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全市農商銀行系統:“三個轉變”深化“線上”金融服務 助力企業賦能復產

電話營銷、微信推送、線上辦貸……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濰坊全市農商銀行順應形勢、積極應對,落實“遠程辦貸”,做強數字服務,深化零跑腿、“一次辦”營銷流程再造,變被動為主動,倒逼營銷模式轉變,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定信貸支持的同時,實現了各項貸款的穩健增長。截至2月12日,濰坊全市農商銀行各項貸款餘額1462.71億元,較年初增長33.92億元,同比多增7.65億元;其中,公司類貸款一舉扭轉了近年來持續走低趨勢,公司貸款同比多增13.54億元。

塑強申貸平臺,將“不好辦”變為“快速辦”

青州市環海水處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水處理設備設計研發、製造銷售為一體的公司,主要客戶集聚湖北武漢一帶,受疫情影響訂單全部無限延期,資金無法回籠。青州農商銀行小微貸中心工作人員在“線上辦貸”電話營銷客戶時瞭解該情況後,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第一時間指導客戶通過新上線的小微企業線上辦貸系統成功申貸50萬元!公司負責人張葦涵表示:“太快了!沒想到不見面的情況下,不到一個小時就成功申請了50萬元貸款!真是解了我這些天來的大難題!農商銀行疫情防控期間金融服務不打烊,還奮鬥在戰“疫”最前線,是真正有責任、有情懷、有溫度的銀行!”作為青州市水處理協會會員,該企業還表示復產資金有了著落,將第一時間恢復生產,擬開工後向武漢水處理客戶捐贈價值31萬元的設備兩套,為疫情防控盡綿薄之力!針對疫情防控期間網點延遲營業、客戶滯留家中,不宜當面開展業務營銷宣傳的現狀,濰坊市聯社堅持讓“數據多跑路,讓客戶不跑腿”理念,將“互聯網”思維貫穿工作始終,加快構建立體化營銷服務模式。2月3日,由濰坊市金融監督管理局牽頭組織,濰坊市工信局、農業農村局、大數據局與濰坊市農村信用聯社聯合上線小微企業線上辦貸系統,實現貸款申請、審核審批、授信用信等線上辦理的“不見面辦貸”服務。客戶用手機掃描農商銀行提供的二維碼或搜索全市各農商銀行微信公眾號,關注後通過“貸款申請”功能發起申請;並可通過“進度查詢”功能實時查詢辦理進度。疫情防控、民生物資生產企業可實現當天受理、當天審批、當天發放貸款,有效滿足1000萬元(含)以下小微企業信貸需求,客戶“動動手指就能辦貸”,農商銀行服務不打烊、效能大提升。

潍坊全市农商银行系统:“三个转变”深化“线上”金融服务 助力企业赋能复产

濰坊市農商銀行系統推出的小微企業線上辦貸系統申請界面

簡化辦貸流程,將“跑廳堂”變為“就地辦”

濰坊盛泰藥業有限公司作為生產藥用級葡萄糖的企業,疫情發生以來積極做好疫情防控所需藥物原料的準備和調運工作,於1月28日往武漢發運60噸葡萄糖原料,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然而,巨大的資金壓力也困擾著該企業,嚴重威脅著防疫抗疫的“輸液線”。急企業所急,急疫情所急。2月1日上午,昌樂農商銀行在“線上復工”過程中瞭解到情況後,主要負責人率隊到企業對接,在瞭解到相關情況後,立即指定專人辦理,開通信貸綠色通道,特事特辦,就地辦公,在濰坊盛泰藥業有限公司廠區內,線上申貸、線上審批,同時立即簽訂貸款合同,一筆金額高達94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立即打到該公司賬戶。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濰坊全市農商銀行“線上復工”模式煥發了業務發展新活力,著眼解決員工“邁不開腿、張不開嘴”營銷難題,明確營銷策略,強化話術培訓,推動服務提質增效。市聯社召開全市農信系統小微企業線上辦貸系統網絡推介會,邀請濰坊傳媒網進行網絡推介;製作的微信短片《線上辦貸不見面 普惠金融助小微》,三天時間總訪問數達到5.9萬人,總分享數達到4.7萬次,擴大了營銷覆蓋面和客戶參與度。組織全市農商銀行壓實責任、創新模式,將電話、微信、短信、廣播等“不見面”方式作為主要營銷措施,積極拓展、有效儲備客戶。截至2月11日,全市農商銀行微信營銷36.7萬次,電話營銷21.6萬次,短信營銷9.8萬次,正式授信1191戶,金額4.2億元。

覆蓋飽和支持,將“等你辦”變為“為你辦”

青州堯王制藥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葡萄糖注射液、口罩和消毒液的醫藥企業,由於近期擴大生產量資金緊張,於2月7日通過農商銀行小微企業申貸平臺發起申請貸款250萬。

青州農商銀行在瞭解到該企業的情況後,及時安排信貸人員進行對接、考察,為該企業開通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安排信貸人員當天整理手續。行總部通過視頻召開貸審會的模式為該戶審批貸款,並上報省市聯社審批,當天發放貸款250萬,利率優惠40個百分點,確保信貸資金第一時間用到疫情防控一線。疫情無情,人間有愛。全市農商銀行系統堅守社會責任,肩扛企業道義,恪守情懷、初心不改,全力支持疫情防護企業擴大生產,助力守護“最美逆行者”。

潍坊全市农商银行系统:“三个转变”深化“线上”金融服务 助力企业赋能复产

青州農商銀行工作人員為醫療製造企業發放專項貸款

濰坊市聯社主動對接市金融辦、市工信局等政府部門,第一時間獲取省金融辦、市工信局及防控辦應急物資生產企業名單,指導各行建立疫情防控專項貸款管理臺賬,對疫情防控、民生物資供給企業進行覆蓋式對接,優先受理、優先審批、優先投放,將信貸服務延展至上下游產業鏈條開展全面對接,以“飽和式”金融供給支持企業開足馬力投入生產。春節以來10多天的時間,全市農商銀行已對接防控應急物資生產企業174戶,根據客戶需求已發放貸款56戶、金額1.06億元;聚焦民生保障領域,對蔬菜生產、收儲、運輸等環節的收購點、經紀人、批零商,新增授信61戶、金額5751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