通過微信群可以滿足需求,其他群眾的生活用品怎麼不能送到家門口?按這個模式協調超市統一配送一定也能行。”

他立即組織黨員幹部和志願者按村組、分網格建立微信群,通過微信獲取群眾所需生活物資,指定有資質的超市進行定點微信採購、專人消毒後,配送到村,志願者分區域送到群眾家門口,群眾根據超市小票金額,微信轉賬。

“咱們足不出戶就能買到生活用品,待遇也提高了,大家要安心在家,為國家做貢獻。”群眾在微信群聊時,戲稱他們是群眾的“代購隊”。

“‘代購隊’既滿足了群眾生活所需,又避免了人員聚集流動,這一做法得到得到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表揚,目前,‘代購’模式在全縣推廣。”龐旭輝說。

“老豐,今天量體溫了嗎,家裡吃的喝的夠嗎?”“夠,夠,馮書記,有啥需要一個微信,東西送到家門口。”“那就好,咱群裡每天發的疫情動態都看了吧,要繼續在家進行隔離,有需要可以隨時跟我聯繫。”“好的,等疫情結束了,到家裡來吃飯。”2月9日,馮宇航通過微信視頻瞭解了村民豐專政居家隔離情況,簡單樸實的話語,溫暖了馮宇航的心,更堅定了他守護百姓的決心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

捨棄小家,只為成全“大家”

“奶奶,疼,疼呀 !”2月10日晚上11點多,忙碌一天的馮宇航正在趙一村卡點梳理一天的工作時,突然從不遠處傳了一個小孩兒撕心裂肺的哭聲。“快,快救救俺孫女吧……”馮宇航起身走出卡點帳篷,快步迎上前去一看,原來是趙一村55歲的劉愛琴,滿頭大汗、神色慌張地抱著3歲多的孫女到卡點尋求幫助,馮宇航趕緊接過孩子,打開手電筒一看,孩子的腳脖崴了,變形嚴重,馮宇航立馬向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彙報,希望特事特辦,指派120急救車來救治。“好孩子,救護車一會兒就來了,咱要堅強些。”在等待救護車期間,馮宇航一直鼓勵孩子。看著小女孩兒被接走治療,馮宇航長長鬆了一口氣,時針已指向凌晨1點鐘了。

而這時,他的電話響了。“剛才,咱兒子又說夢話了,想爸爸……”接通電話就是妻子‘煽情’的話,三歲多的兒子和八個月的女兒了已經好多天沒見到爸爸了。“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我不能離開崗位呀!”馮宇航在電話裡愧疚地說。“好了,好了,你不要擔心,我會照顧好孩子們的,但你也要照顧好自己,我跟孩子需要你!”妻子的言語中透露著心疼和理解。

掛斷電話,馮宇航在工作日誌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戰“疫”第16天,我想你們,愧對你們,可這裡也是我的家,這裡有更多的群眾需要我!等疫情結束,等我回家!

“黨員靠前,啥事不難!”這是馮宇航經常說的一句話,黨旗插在一線,黨員就要衝在前沿,紅黨旗指的是方向、是初心、是使命,戴黨徽亮的是身份,樹的是形象,擔的是責任。

“馮書記,大冬天的咋又吃泡麵呢,去家裡讓您嬸兒給你做碗熱飯吃。”2月11日早上6點多,來卡點交接班的趙二村黨支部書記周佔軍看到馮宇航又吃泡麵心疼地說。“不了,周書記,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俺守在這兒心裡踏實,再說疫情期間咱自己更應該注意,不能隨便上家裡去。”

吃罷泡麵,看著東方升起的太陽,馮宇航扶了扶鮮紅的黨旗,摸了摸金燦燦的黨徽,與趙官營村的幹群開啟了新的一天疫情防控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