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總動員,各地怎麼做|復工返程仍遇阻

疫情總動員,各地怎麼做|復工返程仍遇阻

2月11日,廣州越秀區某小區路口,居民需測體溫後才可以進入。圖/財新記者 梁瑩菲

  【財新網】(記者 張蘭太)新冠疫情仍在發展,然而年後企業復工、人員返程已經開始,如何在企業抓緊復工、人員加快流動的同時加強防控、避免疫情擴散,成為擺在各級政府、各個部門乃至每個企事業單位面前的一道難題。

人員返程,“硬核”管控仍未改

  此前,為防控疫情,很多地方都出臺了很嚴格的限制人員進出措施,有些地方每兩到四天甚至五天才允許居民出門一次。雖然年後開始復工、返程,各地仍嚴陣以待,天津、北京等多地對所有小區開始實行封閉式管理;此外,儘管有關政府部門明令不允許隨意限制居民進出小區,但仍有地區對外來人員返回設置障礙。

  2月10日起,已有多名在杭州工作的人士向財新記者反映,近日回杭州後,無法以租客身份進入小區,甚至有情侶一同乘車回杭州,女方因為是業主准許進入,而男方被拒在門外,被迫去住酒店。很多小區即便允許進入,也會要求提供復工證明和房東擔保書,且進去後不給小區出入證,強制要求在家隔離14天。

  此前,2月9日,浙江省辦公廳發佈的《浙江省疫情防控責任令第2號》明確指出,原則上不得隨意限制普通居民正常出行。2月10日,杭州疫情防控指揮部也發佈第34號令,要求不得粗暴管控,不得隨意限制小區居民和租客進入小區。但當地多個基層街道、社區,都以未接到通知為由拒絕實施,將不少返工人員擋在家門之外。

  2月12日,杭州市政府發佈通告,要求“不得隨意阻攔在杭州購房、租房的新杭州人憑綠碼和有效證件出入所在的社區、村莊、單位”,但通告也提出,對來自湖北等疫情重點地區、在杭州無固定居所、無明確工作的人員加強勸返、暫緩來杭;對來自疫情重點地區復工復崗的原租客,未返杭的一律通知其延遲返杭。

  也有一些地方的小區在其禁返公告引發爭議後“朝令夕改”。2月10日上午,成都市龍泉驛區大面街道龍華社區發出公告,禁止市外返蓉租戶進入小區,如外地返蓉租戶確要進入,須保證14天不出門,交50萬保證金。在此公告引發關注和批評後,當日下午,龍泉驛區大面街道龍華社區居民委員會發出致歉信,稱該公告已停止實施。

  為防控疫情,減少病毒的人際傳播,近期各種公眾聚集性活動被嚴令禁止。但是,仍有一些人存在僥倖心理。2月9日,河北省定州市楊家莊派出所民警現場查處了轄區內9人在疫情防控期間聚眾打麻將且不配戴口罩的違法行為,對組織者依法行政拘留,並對其餘8人處以罰款。

  與此同時,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成為各地紀檢監察部門的糾治重點。2月10日,湖北省紀委通報曝光5起疫情防控中違反工作紀律、履責不力典型問題,多名幹部被處理。

  這次疫情中,不少地區和部門開始採用互聯網大數據的新技術手段監控本地疫情情況。例如,2月11日,河北省正式上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信息平臺,以“解決基層疫情上報繁瑣、區縣市級收集耗時耗力等問題,為政府決策提供直觀數據支持”。

  此前,一些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居住小區、乘坐過的交通工具車次、確診前的活動軌跡等信息已在網絡公開傳播,助力尋找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但各地也出現多起公佈姓名、手機號碼甚至是地址、身份證號碼等個人隱私和敏感信息的事件,引發較大爭議。

  對此,2月9日,中央網信辦下發《關於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利用大數據支撐聯防聯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個人信息,不得用於其他用途。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開姓名、年齡、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因聯防聯控工作需要,且經過脫敏處理的除外。

企業復工,應扶持而非粗暴限制

  年後開始復工,但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仍不免受到疫情的影響,此前各地各類企業已有不少出現經營困難。對此,各個中央部門和各個地區已經出臺了不少扶持政策。

  2月6日,山西省宣佈建立疫情防控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綠色通道”,對屬於防控疫情的搶險救災工程建設項目,包括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醫用護目鏡、消毒機、紅外線溫儀等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生產的建設項目,可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告知承諾制”審批。

  2月7日,上海發出通知,宣佈減免企業房屋租金、延期申報納稅、對相關企業和個人給予稅收優惠、免除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稅收負擔等措施,切實為各類企業減輕負擔。

  2月10日,北京市朝陽區出臺設立總規模3億元發展專項資金、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鼓勵企業優先選取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服務等18條措施,全力減輕疫情對企業影響。

  不過,有的地方則對企業的復工復產採取了報備制度,有的設置了前置審批條件,甚至還有個別地方出現了拘留提前復工企業負責人的情況。

  “這些做法是不符合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的中央精神的。此風不可漲。”2月11日上午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表示,將嚴格制止以審批等簡單粗暴方式限制企業復工復產的做法。

  關於疫情防控與復產復工之間的矛盾,全國人大財經委原副主任、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指出,應該依法設立疫區和非疫區,並分區施政;同時,經濟政策除了大企業恢復生產外,應重點著眼於對困難的人和小微企業的保障。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發佈於今日頭條平臺,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實時全面深入的疫情報道,請點擊下載財新App閱讀

更多對武漢肺炎疫情的相關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