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滑国,夹缝求存的弱国,最终还是逃不出被吞并的命运

滑国是春秋时期,位于东周王室和郑国之间的一个小国,是和周王室同姓姬的一个封国,爵位是伯爵。建都城在滑(今河南瞧县西北)这个地方,所以叫滑国。

在春秋之时,周王室已经没能力再管制各诸侯国,所以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不断的讨伐周边的小国,从而越来越强大。而有的国家刚靠着周王室最后的一点地位也不断的壮大,如郑国,就是几位国君利用在周朝为卿士的地位,也开始不断的扩张打击吞并周边的小国。


春秋之滑国,夹缝求存的弱国,最终还是逃不出被吞并的命运


看着郑国周边的小诸侯国一个个被郑国吞并、灭掉,滑国国君开始整日忧心重重,开始不断地寻求依靠,以求得生存。

公元前678年,已经称霸的齐桓公,靠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扶弱抑强,以此来担起周王室应担的责任。滑国国君收到齐国发来邀请参加在幽地举办的盟会,滑国国君为了改变滑国的困境,也是希望在日后能靠着齐国,所以如期而至地去参加了这个盟会,这就是幽之会。有齐国这个强大的霸主靠山,郑国也不敢对滑国有行动。


春秋之滑国,夹缝求存的弱国,最终还是逃不出被吞并的命运


到了公元前636年,齐桓公已经去世好几年了,滑国失去了这个强大的靠山后,处境十分艰难,一时归顺卫国,一时归服郑国。而一直想吞并滑国的郑文公对于滑国这样的墙头草,很是越看越不顺眼,总想找机会出兵吞并滑国。这年的秋天,郑文公以滑国与卫国相好为由,出兵攻打滑国。滑国虽然国君的忧患意识一直悬着,不断的加强军队训练,无奈国小人口有限,能够组织起来的兵源总是有限;再加上这样一个小而弱的诸侯国,想利用外交手段请外援,也没有人愿意出力。所以很快郑国就攻下了滑国,不过滑国国君又低三下四地到郑文公那说了一大堆好话,愿意成为郑国的附属国后,郑文公看着滑国内部矛盾重重,就是占为己有,也会给郑国引来不少麻烦,所以只好领兵回去。

郑国军队前脚刚出了滑国的国境,滑国后脚就又跑去和卫国搞盟友了。滑国真是一个大滑头呀,一点信用都没有,不过想想也没有办法,谁让他活在这样一个乱世中?滑国搞出这样的事情,郑文公很是气愤,马上气冲冲地再次集合军队再次要攻打滑国。


春秋之滑国,夹缝求存的弱国,最终还是逃不出被吞并的命运


滑国的国君和大臣都很吃惊呀,马上开会讨论应对办法,找齐国,而齐国此时正处在内乱中,找秦国,那路远人家也不一定来,晋国又更是和郑国关系一直很铁,滑国此时真是没有办法了,找周王室?周王室此时真没有几个诸侯国搭理,但是走投无路的滑国,此时也只有去找周王室了,希望周王室能出面给维持一下秩序,以求得存下来的空间。

周王室此时是周襄王时期,一听到滑国找自己出面向郑国求情不要攻打滑国。多年没有维持秩序的周王室,很想再体会一把当年的威严,也希望通过这次出面平息郑滑关系来重新树立起周王室的地位,所以就派出使者去郑国。

周王室的使者到了郑国后,不但没有把事情办成,还更激起了郑文公的一肚子火气。郑文公生气的是,周襄王的老爸周惠王之前落难之时就是逃到郑国来避难,而那时正是郑文公的老爸郑厉公收留了他,还出兵护送周惠王回国即位。而作为周惠王儿子的周襄王,在关键时刻不帮郑国,还为滑国说情。郑文公越想越生气,直接把周王室的使者给囚禁了。


春秋之滑国,夹缝求存的弱国,最终还是逃不出被吞并的命运


处在周王室、郑国、晋国之间的滑国处境更加艰苦,要想对外扩张,又打不过人家,找人家帮忙人家也不帮助。一切还是靠自己,所以滑国开始动员全民皆兵,人人习武,郑国看着这样的滑国,一时也没有办法,只有等待时机。而滑国又通过投靠依附这些大国,以取得相应财物和生存。

随着强国的不断对外扩张,周王室周边这块肥美之地更是成了大家都想得到的地方,而滑国的生存空间再次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被灭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到了公元前627年,郑国的郑文公在前一年去世了,秦穆公马上暗暗地出兵要偷袭郑国,希望趁着郑国国内新老替换,人心不定之时一举灭掉郑国,以称霸中原。


春秋之滑国,夹缝求存的弱国,最终还是逃不出被吞并的命运


秦军在这大冬天的急行军,出了函谷关后,直向郑国方向行进,到了滑国国境时,正好遇到了一位郑国商人弦高。此人本是一个普通的小商人,却因这事从此留名史册。弦高看到秦军在这大冬天的行军,又都是不走大路,只走郊外的小路,经打听原来这支秦军是要偷袭郑国。弦高急中生智,一边派人回郑国报信,一边杀牛煮汤煮肉给秦军以稳住秦军。通过这样一折腾,秦军主帅从弦高的话语中以为郑国已经知道了秦国要偷袭郑国的消息,只好打消攻打郑国。郑国就这样躲过了被灭的劫难,而不打郑国,就这样回师,不好和秦穆公交待,秦军主帅一寻思,秦军所处的滑国就危险了。


春秋之滑国,夹缝求存的弱国,最终还是逃不出被吞并的命运


秦军主帅于是找来几位副手来商量对策,大家都赞成就地发起对滑国的攻击,就这样秦军顺手牵羊地把滑国给灭了,好回去向秦穆公交差。

秦军主帅于是一挥军,秦军很快就灭了滑国,滑国东靠西附,以求得生存的最后一丝希望就这样息灭了。而滑国的领土,最后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晋国占领,成为晋国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