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規劃多名外籍球員,引發深思,究竟是好是壞?

根據可靠媒體報道,年僅23歲的羅伯特-蕭(恆大球員)已經取得中國國際,取名為“蕭濤濤”,然後另一名恆大球員(前重慶斯威小摩托)費爾南多更名為“費南多”也加入到了中國國籍。

國足規劃多名外籍球員,引發深思,究竟是好是壞?


國足規劃多名外籍球員,引發深思,究竟是好是壞?

蕭濤濤的技術特點:

速度快技術細膩,號稱年輕版穆裡奇

羅伯特-蕭是一名前場的多面手,比較擅長的是左腳,能夠勝任中前場的幾個位置。經常踢的是左右邊鋒和前腰角色。從上圖這個進攻我們再看一下他的技術特點,中場帶球過人,一路奔襲前插和隊友形成配合,然後單刀面對門將和後衛堵截,右腳打死角破門。從這個進球過程就可以體現出他的技術特點:速度比較快,技術比較細膩。有球迷說他的風格有點像恆大功勳球員穆裡奇,你別說還真的有點像,擅長用個人能力進行單點突破製造殺機。


國足規劃多名外籍球員,引發深思,究竟是好是壞?

費爾南多的技術特點

他的速度及爆發力比較出眾,有一定的腳下技術,這令他具有較強的衝擊力,是邊路攻擊線後插上的一匹快馬。


國足規劃多名外籍球員,引發深思,究竟是好是壞?

高拉特也即將入籍之中,此外恆大的艾克森,國安的李可也早已加入國足隨隊比賽了。但是效果平平,艾克森還被外界調侃為被國足前鋒水平規劃了。

國足規劃多名外籍球員,引發深思,究竟是好是壞?

多麼國外球員的規劃,也激起了許多球迷愛好者們的憤慨,憤憤不平的闡述著如此規劃中國足球只為南轅北轍,毫無希望。


國足規劃多名外籍球員,引發深思,究竟是好是壞?


國足規劃多名外籍球員,引發深思,究竟是好是壞?

中國足球最大問題出在青訓,青訓最大的問題是足球人口基數太少。諾大的中國,14億人口,才多少職業球員,而真正從小接受青訓培養的職業球員少之又少。

歸根結底就是足球這項運動在中國的影響力還不夠大,影響力不夠大,又是因為沒有影響深遠的成績,只有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淪為笑柄的敗績,這是一個死亡循環。雖然現在國家有意在培養足球,建造了很多新的足球場,逐步完善足球體制,大力發展校園足球。


國足規劃多名外籍球員,引發深思,究竟是好是壞?

但就親歷的基層校園足球來看,家長還是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踢球;校園足球的訓練太過單一,缺乏職業性;校園足球僅限於校園,校園與職業的聯繫似有實無;好的球員寧願去當大學的體育特長生,也不願意沒有學歷文憑直接走上職業的道路;大部分校園優秀球員進不了梯隊,接受不了好的職業足球訓練,校園與職業脫軌嚴重;而對職業足球的投資只有付出,少有甚至沒有回報

。在一些孩子的家長眼中走上職業足球的路就是一條得不到回報,不爭氣的,沒用的路。甚至認為職業球員就是不好好學習的表現,是考不上好學校的結果。


國足規劃多名外籍球員,引發深思,究竟是好是壞?


我們沒有《足球小子》那樣影響一代又一代的足球文化,沒有真正躋身世界一流球星的車範根、孫興慜,沒有足球改變命運的觀念,更達不到全民足球的熱愛程度,我們的足球是一個自進入人們視線。


國足規劃多名外籍球員,引發深思,究竟是好是壞?

便被定義為扶不起的阿斗了,眾矢之的。無論是90年代的小品,還是21世紀的短視頻、社交媒體,無處不見對中國足球的貶低嘲笑。中國足球只是一個被熱愛的人維護,被剩下的人嘲笑的鬧劇。是一個再糟糕再令人失望,也有人熱愛關注的執念,夢想。


國足規劃多名外籍球員,引發深思,究竟是好是壞?

中國足球想要改變現狀,必須出點成績,如果再這樣下去,除了真正熱愛關注中國足球的人,每個人每當談及中國足球,都會是像抖音,微博上那樣的惡毒嘲笑,死亡循環只會越來越深,在中國關注足球的人,不敢說大規模減少,但永遠達不到足球強國的足球人口基數。如果藉助規劃,可以短暫提高中國足球的成績,進而提高中國足球的影響力,一定程度上改變中國家長固有的踢球誤事的觀念,

那我會支持規劃。但我們也應該知道,靠規劃只能是短暫的使實力由弱到強的過渡,規劃不會真正發展得好中國足球。規劃終不是長久之計,但希望規劃後,能為中國球迷帶來希望!讓更多的人認識中國足球,瞭解中國足球,發展中國足球。也能讓中國足球有一天可以維護14億人的尊嚴。

國足規劃多名外籍球員,引發深思,究竟是好是壞?


永懷一顆誠摯的心,期待五星紅旗飄揚在世界盃賽場,期待義勇軍進行曲響徹雲霄,

期待由一個土生土長的,留著龍的血脈的中國人捧起屬於我們的大力神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