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好習慣?

程少少


1.起點要低

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非一日之功,主要原則是:低起點,嚴要求,小步子,快節奏,多活動,求變化,快反饋,勤矯正,這樣做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2.發揮孩子的主動性

充分尊重兒童的權利,讓他們在習慣養成中發揮主人作用,自己決定養成哪些好習慣、改正哪些壞習慣,自己決定採用哪些方法,並主動學會與成年人的合作,這應當成為習慣教育的第一原則。當然,成年人的引導與幫助是必要的,但只有喚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教育才能成功。

3.父母與孩子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每個父母與教師都需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習慣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壞習慣需要矯正。一個勇於承認自己缺陷的人,才是現代人。學高為師,行高為範。父母與教師必須為人師表,必須為人垂範,否則何以服人?

雖然說,人無完人,但成年人畢竟會有不少好習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傳統會讓我們受益多多。也許,這是我們教育孩子的基礎。問題是,我們必須看到,今天的孩子是在信息時代長大的,他們吸吮著改革開放的新鮮乳汁成長。他們身上有許多我們並不一定具備的優點和習慣。因此,我們不能只想著教育孩子,也要向孩子學習,科學的態度是與孩子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4.重在培養人格化習慣

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技能的,而技能必然包含一系列指標與規範的和諧混成。因此,希望能將習慣培養細化到驚人的程度。也就是說,不同年齡的孩子需要養成哪些良好習慣?培養這些習慣應採取哪些具體步驟?應達到什麼樣的規範標準?都應當通過研究實踐總結出來。當然,這是對研究者的要求。對於父母與教師來說,只需要針對自己的孩子的情況,確立培養目標及方法即可。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故事閱讀配有動畫,比枯燥的識字紙牌更有吸引力,並且不用擔心孩子會誤吞卡牌造成危險。聽音選字,發音清晰標準,我家孩子一直在學,不會像之前其他應用一樣因後續收費導致學習中斷,讓孩子系統的學習我覺的是很重要的。


油菜花c65


好習慣是人生的財富。後天習慣養成對人一生髮展的重要作用,習慣是從小在長時間逐漸養成的,而且在成人後很難更改的行為、態度和傾向。

(1)習慣培養要尊重兒童的主體地位。父母首先要尊重兒童的主體地位,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在孩子習慣培養上取得好的效果。建議父母們在培養孩習慣的時候,首先要尊重兒童,要把兒童放在主人的地位去思考問題。

  (2)習慣養成要注重第一次。在培養孩子習慣的同時,要特別注重第一次。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習慣彷彿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不僅如此,如果某些好習慣已經養成了,父母就不要輕易允諾孩子做改變習慣的事情。一旦有了例外,已經養成的好習慣也有可能被很快丟掉,而不良習慣則迅速形成。

  (3)習慣培養要按層次進行。我們常說做事情要按步驟進行,習慣培養同樣如此。也就是說,父母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時候,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序漸進地進行,不可操之過急。如果太過急躁,反而可能會“欲速則不達”。

  (4)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要具體。父母在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時候,不能泛泛地講,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提出非常具體的要求。這樣,孩子就有了目標,也就知道了自己該怎麼做,不同的場合、時間該做什麼了。尤其是對於年齡小的孩子,父母更要形象、直觀、具體地提出孩子應該做的事情,要讓要求看得見、摸得著。

  (5)習慣培養要找好突破口。在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時候,不能不分時機地一味嘮叨或者強制,而要想點兒聰明的辦法。比如,有的父母使用激將法,有的父母使用比較法,有的父母使用體驗法,等等。不管什麼方法,重要的是這種方法要能夠真正引導孩子的精神和心。要了解孩子,有針對性地用孩子的特長作為突破點。找到突破口以後,父母不要枯燥地說教,而是要把引導和訓練結合起來。

  (6)習慣培養需要必要的訓練。一個人的正確行為從哪裡來?心理學研究證實,一個人的正確行為往往來自於正確的認識,正確的認識經過嚴格訓練,並最終強化成正確的行為。但是,一次偶然的好的行為還不能算是習慣,只有把這些正確的行為不斷地進行強化,持之以恆,才能是正確的行為變為一種自動化的行為。這時,好習慣也就形成了。因此,習慣培養中,訓練是特別重要的一環。

  (7)主動與學校溝通配合。培養良好習慣絕不僅僅是家庭的事情,要取得好的效果,父母要及時與學校溝通,並積極與學校教育配合。這樣做,才能達到家校共振,使孩子的好行為真正變成穩定的、自動化的習慣。否則,如果父母與老師之間缺乏溝通,在家一套教育,在學校一套教育,孩子往往會變得在家一個樣,在學校裡一個樣。

  (8)家庭內部要保持一致性。可以說,習慣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恆心,而且還需要一個系統環境來支持。這個系統環境不僅限於家庭,還包括學校和社會,以及家庭內部環境的一致性。家庭內部的一致性,也不僅僅指父母之間的互相配合,還包括整個家族之間的密切合作。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好更快地形成良好習慣。

習慣的培養不是光靠說教就能完成的,孩子身邊的每一個人,不管是有好習慣的,還是有壞習慣的,都是他學習的榜樣,尤其是父母、爺爺奶奶等。大人的一舉一動都會對他產生影響。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養成的,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逐步養成。因此,父母要想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決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是要堅持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