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沒收益,股票基金風險高,應該看看這幾條建議

投資前首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打算買的理財想賺多少收益?這個問題如果有了這個答案,那麼你就很清楚自己需要購買什麼類型的理財了。

一般來講理財產品的種類包括但不限於活期理財、定期理財、P2P借貸、貨幣基金、指數基金、股票基金、股票等等,以上每一種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式雖然不盡相同,但是我們都可以按照其收益率進行分類劃分:

預期收益決定你的風險偏好

預期收益率是一個可量化的指標,每一種理財產品有都有對應的收益率區間。活期理財和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一般在3%-4%;定期理財的收益率在5%-6%之間;P2P理財的收益就相對高一些,一般來講鎖定期在360天以上的P2P理財收益率都可以達到8%左右。


銀行存款沒收益,股票基金風險高,應該看看這幾條建議


投資風險較大的產品是指數基金、股票基金和股票產品了,如果風險偏好較低的用戶就不要考慮基金和股票了,對於這兩類產品的漲跌幅度,一般投資者心理很難承受。一旦心理承受不住的話,很容易造成的追漲殺跌,就給股市交學費了。

至於每個人的風險偏好,可以在銀行、證券的APP上自主進行測試,都是統一的測試標準,一般來講通過10道題的測試,就可以看出你屬於哪一種風險偏好等級。


銀行存款沒收益,股票基金風險高,應該看看這幾條建議


如何衡量產品的合適性

對自我的投資風險偏好有了明確的認識之後,在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就變得容易了很多。

如果你是保守型人格,那麼適合你的理財產品就比較有限,可選的也只有銀行活期理財和貨幣基金;如果你是穩健型或者平衡型風險偏好,可選擇的範圍就多了一些,銀行定期理財、P2P理財都可以作為資產配置,同時可以購買少量的指數基金博取高收益。如果你的風險偏好在L4以上,說明你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投資經驗,可以選擇指數基金、股票作為主要的投資標的。


銀行存款沒收益,股票基金風險高,應該看看這幾條建議


綜上總結

總的來講,一款或多款產品是否適合自己投資,完全取決於個人的投資風險偏好,投資的過程就像人生一樣,要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要去做自己的不擅長的事情,沒那個金剛鑽就不要攬瓷器活。如果你個人風險承受能力低,你選擇了高風險的股票產品,在股票的波動過程中你就會下車,拿不到真正所謂的牛市,最終很大可能就是虧錢,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資產增值本質是投資時間,在此之前請先學會投資自己;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慢慢變富。


歡迎大家轉發給身邊的朋友一起加入SR Plan(慢慢變富計劃)。關注@杜耶說理財,如有投資理財的疑惑,可以私信我,我會給你一些中肯的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