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使之手

絳縣作協供稿

“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天天干活不說話。”這是幼兒園小朋友非常熟悉的一個謎語。自然,它的謎底是“手”。今天,我就講幾個與疫情有關的天使之手的故事。

一隻告別世界的手

2003年春夏之交,一場突如其來的SARS病毒瘋狂肆虐祖國大江南北。首都北京,一些市民不幸被病魔襲倒。她,一位從醫33年的急診科主治醫師,像久經沙場的老兵,挺身而出,勇敢奮戰在抗擊非典一線的最前沿。

問病史,查體溫;目光炯炯,步履匆匆。她無暇顧及個人的安危。舍小家,顧大家,她把病區當成自己的家,幾乎忘記了家中的老人、丈夫和孩子。在她的心裡,始終裝著工作和患者,唯獨沒有自己。

後來啊,殘酷的病魔終於纏上了她。年近半百的她,像戰場上不幸中彈的戰士,帶著無盡的遺憾和不捨,從前線被戰友硬勸下來。

散文:天使之手

家人和同事們為她祈禱,包括鍾南山院士在內的多位專家為她會診,然而無情的疫魔還是奪去了她的生命。5月13日凌晨,這位曾用自己的雙手救治了無數患者的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好醫生,帶著對人世對親人對患者的無限眷戀悄然離去。

她最後留在人們記憶裡的,是眾多診療儀器掩映的病榻上、潔白的醫被外安放的一隻手。那是一隻被病毒摧殘得浮腫不堪的手,那是一隻長留世人心中永恆不朽的手!

一雙隔空擁抱的手

流年清淺,歲月流轉。庚子新春佳節,又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大江之畔的武漢迅猛蔓延,很快席捲神州大地。隨著確診和死亡人數的與日俱增,華夏大地到處硝煙瀰漫。

正月初七,一個身穿粉紅色羽絨服年僅9歲的小女孩,手提一個裝著不鏽鋼飯盒的塑料袋,在爸爸的陪伴下,來到縣醫院門診大樓前。父女倆是給抗擊疫情多日未歸的親人送餃子的。

此時,一位身穿白大褂戴著口罩的30來歲的母親,正站在離孩子幾米開外的樓前廣場上。為防止交叉感染,母女雖近在咫尺,卻如天各一方。年輕的媽媽一邊隔空喊話,一邊張開雙臂,伸手作擁抱狀。

散文:天使之手

“乖,媽媽是個共產黨員,媽媽什麼都不能怕,戰勝病毒,媽媽就能回去了,你要聽話!”

小女孩早已泣不成聲,見媽媽張開了雙臂,也懂事地抬起稚嫩的胳膊,回應媽媽。

此情此景,觀者無不動容。

這是河南省扶溝縣人民醫院,年輕的護士媽媽名叫劉海燕。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她已在救死扶傷的崗位上連續工作了一週多了。劉護士白鶴展翅一般隔空擁抱的動作,儼然一幅翩然起舞的白衣天使……

一雙滿是血道道的手

這是一雙人見人疼的小護士的手。她才22歲,是醫護戰線一名初出茅廬的新兵。走進隔離病房後,她每天都要按規定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不厭其煩不知疲倦地穿梭於病房和工作室之間。

年輕就是財富,勞動便是幸福。她不知疲倦地工作,每天都超過8小時。不只是旺盛的精力,更有那“一切為了患者,為了患者一切”的赤膽忠心,促使風華正茂的白衣仙子,英勇地扛起與疫魔作鬥爭的神聖責任。

散文:天使之手

由於長時間被臃腫的防護服和密不透氣的手套包裹,年輕的女護士默默地忍受著燥熱濡溼帶來的痛苦。脫去手套,遵照隔離標準,把手長時間在消毒液裡沖洗浸泡,日復一日,原本白皙柔嫩的雙手,如今已是滿布殷紅的道道血痕,粗糙臃腫而傷痕累累。

她叫胡佩,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一名新上崗的護士。在全民防控疫情的不見硝煙的戰場上,她是一位甘於付出奮不顧身的勇敢女兵。

她們是當代中國的南丁格爾。

那鮮明的或靜態或動態的手,無疑是世上最美的花朵。

在疫情肆虐的殘酷戰場上,她們堪稱獻身祖國人所敬仰的白衣勇士和時代英雄。她們的不朽業績和感人故事,必將鼓舞國人勠力同心共驅陰霾,迎來春暖花開的豔陽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