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你為什麼會高估自己對家庭的付出?

讀書筆記|你為什麼會高估自己對家庭的付出?

1

在婚姻中,你承擔了多大比例的工作?

假設你認為自己付出了55%的努力,

如果你的估計完全準確,你的伴侶會認為自己承擔了45%的責任,

你們加起來就是100%。

心理學家邁克爾·羅斯和費奧雷·西科利發現,有3/4的伴侶會高估自己做出的貢獻。

這就是所謂的責任偏差:

誇大我們自己對於他人的貢獻。

一是因為我們希望積極地看待和展示自己。

二是因為信息不對稱,我們瞭解自己的貢獻,但對別人的努力,只能看到一小部分。

當夫妻雙方被要求列出自己對於婚姻的貢獻時,

人們對於自己的貢獻平均能夠列出11條,

但對於配偶的貢獻只能列出8條。

在企業合作中也是一樣,

這種責任偏差是合作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什麼我們看不見別人的貢獻?

或者不願意承認別人的付出?

有時是因為好勝心,不願意承認自己做少了。

有時是自負自大,只關注自我,看不到別人的付出。

所以,“我”是一切的根源是有道理的。

要首先平衡內在的“自我”,才能平衡外在的關係。

嘗試做一個付出者,而非索取者。

並在付出中,體會他人的付出。

读书笔记|你为什么会高估自己对家庭的付出?

2

關係越親密,我們就越渴望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對方的身上。

那時,我們就是在摧毀對方的真實存在。

別人也在對我們做同樣的事情,

一切關係中都包含這一點。

當我們自覺地按照別人的意志去行動時,

我們便迷失在人際關係的迷霧中了。

人本主義,以人為本,以“我”為本,

“我”自己才是我人生的選擇者和判斷者。

當一個人為自己的一切作選擇時,

他便是在做自己,便是成為自己,便是自我實現。

我們內心深處,藏著太多別人的意志。

想成為自己,必須撥開關係的迷霧,

破除掉別人強加於自己的意志。

當然,成為自我,不是盲目排斥一切他人意志,

需要經過自我的判斷與選擇。

警惕被強加的意志影響,

同時警惕預設的排除法,

在未經分辨前已反射性排斥。

同時,人是社會性動物,

在複雜的關係網中,

永遠強調自我意志,

同樣會受到關係網的反斥。

多數人在現實生活中,

首要目的還達不到自我實現,

而是通過在關係中的互利獲得更好的生存發展條件。

如何在自我意志與他人意志中找到邊界和平衡,

從而以較低的交際成本,獲得較好的回報,

也許更具現實意義。

等你來讀書

NEW

公眾號每晚精讀一本書(ID:ggc-111)。

分享新知,追求向上的力量,和你們一起成長。

读书笔记|你为什么会高估自己对家庭的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