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密卷】2019年中考語文試卷

【名師密卷】2019年中考語文試卷

(本卷150分,含書寫5分,要求卷面整潔,書寫工整;考試時間120分鐘。)

一、語文知識積累(24分

1.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

詩歌是文學皇冠上cuǐ ( )璨的明珠;它似百年的佳niàng( ),蘊藏醉人的芳香;它如絕美的天lài( ) ,拂去塵世的喧xiāo( )。

2.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4分)

散文,似中國文學園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留下了許多 的經典名作, 著一代代炎黃子孫,每一篇佳作都是歷史的折射,記錄著歷史的 。我們從中 文學的精髓,瞭解時代的變遷。

A.不言而喻 滋潤 苦痛 獲取 B.膾炙人口 滋養 滄桑 汲取

C.不可名狀 養育 磨難 吸取 D.家喻戶曉 培養 苦難 吸收

3.詩文填空。(10分)

(1)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 。(《詩經》)

(2)孔子曰:" ,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傳不習乎?

(4) ,玉壘浮雲變古今。 (杜甫《登樓》)

(5)誰見幽人獨往來, 。 (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6)弔影分為千里雁, 。 (白居易《望月有感》)

(7)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窺谷忘反。(吳均《與朱元思書》)

( 8)春遊浙江大門島,但見東海水道寬闊、風浪平靜;浩渺的海上風景可與唐詩《次北固山下》詩中的 , 媲美。

(9)待到重陽日, 。(孟浩然《過故人莊》)

(10)峨眉山月半輪秋, 。 (李白《峨眉山月歌》)

4.用現代漢語給下列句中的劃線字作註釋。(4分)

(1)才美不外見。(《馬說》)

(2)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魚我所欲也》)

(3)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岳陽樓記》)

(4)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醉翁亭記》)

① 見 ② 奉:

③ 景: ④ 秀:

5. 填入下面橫線處,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喻體是( )(2分)

源哥的院子裡有一棵亭亭的冬青樹,冬青樹的四面是竹蘆籬笆,籬笆上曾經爬滿了三七藤;三七藤裡夾雜著絲瓜、豆角、喇叭花,像————。牆裡是一棵又一棵的綠樹,牆外是曲章、苦楝、甜拋、鬼槐和琵琶,就像衛牆的給牆葆上了兩道鐵箍。

A.童年的五彩夢

B.繡著各色花朵的布裙

C. 密封的四堵牆

D.姑娘出嫁時的彩轎

二、閱讀 ( 53分 )

(一)名著閱讀(8分

文學文化常識和名著閱讀。

6.《簡·愛》中的______認為,簡·愛在表姐妹中最能耐心定下來幹一件事,所以他希望與簡·愛結婚,並帶她去傳教。

7.清代文學家吳敬梓在諷刺小說《 》中描繪了前倨後恭、趨炎附勢的______。俄國小說家_____在《變色龍》中刻面了見風使舵、媚上欺下 的警官奧楚蔑洛夫,他們都具有變色龍的特徵。

8 .從下列二幅對聯中任選一幅,指出對聯所寫《水滸》的人物姓名,並結合作品內容簡要闡述對聯的含義。(4分)

A.滿心草莽難剃度 一生屠戮終成佛

B.一生風雪落荒草 半壁忠心饗①天朝

(註釋)①xiǎng泛指供人享用。

我選(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現代文閱讀(14分)

我眼中的楊絳先生 鐵凝

2007年1月29日晚,我第一次和楊絳先生見面。是在三里河南沙溝先生家中,保姆開門後,楊絳親自迎至客廳門口。她身穿圓領黑毛衣,鏽紅薄羽絨背心,藏藍色西褲,腳上是一塵不染的黑皮鞋。她一頭銀髮整齊地攏在耳後,皮膚是近於透明的細膩、潔淨,實在不像近百歲的老人。她一身的新鮮氣,笑著看著我。我有點拿不準地說:“我該怎麼稱呼您呢?楊絳先生?楊絳奶奶?楊絳媽媽……”只聽楊絳先生略帶頑皮地答曰:“何不就叫楊絳姐姐?”

