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調而不降,人口紅利下的城市化運動,還在持續

自1984年開始處於逐步放開階段,准許農民進入縣城 城鎮 集鎮務工經商。公民身份的管理和糧食供給制度的變革也方便了流動人口的遷移。改革開放的號角與工業化生產讓外來務工者看到了掙錢的希望,流動人口根據自身發展經歷者結婚 生子 教育問題,可是所有問題都繞不開兩個字那就是“房子”。

房地產市場調而不降,人口紅利下的城市化運動,還在持續

國貿

以北京為例常住人口2170萬,其中外來人口822萬,佔常住人口的百分之37.9 。以2013年為例北京北五環的兩居室租金普遍在3000左右,由於租金過高形成普遍的合租房。還有選擇住在郊區農村的自建房節省生活成本,可是當時沒有專家因為房屋租金過高,而提出改革措施,而是針對房價上漲過快提出限制措施。結果房價沒有穩住,而是出現了井噴式上漲。到了2019年底北五環的租金兩居室普遍漲到了7000左右或更高整整翻了一倍。許多買不起北京房子的人,或沒有北京購房資格的人開始捨近求遠向環京城市靠攏,房價低而且距離北京近,購房落戶解決孩子教育問題成了他們選擇的主要目的。

房地產市場調而不降,人口紅利下的城市化運動,還在持續

快樂

以燕郊為例在2012年的時候樓房價格在6000左右,成了北漂首選之地。大量人員湧入讓全國各地的投資者嗅到了金錢的味道,投資環京在當時形成了趨勢。到了2015年單價已經超過兩萬。形成了一房難求的局面,更有甚者買一套房子,另加10萬也願意購買,因為更多剛需者認為燕郊是進入北京階梯,2016年政府為火爆的房地產市場按下了暫停鍵。

房地產市場調而不降,人口紅利下的城市化運動,還在持續

北京

住宅產品的三年社保或納稅讓非本地剛需者望而卻步,投資客也紛紛散場,一場環京熱購就這樣煙消雲散。流動人口是房產投資利潤的基礎,也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限購”限制不了需求,限制不了孩子教育的權利,也限制不了居者有其屋的國民權利。因為流動人口為城市建設發展付出了自己汗血,也為城市人口提供積累財富的根本。不要為了能讓他買得起,需要給他買的機會。因為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奮鬥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