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錯峰式作業 農民朋友請做好自我防護

2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加強農村疫情防控有關情況。有記者提問:做好農村疫情防控,環境整治很重要。和城市相比,農村由於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衛生醫療條件相對差,在疫情防控方面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都不足,請問農業農村部如何以疫病防治為切入點,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改善農村環境衛生?

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副司長何斌介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僅是為了改善環境,也是為了衛生健康。

一是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村莊清潔行動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基礎性工作,目標就是村莊的乾淨整潔。在“三清一改”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進一步拓展內容,引導農民群眾自覺打掃房前房後、屋內屋外,不亂丟生活垃圾、不亂倒生活汙水、不隨地吐痰、不亂堆柴草和農具,在疫情防控期間不亂丟用過的口罩,做好環境衛生“門前三包”。鼓勵農民群眾清理戶內外雜物、瓶瓶罐罐等,剷除病媒生物的孳生環境,從源頭上預防疾病的傳播。同時,加強畜禽養殖管理,引導農民群眾及時清掃畜禽糞汙,減少人畜共患病的傳播風險。

二是紮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要切實認識到農村普及衛生廁所對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突出加強農村廁所糞汙管控,確保今年底東部地區、中西部城近郊區等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基本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持續改善農民群眾的如廁環境。

三是全面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關鍵是要見長效,全面落實農村保潔制度,確保垃圾有人清、廁所有人管、汙水不亂倒。對於農村主幹道、小廣場等公共區域的衛生,要及時清掃轉運,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要做到不漏掃、不斷檔。生活垃圾應定點堆放,有條件的地區最好能夠做到日產日清,無法及時清運的也要封閉管理,如果具備一定條件要及時進行消毒。

四是著力引導農民養成衛生習慣。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明白紙、倡議書、大喇叭等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強宣傳教育,同時藉助電視、廣播、雜誌和新媒體加強宣傳,重點普及衛生廁所知識、日常保潔知識、衛生防疫知識,引導農民群眾樹立健康衛生理念、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何斌表示,無論是春耕生產還是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當前都要避免大規模人群聚集式的工作或者活動,儘量採取分散式、錯峰式的作業方式,同時要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自我防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