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汁的分泌量與乳房大小有關嗎?餵母乳的嬰兒需要喝水嗎?

LiNanWang


乳汁的分泌量與乳房大小有關嗎?

很多胸小的女性會擔心因為胸小而影響哺乳期乳汁分泌,害怕自己奶水不足,寶寶吃不飽。那麼女性胸部的大小真的會影響乳汁分泌嗎?

乳汁分泌的多少和女性胸部的大小是沒有關係的,所以平胸的女性完全不用擔心乳汁不夠寶寶吃。女性胸部的大小除了遺傳,還和胸部的脂肪有關。胸部脂肪多的女性,胸部相應的就,反之則偏小。

乳汁的形成

乳汁是在媽媽體內的催乳素和催產素的作用下產生的,在分娩前,女性乳房已經做好了哺乳的準備。分娩後寶寶吮吸就會刺激乳房,排出乳汁。

如何增加泌乳量

1.多讓寶寶吮吸乳房

產後多讓寶寶吮吸乳房,能刺激乳房分泌催乳素和催產素,進而增加乳汁分泌。媽媽們在生過寶寶後最好半個小時內就讓寶寶吮吸自己的乳房,能儘快開奶,提高泌乳量。

2.多吃下奶的食物

奶水不足的媽媽哺乳期多吃下奶的食物能快速下奶,有效的增加乳汁分泌。常見的下奶的食物:花生、豆腐、豬蹄等。

3.按摩乳房

有的女性產後會找催乳師按摩來刺激乳房,增加泌乳量。孕媽如果乳汁偏少的話,可以在餵奶前用熱毛巾按摩胸部四周,幫助乳汁分泌 。

各位媽媽還有哪些幫助乳汁分泌的好方法,不妨來交流以下吧!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孕嬰幫幫媽


乳汁的多少跟乳房的大小沒有關係,因為在我的身邊有一個雙胞胎的媽媽,她人長得很瘦,乳房也不大,但她居然能奶兩個孩子,雖然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奶水有點不足,但這已經很好了,很多的寶媽雖然乳房很大,但一個孩子的奶水也不充足,還有就是每個人奶水的質量也不一樣,有的奶水很稠,這樣的奶水孩子吸了很撐時間,扛餓。有的奶水很清,稀.寶寶吸完很快就會餓了,這樣的奶水孩子大一點就當水喝,必須有輔食餵養,奶水是孩子的飯碗,它是甜的,喝白開水不一樣,所以孩子吃奶同時每天要定時給孩子喝水,雖然奶水能提供孩子一定的水分,但更多的是補充孩子各方面的身體營養,人體需要大量的水分,特別是嬰幼兒,水分攝入少了就容易上火,生病。所以吃奶寶寶要同時多給他(他)們飲用水,以保證寶寶體內的水分供應。



威巖媽咪家


新媽媽提問:我快到預產期了,兩位同產房的媽媽事讓我疑惑不已:同產房A女士乳房很豐滿,誰知她的女兒出生後,竟沒多少奶,寶寶還要混合餵養;另一位乳房較小,但她的孩子出生後,卻有吃不完的奶。這是怎麼回事?奶量多少到底和乳房大小有沒有關係?另外還聽說哺乳後媽媽有乳房二次發育的說法,有沒有科學根據?

乳汁分泌多不多與乳房大不大無關。

乳汁是由媽媽乳房內的乳腺分泌的,乳房內除了包含一定量的脂肪還包含乳腺。一般婦女乳房內的乳腺大小基本上相差不大,而脂肪卻相差很大。所以,奶水足不足和乳腺的大小和功能有關,而乳房的大小是由脂肪的多少來決定的,所以乳汁分泌的多少與乳房大小無關。如果媽媽奶水不足可以通過營養類調補。

短暫的發育,也是可以把握的

常說的乳房哺乳二次發育,其實是短暫的。從受精卵著床的一剎那起,伴隨體內荷爾蒙的改變,乳房也會做出相應的反應,比如乳腺組織增加、脂肪貯備堆積等等。

乳房在生產前後有很大區別,產後乳房皮膚會變緊,表面靜脈曲張、充血,有時會形成硬結,出現乳房脹痛。因此,哺乳期又是乳房的“二次發育期”。哺乳期會出現乳房脹痛、皮下血管變明顯、乳暈顏色加深這三種變化,因為懷孕時女性體內的激素水平會發生變化,感受到乳房脹痛乳房體積逐漸變大、乳頭逐漸變大、乳暈顏色加深、皮下血管擴張。既然懷孕時是乳房的“二次發育”過程,所以以前的文胸也不能再戴了,應當選擇較為寬鬆的文胸,以防止壓迫乳房。

準媽媽經過生育之後,體內各器官的調整變化改變了原來的荷爾蒙分配,所以隨著時間的流逝,還是會慢慢恢復到原來的基礎。所以,對於準媽媽來說,“第二次發育”是短暫的。

哺乳後,乳房雖然會恢復到以前的大小,但是如果這時候媽媽選擇使用塑型內衣保證脂肪堆積的形狀,加強健胸運動,以及使用一些優質的緊實胸部產品,這種乳房的回退時間是會因人而異延長的。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學漢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件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更多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

愛生活的阿澄


關於哺乳,你需要知道以下3個真相:

1.哺乳,要做到“三早”

