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看過《共情的力量》這本書?我看了半天不太明白,歡迎討論?

5454in


共情是心理學一個詞形容 ,意思就是站在對方 角度看問題。

缺乏共情能力,是很危險的人格。因為不能感同身受,他們也就冷漠,自私,輕視別人的生命,也輕視自己的生命。世界上連環殺手,都是缺共情能力的。

共情這本書,就是作者借幾個人物,來闡述共情這件事,這屬於心理學範圍。只有從事心理學,喜歡心理學的,才讀得進這本書。

你不喜歡,不明白。應該你不是心理學愛好者,當小說看肯定不行。


西行降魔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共情的力量》,這本書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知名心理學家喬拉米卡利的作品,他也是知名的心理學家,他自認通曉醫學和生理學知識。對身心治癒有著豐富的經驗。當他的弟弟因吸毒搶劫犯罪被全國通緝、潛逃到阿姆斯特丹走投無路是,他自信可以勸弟弟找回生活的正確方向。

但是不幸的是,數次電話溝通和開導以後,就在約好回國日期的前一天,弟弟因注射過量的海洛因,自殺身亡。這給喬拉米卡利帶來強烈的震撼,他幾近崩潰,並沉痛反思:弟弟在最絕望的時候需要什麼?自此喬拉米卡利用全部精力研究“共情的力量”,並將自己的人性反思和研究返現用於臨床諮詢中。

首先什麼是共情,共情是情商的核心,那麼為什麼我們需要共情?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經歷並相應地做出回應的能力。共情的兩面性是指這種與生俱來的能力既能用來助人,也能用來害人。

我眼望大海、心裡想到了共情。我從岸邊凝望著大海,恍惚間彷彿覺得我能知道大海有多深,而事實卻是,每學到一點知識,我就會發現有更多的奧秘有待探索。對人的認識也是一樣。

我們總以為通過看外在就能瞭解到一個人的內心。在生活中兵,我們總是觀察別人,還也為自己可以真正瞭解它我們,但是我們經常因為一些想法或情緒激發出新的思考或感悟而感到驚訝。

就像潮水能決定大海的起落流向一樣,我們的共情也具有洶湧激盪的威力。共情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力量,它從祖先那裡傳承下來,並賦予我們生活的能量、方向和目的。共情並不是一種突然湧過、將人籠罩的感覺或感知,二十對事物表象之下的內容進行的富於智慧又充滿敬意的探索,在持續變化的大背景下、共情有助於我們維持平衡和洞察,並教會我們如何做出相應的改變,讓我們放下預判,帶著開放的心態和頭腦進入到關係當中。

我們把共情定義為理解他人特有的經歷並不相應地做出回應的能力,共情的兩面向是指這種與生俱來的能力既能用來助人,也能用來害人。共情就像海浪一樣,優勢溫柔輕撫,轉瞬間又兇猛惡毒。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合理利用共情,我們要有高情商、會傾聽、有力量、成為被需要的人。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用對方的心靈去感受他的感受,把關注點放在對方身上去傾聽。察覺和接納對方的情緒反應,然後理解對方的內心世界。

這本書充滿了溫暖與力量,在以後的人生中我希望成為一個傾聽者。我也會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