楊絳先生的樸素客廳給我留下難忘印象。未經裝修的水泥地面,四白落地的牆壁,靠窗一張寬大的舊書桌,桌上堆滿了文稿、信函。沿牆兩隻罩著米色卡其布套的舊沙發,通常客人會被讓在這沙發上,楊絳則坐上旁邊一隻更舊的軟椅。我仰頭看看天花板,在靠近日光燈的地方有幾枚手印很是醒目。楊絳先生告訴我,那是她的手印。七十多歲時她還經常將兩隻凳子摞在一起,然後演雜技似的蹬到上面換燈管。那些手印就是換燈管時手扶天花板留下的。楊絳說,她是家裡的修理工,並不像從前有些人認為的,是“塗脂抹粉的人”。

我喜歡聽楊絳先生說話,思路清晰,語氣沉穩。雖然形容自己“坐在人生的邊上”但情感和視野從未離開現實。她讀《美國國家地理》,也看電視劇《還珠格格》,知道前兩年走俏日本的玩偶“蒙奇奇”還會告訴我保姆小吳從河南老家帶給她的五穀雜糧。這些新鮮糧食,保證著楊絳飲食的健康。

跟隨錢家近二十年的小吳,悉心照料楊絳先生如家人,常有各種社會情狀通過小吳傳遞到楊絳這裡。我跟楊絳先生開玩笑說:“您才是接“地氣”呢,這地氣就來自小吳。”楊絳先生指著小吳說:“在她面前我很乖。”小吳則說:“奶奶(小吳對楊絳先生的稱呼)有時候也不乖,讀書經常超時,我說也不聽。”除了有時讀書超時,楊絳先生起居十分規律,無論寒暑,清晨起床後必先做一套錢鍾書先生所教的“八段錦” 直至春天生病前,彎腰雙手可輕鬆觸地。小吳還告訴我,楊絳先生雖由她照顧,但至今更衣、沐浴均是獨自完成,又讓我感慨:楊絳先生的生命是這樣清爽而有尊嚴。

有時候我怕楊絳先生戴助聽器時間長了不舒服,也會和先生“筆談” 我從茶几上拿過巴掌大的小本子,把要說的話寫在上面。這樣的小本子是楊絳用訂書機訂成,用的是寫過字的紙,為節約,反面再用。我在這簡陋的小本子上寫字,想著,當錢鍾書、楊絳把一生積攢的版稅千萬餘元捐給清華大學的學子們,是那樣地毫不吝嗇。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五日,楊絳參加了鄧小平為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王后舉行的國宴,鄧小平將《堂吉訶德》中譯本作為國禮贈送給貴賓,並把譯者楊絳介紹給國王和王后。楊絳先生說,那天她無意中還聽到兩位西班牙女賓對她的小聲議論,她們說“她穿得像個女工”。

“她們可能覺得我聽不見吧,我呢,聽見了。其實那天我是穿了一套整齊的藍毛料衣服的。”楊絳說。

經歷了太多風雨的楊絳,坦然領受這樣的評價,如同她常說的“我們做群眾最省事”,如同她反覆說的,她是一個零。她成功地穿著“隱身衣”做大學問,看世相人生,哪怕將自己隱成一位普通女工。在做學問的同時,她也像那個時代大多數中國女性一樣,操持家務,織毛衣燒飯,她常穿的一件海藍色元寶針織成的毛衣就是在四十多年前織成的。我曾誇讚那毛衣針法的均勻平展,楊絳臉上立刻浮現出天真的得意之色。(陳源選自《鐵凝文集》)

【閱讀鏈接】

a.花開花落,草木枯榮,日日不同。我坐下細細尋思,我每天的生活,也沒有一天完全相同,總有出人意外的事發生。即使沒有大的意外,我也能從日常的生活中得到新體會。翻閱報刊看電視,得到新見聞;體會練字抄詩的些微進步;舊書重讀的心得,特別是對思想的修煉。因此,我的每一天都是特殊的,都有新鮮感受和感覺。(選自《文匯報•坐在人生的邊上——楊絳先生百歲答問》)

B.2004年《楊絳文集》出版,出版社準備大張旗鼓籌劃其作品研討會,楊絳打了個比方風趣回絕:“稿子交出去了,賣書就不是我該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原自黃薇《百歲開一話楊絳》)

9.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 )【4分】

A.第一次和楊絳先生見面,她的穿著打扮讓我感到驚異,而她親自迎接我的行為以及跟我的談笑則更讓我感到震撼。

B.楊絳先生會客時經常坐在“一隻更舊的軟椅”上,跟客人聊客廳天花板上“手印的故事”總引得客人感慨萬千。

C.《堂吉訶德》中譯本作為國禮贈送給西班牙貴賓,這充分肯定了楊絳先生在文學翻譯上的成就,也鼓舞了她翻譯出了更多更優秀的作品。

D.聽到別人說自己“穿得像個女工” 楊絳先生坦然接受;儘管她成功地做出大學問,但她始終把自己當做“一個零”。

10.為什麼“我”第一次見到楊絳先生時,會認為她“實在不像近百歲的老人”?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4分)


