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揹簍、迷彩裝,共同織就疫情防控安全網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馮國剛

不論是城市的社區,還是農村的小街巷,都能看見穿著紅色志願者服裝、臂戴紅色袖章的志願者身影。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志願者們自願肩負使命,衝在一線。

志願小分隊在社區院落中走訪摸排

這幾天,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西一路街道辦事處疫情防控隊伍中,一支由12名群眾自發組成的志願者小分隊被社區居民交口稱讚。他們身穿紅色的志願者服裝,上臂戴著紅色的袖章,或走進社區,或值守在路口,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志願者小分隊隊員閻錦是一名企業負責人,看到街道招募志願者的通知後,她第一時間在網上報名。“參加志願服務,為抗擊疫情出點力。” 閻錦說。

與此同時,多年積極參加社會志願服務活動的種靜濤、徐傑敏也在網上看到了街道的招募信息,兩人一同來到街道辦事處報名。此時,正愁人手不足的街道團工委立即和社區進行對接,第一時間給志願者們安排工作並叮囑大家做好防護。

隨後的幾天時間裡,又陸續有9名群眾加入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他們充分發揮對社區情況熟悉的優勢,在一個個院落中走訪摸排、消毒、張貼宣傳海報、堅守執勤點……穿梭在西一路街道轄區內,合力為轄區居民的健康築起安全防護牆。

老黨員志願者守門勸阻

山西省垣曲縣的一支志願者隊伍中,6名老黨員志願者一直堅守在一線。

1月23日,垣曲縣西城社區召開疫情聯防聯控會議後,70歲的老黨員席德隆迅速會同所在小區業委會主任和5名退休的老黨員,開展疫情防控志願者招募活動。

“小區徵集防疫志願者,大家可以在群裡接龍報名。”在他們的感召下,小區居民紛紛報名,志願當起“守門人”。

“我讓你們進去,就是對小區居民的不負責,也是對你們不負責。”大年初一,正在小區門口忙碌著的席德隆,看見幾個陌生人提著禮品來到門口,推開大門就要進入,他立即上前勸阻。

“我是有47年黨齡的老黨員,現在情況緊急,我們這些老黨員就應該退而不休。”席德隆語氣堅定。

十幾天來,6名老黨員與其他志願者一道在小區門口輪流值守,從未間斷。

“退休了本該在家享清福,為了小區居民沒日沒夜地巡邏值守,真是打心眼兒裡敬佩他們。”談到6位老黨員志願者,小區居民無不伸出大拇指。

志願者服務隊把必需品送達每位村民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志願者的身影。重慶南川區大觀鎮觀溪村“小揹簍志願者服務隊”就是這樣一支隊伍。

1月30日,為加強疫情防控,觀溪村自發成立了“小揹簍志願者服務隊”。這支隊伍最大的特色是,每名隊員配備一個揹簍,上面貼有“疫情防控、人人有責”“外地回來莫亂跑”“打噴嚏,捂口鼻”等宣傳標語。18名隊員揹著揹簍,手拿播放著疫情防控知識的小喇叭,負責對全村進行全覆蓋走訪摸排,併為居家隔離的村民代購食物和生活用品。

“農村人口居住分散,宣傳、防控和排查難度比較大,‘小揹簍志願者服務隊’通過走村入戶的方式,可實現全覆蓋無死角上門宣傳走訪排查。”該村黨支部書記王方雲介紹,18名志願者分成小組,每天分片對全村9個村民小組每一戶、每一人進行走訪排查。

“我們每個隊員就是一個流動的小喇叭,步行走訪能到宣傳車不能到的地方,進行全覆蓋宣傳。”志願者石永華說,自己要做的就是將疫情防控知識和生活必需品送達每位村民。

返鄉大學生當起村裡防疫志願者

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青年學生志願者構成了防疫戰線上的一道亮麗風景。

2月6日,在四川省瀘縣潮河鎮唐寺村趕集勸返點,志願者周鄭月正在緊張忙碌著。周鄭月是唐寺村二組的返鄉在校大學生,她戴著口罩和志願者袖標,與其他志願者一起,正在勸返點登記進出人員信息、監測體溫、噴灑消毒液和勸返趕集人員。

“村裡的防控任務重,父母都是黨員,受他們影響,我就想來為村裡出一份力,現在學校開學時間推遲了,正好我也有時間為抗擊疫情做一點貢獻。”周鄭月說。

在潮河鎮,這樣的返鄉在校大學生志願者共有42名,他們在各自的村社,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宣傳防控知識,力所能及地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老兵志願者參加戰“疫”

革命軍人退伍不褪色,在抗“疫”一線,退伍軍人志願者正在築起堅固的防疫堡壘。

“現在村裡防疫任務重,急需人手!”“戰友們,當兵時,部隊一聲號令,我們聞令而動;如今,人民一聲召喚,我們馬上就到。”大年初二,福建省三元區巖前鎮星橋村的退伍老兵呂成都在微信群中發出語音信息,開啟了退伍老兵志願者的戰“疫”之旅。

號角吹響,老兵志願者們立即行動起來。當天下午,他們穿上迷彩服,開始按計劃展開工作。宣傳組拿起宣傳資料挨家挨戶進行宣傳,消毒組在重點區域開始消殺……鮮紅的“星橋村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的旗幟在村中迎風飄揚。

下班後志願投身小區夜間值守

在抗擊疫情的鬥爭中,還有一群人在變換著自己的角色,他們白天進行疫情防控工作的監督檢查,晚上下班後志願參加疫情防控,他們是紀檢監察干部志願者。

“您好,請測一下體溫。”“您從哪兒來?請登記相關信息。”濃濃夜色中,身穿紅色志願者服裝,胳膊戴著紅色袖章的志願者董亮正在河北省遷西縣城關泰安樓小區值守。

董亮是遷西縣紀委監委的一名幹部,在監督檢查疫情防控的過程中,他和同事張建新瞭解到,當地慄鄉街道辦所轄的10個社區,機關和居委會幹部總共150人,要防控183個小區,其中42個小區既沒有物業也沒有建設單位,有的甚至連業主委員會都沒有,疫情防控壓力很大。

“形勢嚴峻,咱們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到小區志願防控吧。”董亮和張建新商量後,很快便參與到小區疫情防控夜間值守中。

“我報名參加志願活動。”

“我也報名。”

……

在他們的帶動下,又有12名紀檢監察干部到社區報名,成為疫情防控志願者。他們不顧白天工作的辛勞,下班後伴著夜色和寒風,在小區門口檢查站測量體溫、登記信息、耐心提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