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邊城浪子》中傅紅雪是反派,到《天涯明月刀》卻成了正派?

對於《天涯明月刀》這部小說,羽菱君個人一直認為,是古龍先生當年覺得太對不起自己所創造的傅紅雪這個人物,希望能賦予他另外一番人生和使命,以此用作彌補續寫出來的一部作品。也是基於古龍先生這樣的創作情感,傅紅雪這個人物在《邊城浪子》和《天涯明月刀》中的角色意義自然不同,可以說前部作品對這個人物撕得比較狠,後一部作品中對這個人物則收得比較緊,但若說相比於《天涯明月刀》,傅紅雪在《邊城浪子》中的角色定位是反派那也未必準確。

為何《邊城浪子》中傅紅雪是反派,到《天涯明月刀》卻成了正派?

一.《邊城浪子》中的傅紅雪,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悲劇人物,整一個故事線表現出來的形象,可以說豈是一個“慘”字了得。

當年“神刀堂”的堂主,有“神刀無敵”之稱的白天羽,曾與魔教教主在天山立約賭技,勝了魔教教主一招,迫使其終身不再入關。為了復仇,後來魔教教主派出大公主花白鳳,接近色誘白天羽獲得“白家神刀秘笈”,魔教因之在後來創出“神刀斬”和圓月彎刀。但花白鳳卻在這個過程中,真正的愛上了白天羽,懷上了白天羽的孩子,並甘願脫離魔教,成為白天羽的外室。白夫人知道了此事,她不願白天羽會因孩子與花白鳳有斬不斷的關係,於是在花白鳳生下孩子時,便把她的孩子換走,交給了葉平夫婦撫養,這孩子就是後來的葉開,而那個被換給她做兒子的孩子,就是後來的傅紅雪。

傅紅雪出生的那天,其實是葉開出生的那天,白天羽便被“白雲仙子”丁白雲與“萬馬堂”堂主馬空群合謀策劃,找來“無骨蛇”西門春(蕭別離)、“護花劍客”柳東來、“好漢莊”莊主薛斌、“鐵手君子”易大經、“桃花娘子”、“神刀”郭威等三十位武林高手聯手在落霞山下的梅花庵埋伏。白天羽先受馬空群暗算,他們則在庵外開始突擊,一直血戰到兩三里之外,絕境無生的白天羽才力竭而死,這一路上,白天羽那天魔亂舞狂刀殺得到處都有死人的血肉和屍骨,流的血將滿地的雪都染紅了。因此,花白鳳將誤以為是她與白天羽的孩子取名“紅雪”,要他牢記自己的人生使命,生來就是為了報復父仇而活。

為何《邊城浪子》中傅紅雪是反派,到《天涯明月刀》卻成了正派?

在花白鳳的教導和撫養下長大,一生只為了取下背叛白天羽的仇人馬空群的頭顱而活著,傅紅雪失去了別樣人生的意義和樂趣。他沒有毫無煩惱只有樂趣的童年,更沒有父母親人的關愛,他有的,就只有十八年如一日的在黑暗的小屋裡去苦練刀法,並磨練自己的意志和性情,堅定自己復仇的信念和決心。就這樣,十八年的苦練,傅紅雪雖練就了一雙夜眼,練就了一把舉世無雙的快刀,但也因在黑暗中盤踞得太久,讓自己的內心很難再容得下陽光,也讓他的感情一直在壓抑下難以釋放,註定了他的人生難再有愛,註定了他的孤獨與痛苦。

在《邊城浪子》中,傅紅雪與葉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葉開雖然放蕩不羈,但他自小在李尋歡的教導下,幽默風趣,懂得自我欣賞,無論什麼場合都能保持鬆弛冷靜,富有正義感,充滿仁慈博愛之心,完全是代表著人性的光明。他與傅紅雪,完全是生命意義呈現的兩個極端。


為何《邊城浪子》中傅紅雪是反派,到《天涯明月刀》卻成了正派?

人生的色彩是黑暗的,本質瀰漫著悲憤,自懂事以來,生命中的每一天都了無生趣,陪伴的只有孤獨和仇恨,但最終卻發現自己的復仇竟是一場極其方謬的誤會,自己肩上的血海深仇根本就不存在,原本的活著的意義,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只覺得自己可憐又可笑。這是古龍先生在《邊城浪子》中,給傅紅雪這個人物所設置的較為悲慘的人生,但他給傅紅雪設置的悲慘還不止這一些。除了黑暗的人生,古龍還給了傅紅雪一個病態的身軀,不僅是個跛足,還有癲癇之症,這個病他不確定什麼時候會病情發作,有可能是說倒下就倒下,這給了他的復仇人生一個巨大的挑戰,一個致命的威脅。

古龍筆下不乏身體殘缺的角色,比如花滿樓的失明、楚留香的鼻子嗅覺不靈、李尋歡的癆病。但是這些人,他們的內心世界起碼是光明的,也是有愛的,他們並未因為這些傷殘而給他們的人生帶來別樣的色彩,最起碼他們不算悲慘,只有傅紅雪不一樣。可以說在《邊城浪子》中,古龍先生對傅紅雪這個人物的設定,是撕得最狠的,他是完全把傅紅雪身上或該存有的美好事物,一絲不剩地都完全撕碎了,讓讀者在傅紅雪身上看到了什麼叫徹底的悲劇性人物。傅紅雪的悲,豈是一個慘字了得。

為何《邊城浪子》中傅紅雪是反派,到《天涯明月刀》卻成了正派?

