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牛”奔騰助力鄉村振興

東北網2月13日訊高質量發展農機機械化,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愛輝區高度重視農機機械化工作,農機化技術推廣機構健全,土地流轉、規模化經營發展較快,大豆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100%,玉米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100%,農機化服務組織167個,其中,成立現代農機合作社20個,較好地完成了示範區域作業任務。2019年,愛輝區被國家農業農村部列為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

農機裝備配備科學合理。愛輝區針對農業生產薄弱環節的機械整地、精密播種、高效植保、機械收穫等,通過國家購置補貼、爭取項目和市政府支持等,機械化裝備數量快速增加。現有大中型拖拉機5865臺,大中型配套農具5139臺套,聯合收割機898臺。高效植保機械93臺,補齊了機械整地、精密播種、高效植保、機械收穫等短板,田間種管收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99%。

推動新興科技成果轉化普及。設立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依法開展農機重點推廣項目的立項論證、新機具新技術的實驗、示範推廣、科技成果轉化、農機推廣體系建設、專業技術培訓、諮詢等工作,根據生產需求,適時提出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措施建議。愛輝區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總結出適合當地實際,能夠全面推廣應用的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生產模式。大豆、玉米等主要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模式、技術路線和技術要點科學配套,標準明確。

農機組織社會化服務有效覆蓋。全區農機化作業服務組織已發展到167個,有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20個,其中旱田20個,輻射面積73.35萬畝;農業專業合作社147個,輻射面積90.12萬畝;擁有農機原值50萬以上農機化服務組織148個,具備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能力的105個,年作業服務總面積達到160.04萬畝,佔全區作業總面積93%以上,為全區農機作業生產經營主體持續發展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

技術示範推廣培訓效果凸顯。愛輝區十分重視農機化試驗示範、宣傳培訓和推廣工作。制定了大豆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路線及操作規程、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路線及操作規程,並組織實施;建立大豆、玉米示範基地9個,示範園區4個;結合農機化生產多次召開現場會,開展田間博覽和示範效果展示,宣傳生產模式和技術要點,提高農戶應用全程機械化技術的主動性;利用冬、春農閒時機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舉辦技術培訓班8期,結合“壟三”耕作和玉米大豆輪作,重點培訓大機械聯合整地、秸稈翻埋、免耕播種、機械植保、機械收穫、秸稈還田等關鍵技術,培訓技術人員、駕駛員和農民3000多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000份、科普書籍2000本、技術手冊3000本,科技人員下鄉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1.2萬人次,使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家喻戶曉,得到廣大農戶和農業組織一致認可並積極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