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之下的生鮮電商危與機

戰“疫”之下的生鮮電商危與機

戰“疫”之下的生鮮電商危與機

為了應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國家採取果斷措施處置,並最大程度減少人員流動,阻斷疫情傳播。在全民宅家的春節長假裡,餐飲、旅遊等行業受到疫情衝擊。但網上購物比以往更流行,電商在危機中迎來了機遇。根據相關報道,疫情防控期間,鮮活農產品網上銷售活躍,每日優鮮、京東到家、盒馬鮮生、咕咚買菜等生鮮電商平臺業務量激增2-3倍甚至更多,有的出現半夜搶菜現象,還有已經快撐不下去的生鮮電商平臺也迎來了小陽春;同城配送企業更是忙得不亦樂乎,倉配一線幾乎是連軸轉,不少平臺緊急招兵買馬。餓了麼在送餐的同時,聯合生鮮商戶,在全國38個城市通過6萬家門店,開展蔬菜水果、肉禽水產的線上一站式購買與配送;長江日報發起的社區團購蔬菜活動,上線24小時後平臺訪問量突破330萬人次。於是,一種樂觀的情緒洋溢在電商群中,認為生鮮電商會因此而像2003年非典後的淘寶、京東那樣,迎來新一輪大增長。對此,似乎需要謹慎樂觀。

疫情防控期間的生鮮電商,既迎來了機遇,也暴露了危機。由於貨源供應、物流快遞、人力資源等問題,生鮮電商平臺普遍出現短期的供不應求現象,一些上線品種缺貨,配送時效下降,部分產品品控不嚴,客戶等待時間明顯延長,總體服務質量下降,還有大量人口密度較小區域無法覆蓋;無人零售、無人配送雖然已有,但還有待推廣。這些暴露的問題,有一些是因為疫情防控時期的特殊原因造成的,而有一些只是已有問題的繼續放大。但對於不想出門的人們來說,只要能送貨上門已經是最大的滿足,而產品的質量與服務也就不多計較了。

战“疫”之下的生鲜电商危与机

非典後的電商爆發史,可以參考,但在今天絕無參照可能。從歷史看,2003年非典之後,非常時期的網上購物體驗大大促進了淘寶、京東電商平臺的迅速崛起,讓網絡零售迎來一次大發展。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下,雖然也出現了網上生活消費品訂購量猛增的局面,但形勢卻今非昔比。一是網絡人口紅利所剩不多,2018年全國網民數較2017年底僅增長3.8%;電商消費習慣普遍養成,網絡購物用戶已佔網民整體的73.6%,若不是下沉市場的優異表現,電商消費新增群體十分有限,目前的訂單增量有新增用戶的因素,但更多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表現。

二是消費升級的趨勢已經形成,近期消費者可能因為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的原因,以買得到為第一需求,但疫情過後,依然要回歸常態,更加註重品質、品牌和服務,野蠻生長不可持續。而疫情會很快過去,超市、菜市場等傳統生鮮銷售渠道會全面恢復,而且會因為疫情原因改造提升,加強與生鮮電商的競爭。三是制約生鮮電商發展的瓶頸因素依然存在,即供應鏈還不順暢,冷鏈體系還不完善,源頭的產業鏈還很薄弱,在疫情防控期間顯得更為突出,還需要大氣力推進。

危機中往往有機遇,這是中國古人的睿智總結,但並不代表機遇會自然到來,依然要善於把握,順勢而為。生鮮電商應該以消費者的期待為方向,以此次疫情為新的起點,用好中央一號文件等國家關於加強供應鏈、冷鏈及倉儲加工體系建設的最新政策機遇,加速補足短板,提升發展水平。

战“疫”之下的生鲜电商危与机

加速補短板,重點是供應鏈的瓶頸破解。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啟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統籌規劃、分級佈局和標準制定。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建設一批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國家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產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設施,對其在農村建設的保鮮倉儲設施用電實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應抓住國家政策機遇,加快冷鏈體系建設,特別是大型電商平臺、物流快遞企業,可建設冷鏈物流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為生鮮電商提供普遍服務。

強化生態體系建設,進一步密切產銷銜接。按照電商發展“銷售端——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依次推進改造的一般規律,當前應及時推進生鮮電商的供應鏈建設向產業鏈延伸,特別是與源頭的生產端銜接。

對電商而言,“手”要伸得更長些,將供應鏈的標準、體系和管理經驗向產業鏈推廣、對接,推進定製化生產、數字化農業,打通完整鏈條,強化品質把控;對生產端而言,應善於運用網上銷售新渠道和電商大數據倒推生產轉型,生產適銷對路產品,並加大標準化生產力度,適應網上銷售要求。

積極培育新業態,促進融合協同。在疫情防控期間,基於社區的團購是亮點之一,促進了農產品社區直供,可以進一步推動農產品眾籌、預售、領養、定製等新業態發展。傳統的生鮮電商、線上線下結合的生鮮新零售、傳統超市的觸網上線和便利店的24小時服務,可通過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探索實現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同時,隨著生鮮電商生態的擴大,呈現“點——線——面——體”的演化進程,如同當年淘寶分離出支付寶、菜鳥物流、聚划算等平臺一樣,今天的生鮮電商也存在生態體系若干環節實現獨立發展的可能,比如專業的供應鏈體系可以演化為新的公共服務平臺,深化“S2b2C”模式的探索。

(本文圖片均選自網絡)

歡迎各類原文轉發,

對電商支持疫情防控的十點建議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發佈 農村電商當負重前行

從“無人知是荔枝來”看生鮮電商

战“疫”之下的生鲜电商危与机

魏延安

三農學者、農村電商專家

商務部農村電商專家

國務院扶貧辦電商扶貧專家

團中央青年電商創業導師

陝西省委理論講師團專家學者

战“疫”之下的生鲜电商危与机

研究三農問題,研習農村電商,

交流讀書心得,為鄉村振興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