二.作者對傅紅雪這個人物注入的情感,註定他在《天涯明月刀》中的角色意義,必然會不同於《邊城浪子》。

或許正是因為在《邊城浪子》中,古龍先生有感於自己對傅紅雪這個人物的設定撕裂得太狠了,而自己又太喜歡親手創作的這個人物,因此,對於傅紅雪這個人物,古龍先生產生了抱歉的心裡,他認為自己太對不起這個人物了,於是他想通過賦予他另外的一番人生和使命,以此用作彌補,讓自己再看待這個人物時內心稍有平衡。就這樣,古龍先生才創作了《天涯明月刀》。作家對自己筆下創作的人物,往往都有這種心理,畢竟筆下創作出來的人物角色,都能看作是作者的孩子。

《天涯明月刀》是古龍“小李飛的系列”的第四部作品,在這部作品與《邊城浪子》之間,其實還存在著另一部以葉開為主人翁的《九月鷹飛》。羽菱君一直猜測,從《邊城浪子》到《九月鷹飛》,古龍愈是寫葉開的光明、大愛和美好,就愈是讓他在《邊城浪子》中對傅紅雪的悲愈耿耿於懷。所以他才會在《九月鷹飛》之後,又重新回去寫傅紅雪的故事,寫這個人物三十七歲以後的人生,足見他對傅紅雪的念念不忘。

為何《邊城浪子》中傅紅雪是反派,到《天涯明月刀》卻成了正派?

在《天涯明月刀》中,古龍先生給了傅紅雪另一番使命,一番不同於復仇只為正義而搏鬥的使命。這裡面的傅紅雪,不為任何人、任何自私的理由,只為了自身的正義感而起身和公子羽的龐大惡勢力周旋、搏鬥。最終,在與公子羽派來的各大高手的交戰之中,傅紅雪逐漸悟出了人生的真諦,在決戰之際達到了“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密藏”的境界,識破了“公子羽”的真正的身份是燕南飛,解開了自己對於心中的“明月”,舊愛翠濃的感情枷鎖,拒絕了做公子羽的替身,並道出的公子羽利慾薰心沒有生趣已無法從椅子上站起來同他一戰的真相,促進了公子羽的歸隱,讓江湖重新恢復平靜。

這時期的傅紅雪不僅那把無敵於天下的快刀還在 ,還有天涯般遼闊的胸襟,更有明月般剔透的心靈,他已褪去了當年那個心中只有仇恨,既冷漠、又掙扎和痛苦的悲憤形象。結合《邊城浪子》,他是實現了自我的拯救,然後在拯救他人中最終達到了自我的昇華,他終於開啟了自己新的人生意義,書末傅紅雪找到了周婷,兩人四目相對,一片溫馨,更是象徵著他的美好結局。

為何《邊城浪子》中傅紅雪是反派,到《天涯明月刀》卻成了正派?

可以說,古龍在在《天涯明月刀》中,對傅紅雪這個角色的設定,算是收緊了回來,將之前這個人物身上可能存有但早已被撕碎的美好,又拼湊了起來,給了這個角色添置了一層溫暖和光明。這一點,其實在小說剛開始他的笑意中就早有預示,沒錯,傅紅雪居然笑了。

傅紅雪笑了,居然笑了。縱然他並沒有真的笑出來,可眼睛裡的確已有了笑意。這已經是很難得的事,就像是暴雨烏雲中突然出現的一抹陽光。《天涯明月刀·第四章》

古龍在《天涯明月刀》中,給傅紅雪的待遇,是前三部小說所沒有的,不但體現在人物角色意義的轉變上,還體現在作者的寫作手法上。在這部小說裡,古龍開始嘗試新的風格,他在小說中滲入了散文詩的句法。這似乎都在暗示著古龍想通過給傅紅雪不一樣的角色意義,來標誌他寫作的變革,他希望自己也跟筆下的傅紅雪一樣,有新的開始。這個寫作手法的改變,在當年連載時甚至因不受讀者的欣賞,而導致在《中國時報》中途腰斬,之後轉至香港的《武俠春秋》才得以繼續連載,但古龍先生卻像自己堅定要給傅紅雪新的人生一樣,始終將此作風堅持了下來。


為何《邊城浪子》中傅紅雪是反派,到《天涯明月刀》卻成了正派?

所以說,基於作者的這一番情感,也註定了傅紅雪這個人物在《天涯明月刀》中的角色意義,必然會不同於《邊城浪子》。不過,若說相比於《天涯明月刀》,傅紅雪在《邊城浪子》中的角色定位是反派那也未必準確。

《邊城浪子》明顯是雙子交錯,相互映襯的格局,傅紅雪與葉開就是相互映襯的雙子,兩個人的人物特徵和在生命意義上的呈現,都是兩個極端,一動一靜,一個拘束,一個開放,一個處在光明,一個活在黑暗。但卻不能因葉開表現出來的陽光和大愛,就把他倆的角色定位為一正一反,把心中只有仇恨的傅紅雪定義為反派。傅紅雪和葉開在小說中的定位,跟《絕代雙驕》的小魚兒和花無缺是一樣,我們總不能將人生目標就是殺掉江小魚的花無缺定位為反派。

總體而言,傅紅雪在《天涯明月刀》中的角色意義確實不同於《邊城浪子》,這是古龍先生對傅紅雪這個人物所注入的特別情感帶出的,可以說,古龍先生是通過賦予他新的角色意義和使命,去彌補自己在前作中對他這個人物過分悲慘設定的歉意,也是藉此人物的新生預示自己創作的變革,給自己的轉型打氣。而有些讀者將《邊城浪子》時的傅紅雪,定位成反派在羽菱君個人看來也是不準確的,傅紅雪與葉開的角色意義雖然是兩個極端,但不存在正反之分,在傅紅雪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更應該是造化弄人。


為何《邊城浪子》中傅紅雪是反派,到《天涯明月刀》卻成了正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