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鱸魚苗開始分篩,成魚進入“散春”期,謹防寄生蟲和細菌病害

加州鱸朝魚寄生蟲感染率較高,尤以車輪蟲感染為主,杯體蟲、鉤介幼蟲等檢出率也較高,也有個別池塘感染斜管蟲、毛管蟲等;從症狀看,加州鱸朝魚白身、白尾爛尾、“打轉”等最為常見。

加州鱸育苗逐漸進入分篩環節,容易造成魚體損傷,而加州鱸進入散春期,抵抗力較差,容易染病。綜合看,應著重防控蟲、菌病害

2.1 加州鱸朝苗寄生蟲:車輪蟲、杯體蟲、毛管蟲、鉤介幼蟲、斜管蟲等。

加州鱸朝苗的車輪蟲感染率較高,但大量感染車輪蟲卻較為少見,且車輪蟲多寄生於魚苗的尾鰭、臀鰭等鰭條上,而鰓上的車輪蟲往往不多,因此,在處理車輪蟲時,不宜“下猛藥”,建議使用苦參鹼等中草藥或溫和性的殺車輪蟲專用藥進行處理。

加州鱸魚苗開始分篩,成魚進入“散春”期,謹防寄生蟲和細菌病害

杯體蟲的感染常見於有外傷或因發病而體質變差的加州鱸苗,偶見鰭條、鰓等大量感染,但其危害不大,且較易處理,根據指導使用纖蟲清等殺纖毛蟲專用藥即可。毛管蟲同。

加州鱸魚苗開始分篩,成魚進入“散春”期,謹防寄生蟲和細菌病害

鉤介幼蟲為蚌的幼蟲,常見於清塘不徹底的苗塘,因其寄生宿主後伸出吸管刺入宿主內吸取營養,故一般殺蟲藥物對其無效。幸在其少量寄生時並無大礙,可不處理。

加州鱸魚苗開始分篩,成魚進入“散春”期,謹防寄生蟲和細菌病害

斜管蟲感染率不高,但其危害極大。如有感染,建議及時使用專用藥物進行殺滅。

加州鱸魚苗開始分篩,成魚進入“散春”期,謹防寄生蟲和細菌病害

對於寄生蟲可以使用安全的藥物進行防控,樂暢桉樹精油具有天然的單萜烯、倍半萜烯、1,8-桉葉素等抗蟲抑蟲成分,能夠作用於多個靶細胞,對於常見的車輪蟲、指環蟲、斜管蟲、錨頭鰠等都有很好的防控作用,能夠阻斷寄生蟲的傳播途徑,防控寄生蟲寄生蟲寄生。

2.2 加州鱸朝苗細菌病:黃桿菌

從檢測的情況看,取熟身病和白頭白尾病病魚的肝、脾、腎等接種,都未能培養出明顯菌落;但病魚體表的黃桿菌檢出率幾近100%。儘管目前還不能確定該菌是否為第一致病菌,但毫無疑問該菌是熟身病和白頭白尾病的重要病原菌。

加州鱸魚苗開始分篩,成魚進入“散春”期,謹防寄生蟲和細菌病害

黃桿菌主要經過皮膚侵入魚體體表,因此,在消毒時應選擇滲透性較強的消毒劑。

2.3 加州鱸朝苗病毒病:彈狀病毒/神經壞死病毒

近期,加州鱸朝苗“打轉”病十分猖獗。該病發病急,死亡量大,處理不當甚至會導致全塘覆沒,用藥需十分謹慎。就目前的檢測來看,該病的病原極有可能是彈狀病毒或神經壞死病毒。儘管學術上病毒病是無藥可治的,但根據市場的反饋,五黃+金銀花潑水可有效控制該病(已有多次實踐驗證)。對於出現“打轉”病的加州鱸苗塘,一定要謹慎用藥,並控制投餵量,建議使用五黃+金銀花潑水。

2.4 成魚寄生蟲:釘蟲等

釘蟲本身不至於導致成魚死亡,但釘蟲咬傷引起繼發真菌或細菌感染卻很致命。對於已長期未殺蟲的池塘,可以選擇樂暢桉樹精油進行防控,切斷寄生蟲的傳播途徑,有效防控寄生蟲寄生。

2.5 成魚細菌病:諾卡氏菌病

諾卡氏菌是嚴重危害加州鱸的慢性致病菌。該病原菌潛伏時間長,且嚴重破壞宿主的免疫器官,且我國目前允許使用的漁藥中無針對該菌的高效藥物,因此,該病的治療難度較大。日常應加強巡塘,如有出現鰓出血或體表長膿皰等症狀,及時採樣送到活寶源魚病實驗室進行專業檢測。

加州鱸魚苗開始分篩,成魚進入“散春”期,謹防寄生蟲和細菌病害

在預防上,應避免頻繁大量換水等強刺激性操作,多使用有益菌,保持水質優良;注意控制投餵,避免急加料;此外可以拌料投餵膽汁酸,促進肝臟的排毒,恢復肝臟健康,提高自身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