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花6年時間,他從廚師搖身一變成為水產大亨

內事不決問百度,香事不決,上『百料匯』!


從2013年由廚師跨界做水產,到如今銷售額千萬元,服務當地80%的中餐酒樓,林國華只用了6年時間。如今在山東青島水產圈,提起匯澤海參,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林國華把這些成就的原因歸結為重服務。

僅花6年時間,他從廚師搖身一變成為水產大亨

僅花6年時間,他從廚師搖身一變成為水產大亨

跨界做水產,用創新產品打開餐飲渠道

1981年出生的林國華是地道的山東人,很早就踏上了廚師之路,師從魯菜大師林全文,對烹調海參情有獨鍾。他善於用海參食材做尋常小菜,這讓很多食客讚不絕口。

從廚20多年,林國華有著豐富的高端接待經驗。在他看來,真正的高端餐飲,不是指菜品的高價位,而是要把食材的價值體現出來。後來,這種理念一直延續到他的水產生意中。

2013年,出於對海參的熱愛,林國華開始涉足水產供應。當時的海參市場正值升溫期,市面上的海參產品魚龍混雜,對於新入局的人來說,很難從賣相上分辨出海參的好壞,但廚師出身的林國華對這種食材有著很深的瞭解。

僅花6年時間,他從廚師搖身一變成為水產大亨

僅花6年時間,他從廚師搖身一變成為水產大亨

從跨界的第一天起,林國華就立志要做高品質海參供應商。

剛開始,林國華與其他經銷商一樣,主要經營幹參,在流通和中高端餐飲渠道銷售。但隨著高端餐飲遇冷,他迅速嗅到了危機決定轉型。“我就把重心放在了大眾餐飲渠道。與之前的渠道不同,大眾餐飲渠道需要經銷商付出更多的服務成本。”

在山東,宴會包桌中海參必不可少,市場需求很旺。但林國華仔細調研多數大酒店發現,海參菜品多多少少有“產品不標準”的問題。

買同樣規格、同樣價格的幹參,做成菜品後卻大小不一,其中的區別在於海參泡發上。這個需求痛點給林國華打開了新思路。作為海參料理的一把好手,林國華對海參泡發技術胸有成竹,開始將產品從幹參轉為泡發好的即食海參。

僅花6年時間,他從廚師搖身一變成為水產大亨

僅花6年時間,他從廚師搖身一變成為水產大亨

從大連、青島等海參養殖基地選取上好的參源,加工成口感好、營養高、標準化的即食海參,林國華給自家的海參品牌命名為“匯澤”。匯澤即食海參面市後,迅速在各大餐飲店風靡開來,林國華也藉此機會打開了餐飲渠道。

憑藉研發能力再推爆品

以即食海參打開通路後,林國華沒有停止腳步,而是豐富了產品種類。進口水產、深海魚、自主研發的預製菜,都在他的產品庫中。

經營過程中,林國華也經歷過諸多坎坷。就今年來說,“(海參的)價格越來越高,經銷商的利潤卻越來越低。”對此,他認定還是要從產品上發力,站在用戶的角度去看問題:什麼是廚師最需要的?酒店的痛點在哪裡?

僅花6年時間,他從廚師搖身一變成為水產大亨

僅花6年時間,他從廚師搖身一變成為水產大亨

憑藉出色的廚藝,林國華經常研發海鮮菜品,而且一做就是幾個月。還經常邀請餐飲行業的朋友前來商討菜品的最優味型。佛跳牆、肉末海參、嶗山菌海參等,都是他的拿手菜。

在烹飪上做到最優後,林國華還需要將菜品標準化,以便幫助酒店後廚高效出餐,提高店面坪效。

經過反覆試驗,林國華決定使用速凍技術,將海參菜品實現工業化生產,最大程度還原其原始口感,效果頗為喜人。

今年,林國華又成功引爆了一款單品——石老人黃金魚。這種產自山東的黃色深海魚,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宰殺、去腥、醃製、速凍,送到酒店後廚後稍加烹調,一道高毛利的菜品就誕生了。

就這樣,林國華憑藉著對餐飲市場的準確判斷,把產品研發做到精準,將服務做到最優,如今已成為千萬級水產經銷商,客戶遍佈大江南北。

困境中找突破,持續開闢新通路

如今,很多經銷商都在講瓶頸,講利潤透明,但在林國華看來,當下恰恰是行業升級的好機會,經銷商要學會在困境中尋找突破點。

僅花6年時間,他從廚師搖身一變成為水產大亨

僅花6年時間,他從廚師搖身一變成為水產大亨

以海參類產品為例,除了餐飲與流通渠道,林國華髮現,家庭消費也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在與山東電視臺的一次合作中,僅僅幾個小時,林國華就賣出了幾千只海參,這些訂單全部來自家庭渠道。

除了電視購物,林國華還與社區團購合作,從包裝、售價上重新做優化,讓海參產品變得更加親民。他很看重社區這個大概念,還計劃在社區佈局水產品特色旗艦店。

他認為,雖然是做海參做水產,但一定要把產品做得足夠生活化。例如,將海參開發成海參粥,搭配油條等產品進行售賣,海參就可以成為優質早餐元素之一。下一步,林國華依然會堅持產品為王的理念,突顯服務價值,用潛力單品打開全國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