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滑國,夾縫求存的弱國,最終還是逃不出被吞併的命運

滑國是春秋時期,位於東周王室和鄭國之間的一個小國,是和周王室同姓姬的一個封國,爵位是伯爵。建都城在滑(今河南瞧縣西北)這個地方,所以叫滑國。

在春秋之時,周王室已經沒能力再管制各諸侯國,所以強大起來的諸侯國開始不斷的討伐周邊的小國,從而越來越強大。而有的國家剛靠著周王室最後的一點地位也不斷的壯大,如鄭國,就是幾位國君利用在周朝為卿士的地位,也開始不斷的擴張打擊吞併周邊的小國。


春秋之滑國,夾縫求存的弱國,最終還是逃不出被吞併的命運


看著鄭國周邊的小諸侯國一個個被鄭國吞併、滅掉,滑國國君開始整日憂心重重,開始不斷地尋求依靠,以求得生存。

公元前678年,已經稱霸的齊桓公,靠著”尊王攘夷“的旗號,扶弱抑強,以此來擔起周王室應擔的責任。滑國國君收到齊國發來邀請參加在幽地舉辦的盟會,滑國國君為了改變滑國的困境,也是希望在日後能靠著齊國,所以如期而至地去參加了這個盟會,這就是幽之會。有齊國這個強大的霸主靠山,鄭國也不敢對滑國有行動。


春秋之滑國,夾縫求存的弱國,最終還是逃不出被吞併的命運


到了公元前636年,齊桓公已經去世好幾年了,滑國失去了這個強大的靠山後,處境十分艱難,一時歸順衛國,一時歸服鄭國。而一直想吞併滑國的鄭文公對於滑國這樣的牆頭草,很是越看越不順眼,總想找機會出兵吞併滑國。這年的秋天,鄭文公以滑國與衛國相好為由,出兵攻打滑國。滑國雖然國君的憂患意識一直懸著,不斷的加強軍隊訓練,無奈國小人口有限,能夠組織起來的兵源總是有限;再加上這樣一個小而弱的諸侯國,想利用外交手段請外援,也沒有人願意出力。所以很快鄭國就攻下了滑國,不過滑國國君又低三下四地到鄭文公那說了一大堆好話,願意成為鄭國的附屬國後,鄭文公看著滑國內部矛盾重重,就是佔為己有,也會給鄭國引來不少麻煩,所以只好領兵回去。

鄭國軍隊前腳剛出了滑國的國境,滑國後腳就又跑去和衛國搞盟友了。滑國真是一個大滑頭呀,一點信用都沒有,不過想想也沒有辦法,誰讓他活在這樣一個亂世中?滑國搞出這樣的事情,鄭文公很是氣憤,馬上氣沖沖地再次集合軍隊再次要攻打滑國。


春秋之滑國,夾縫求存的弱國,最終還是逃不出被吞併的命運


滑國的國君和大臣都很吃驚呀,馬上開會討論應對辦法,找齊國,而齊國此時正處在內亂中,找秦國,那路遠人家也不一定來,晉國又更是和鄭國關係一直很鐵,滑國此時真是沒有辦法了,找周王室?周王室此時真沒有幾個諸侯國搭理,但是走投無路的滑國,此時也只有去找周王室了,希望周王室能出面給維持一下秩序,以求得存下來的空間。

周王室此時是周襄王時期,一聽到滑國找自己出面向鄭國求情不要攻打滑國。多年沒有維持秩序的周王室,很想再體會一把當年的威嚴,也希望通過這次出面平息鄭滑關係來重新樹立起周王室的地位,所以就派出使者去鄭國。

周王室的使者到了鄭國後,不但沒有把事情辦成,還更激起了鄭文公的一肚子火氣。鄭文公生氣的是,周襄王的老爸周惠王之前落難之時就是逃到鄭國來避難,而那時正是鄭文公的老爸鄭厲公收留了他,還出兵護送周惠王回國即位。而作為周惠王兒子的周襄王,在關鍵時刻不幫鄭國,還為滑國說情。鄭文公越想越生氣,直接把周王室的使者給囚禁了。


春秋之滑國,夾縫求存的弱國,最終還是逃不出被吞併的命運


處在周王室、鄭國、晉國之間的滑國處境更加艱苦,要想對外擴張,又打不過人家,找人家幫忙人家也不幫助。一切還是靠自己,所以滑國開始動員全民皆兵,人人習武,鄭國看著這樣的滑國,一時也沒有辦法,只有等待時機。而滑國又通過投靠依附這些大國,以取得相應財物和生存。

隨著強國的不斷對外擴張,周王室周邊這塊肥美之地更是成了大家都想得到的地方,而滑國的生存空間再次受到了嚴重的威脅,被滅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到了公元前627年,鄭國的鄭文公在前一年去世了,秦穆公馬上暗暗地出兵要偷襲鄭國,希望趁著鄭國國內新老替換,人心不定之時一舉滅掉鄭國,以稱霸中原。


春秋之滑國,夾縫求存的弱國,最終還是逃不出被吞併的命運


秦軍在這大冬天的急行軍,出了函谷關後,直向鄭國方向行進,到了滑國國境時,正好遇到了一位鄭國商人弦高。此人本是一個普通的小商人,卻因這事從此留名史冊。弦高看到秦軍在這大冬天的行軍,又都是不走大路,只走郊外的小路,經打聽原來這支秦軍是要偷襲鄭國。弦高急中生智,一邊派人回鄭國報信,一邊殺牛煮湯煮肉給秦軍以穩住秦軍。通過這樣一折騰,秦軍主帥從弦高的話語中以為鄭國已經知道了秦國要偷襲鄭國的消息,只好打消攻打鄭國。鄭國就這樣躲過了被滅的劫難,而不打鄭國,就這樣回師,不好和秦穆公交待,秦軍主帥一尋思,秦軍所處的滑國就危險了。


春秋之滑國,夾縫求存的弱國,最終還是逃不出被吞併的命運


秦軍主帥於是找來幾位副手來商量對策,大家都贊成就地發起對滑國的攻擊,就這樣秦軍順手牽羊地把滑國給滅了,好回去向秦穆公交差。

秦軍主帥於是一揮軍,秦軍很快就滅了滑國,滑國東靠西附,以求得生存的最後一絲希望就這樣息滅了。而滑國的領土,最後被”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在晉國佔領,成為晉國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