11.楊絳先生身上,有哪些可貴的品質?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三)非文本閱讀(10分)

【材料一】中央電視臺推出的《中國詩詞大會》這一文化類綜藝節目徹底火了。《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社等各大媒體都在發佈有關該節目臺前幕後的消息,觀眾關注度極高。 某知名網站對此做了各項統計,以下是“中國詩詞大會關注人群的年齡分佈”調查數據圖:

【材料二】 《中國詩詞大會》 第二季的冠軍得主是復旦附中 16歲高一學生武亦姝, 人們對她紛紛表示讚賞, 但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在升學考試殘酷的現實面前, 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寶貴時間去背古詩詞。

【材料三】 大學者王國維認為在詩詞創作過程中, 可以將詩詞創作的境界分為“造境”與“寫境”兩種不同的形態。造境即虛擬之境,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寫境即寫實之境,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12.用一句話概括【材料一】顯示的中國詩詞大會關注人群的年齡分佈。 (3分 )

13.針對【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質疑,說說你的觀點。 (至少說出兩點。4分 )

14.閱讀【材料三】指出下面詩句屬於寫境的一項是( )(3分)

A .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B .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D .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四)古詩閱讀(10分)

絕句

【唐】杜甫

江碧鳥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 何日是歸年。

15. 前兩句寫了哪些景物?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2分)

16. 後兩句,詩意發生了怎麼樣的轉變?表達了什麼情感?(2分)

春 日

【宋】汪藻

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雲將雨行。

野田春水碧於鏡,人影渡旁鷗不驚。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茅茨煙瞑客衣溼,破夢午雞啼一聲。

【注】茅茨:茅草屋頂。煙瞑:煙雨迷濛。

17.作者寫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春日”?他用哪些典型景物來表現?(3分)

18.詩的頸聯在寫景上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描繪了怎樣得情景?(3分)

(五)文言文閱讀(11分)

江之南有賢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賢人焉,字正之②,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賢人者,足未嘗相過也,口未嘗相語也,辭幣未嘗相接也。其師若友豈盡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學聖人而已矣。學聖人,則其師若友,必學聖人者。聖人之言行,豈有二哉?其相似也適然。

予在淮南,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還江南,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為然。予又知所謂賢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子固作《懷友》一首遺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③而後已。正之蓋亦常云爾。夫安驅徐行,轥④中庸之庭,而造於其室,舍二賢人者而誰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願從事於左右焉爾。輔而進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系,會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學一首別子固》,以相警,且相慰雲。

(選自王安石《王文公文集》)

註釋:

①同學:共同學習聖人之道。一首:一篇。子固:曾鞏,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

②正之:孫侔的字。與王安石、曾鞏是好友。

③中庸:儒家倫理思想。指處理事情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的態度。儒家認為“中庸”是道德的最高標準。

④轥(lìn):車輪輾過。這裡有走上、走到的意思。

19.給文中畫線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4處)。(2分)

其 師 若 友 豈 盡 同 哉 予 考 其 言 行 其 不 相 似 者 何 其 少 也!

2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⑴予慕而友之( ) ⑵口未嘗相語也( )

⑶子固作《懷友》一首遺予( ) ⑷而造於其室( )

21. 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聖人之言行,豈有二哉?

22.根據文章內容,你認為怎樣的人才能稱為“賢人”?簡要分析。(3分)


三、寫作( 68分)

23.小作文(8分)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源源不斷的歲月長河中,先賢設立了一個個的節點,這些日子被稱作節日。團圓與親情、浪漫與愛情、狂歡與喜悅、追思與緬懷……悲喜交集,國人的諸多情感都融入了中華民族的一個個傳統節日裡。請根據你的經歷與理解,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重陽、春節中,選擇一個節日,寫一篇小作文。(150字左右)


24.寫作(二選一,60分)。

A.作文題:春風告訴我,請為生活點贊

B.有關部門披露:5G時代今年7月開通,你想不到的便利、智慧生活即將到來。請選擇一個角度立意,題目自擬。

要求:文體自選,不提倡寫詩歌。不少於600字。不出現真實的校名和人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