產婦在分娩後24小時內基本就開始發奶了。

早吸吮

乳汁的產生是泌乳激素和泌乳反射共同作用的結果。嬰兒儘早吸吮乳頭,可使母親體內產生泌乳素和催產素。兩者同時誘發泌乳反射及噴乳反射,促使乳汁分泌及流出。

早接觸

早接觸是指孩子和媽媽之間的皮膚接觸。當媽媽抱著自己的孩子時,就會產生濃濃的愉快感、幸福感和滿足感,孩子也會從媽媽那裡感受到濃濃的愛意。早吸吮、早接觸,就能達到早開奶的目的。

早開奶

在分娩後幾個小時,媽媽就要開始給寶寶餵奶,這樣做,一來孩子可以吃到奶,二來是讓自己的乳腺通暢。而且,媽媽的奶水中還含有牛奶中所沒有的各種免疫因子,這對寶寶而言,也非常重要。如果剛開始不喂,等不到兩三天,奶就會回掉,以後就沒多少奶水甚至沒有奶水了。所以,寶寶生下來,寶寶吃的第一口就應該是母乳,而不是什麼牛奶。

2.A罩杯的媽媽,乳汁少不少?

別瞎擔心啦,乳房的大小與乳量沒有關係的。乳房的大小取決於乳房內脂肪含量的多少,而乳量的多少是與乳腺組織的發育有關,這兩個不是一回事兒。只要你的乳腺發育沒有問題,哪怕是A罩杯,你的寶寶照樣吃得飽。

3.擔心寶寶吃不飽?

其實,母乳才是寶寶的最佳食品和飲料。一般情況下,媽媽的母乳完全能夠滿足出生4~6個月寶寶生長髮育所需要的全部營養,不必再添加什麼牛奶、果汁,甚至是水。也就是說,除母乳外,不用再給新生兒吃任何食物或飲料,除非在醫療上有必要這樣做。

如何判斷新生兒是否吃飽?

通過觀察嬰兒餵養和排洩情況,就能瞭解母親奶水是否足夠。以下五種情況就可視為母乳充足。 哺乳情況:當母親奶水充足時,寶寶在哺乳時可以聽到明顯的吞嚥聲。 排洩情況:每天更換嬰兒尿布最少5~6次,並有少量多次或一次大量的質軟大便。 睡眠:兩次哺乳期間,嬰兒感到滿足,而且睡得踏實、安靜。 體重:寶寶每週平均增重150克左右。 神情:吃奶充足的寶寶眼睛明亮、反應靈敏。此外,哺乳前母親有乳房充滿感,哺乳時有下奶感,哺乳後乳房較柔軟。點擊關注,我是執業醫師、執業藥師和執業中藥師吳向民,讓我們一起分享有用的醫藥良知。


醫藥行者吳向民


奶水的多少和胸部大小沒有關係!

胸大的媽媽只能說明皮下脂肪多,而這些脂肪並不負責分泌乳汁,只是看著大而已。

一般來說,98%的媽媽分娩了新生兒後,只要身體健康,就會分泌乳汁,一開始是初乳,然後是過渡乳,再然後是成熟乳。隨著孩子的增長,媽媽的泌乳量也會增加,一般情況下都能夠滿足孩子的需求。

只有這些情況例外:如果寶媽有腺體或激素內分泌系統失調等疾病,會導致的乳汁分泌少或者無乳汁。

那麼,很多身體健康的媽媽反應自己分泌的奶水少,是什麼原因呢?

決定奶量關鍵的6要素

一、寶寶需要多少,你就能產多少奶

產奶量與孩子的胃是成正比的,孩子能吃多少奶,你就能產多少奶。

首先你要讓寶寶多吸吮,因為寶寶吸吮乳頭,媽媽血液中的催乳素會成倍增長,刺激腦下垂體分泌催乳激素,從而增加乳汁的分泌。 一般來說,寶寶吸吮越多,媽媽的產奶量就越大,越不讓孩子吸會變的越來越少。所以媽媽們,當奶水少的時候,讓寶寶多多的吸吮,奶水就會越來越多。

二、媽媽的信心也決定奶水量

外界環境對媽媽影響很大,信心在奶水的量上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奶水受腦垂體影響,媽媽越是精神緊張或生氣,奶水越容易減少。

所以媽媽們要堅定信心,要相信自己有足夠的奶水供應給孩子,一方面要給自己減壓,要保持情緒輕鬆愉快,另一方面千萬不要在沒生孩子前就先買奶粉來準備。奶粉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採用的‘替代品’,那麼早買來做什麼?這是對自己沒信心的表現!

三、保持充足睡眠和休息

睡眠不足,過度勞累會讓母乳量減少,可以說大多數的媽媽奶水少是因為產後休息差,頻繁的給寶寶起來餵奶等等,讓新媽媽非常疲勞,導致氣血生化之源不足,乳汁運行受阻,出現乳汁減少。所以新媽媽們應該儘量休息,養成寶寶睡覺你也休息的習慣。

四、保持愉悅的心情

母愛可以刺激產奶,心情是影響母乳分泌的重要因素,心情愉悅分泌的乳汁會多,所以新媽媽們應該多找一些讓自己愉悅的事情做,多摸摸寶貝也會刺激乳汁分泌的。

五、一定要排空母乳

有些媽媽認為自己的母乳少,每次寶寶吃完後,會小心的呵護剩餘的乳汁。其實乳汁積鬱是會抑制乳汁分泌的。所以, 每次寶寶吃奶後,如果沒完全排空,媽媽要手動的把乳汁完全排空以便產生新的乳汁。

如果媽媽奶汁充裕,娃娃暫時吃不完,或者在媽媽跟寶貝分開的情況下(比如上班或寶貝生病),必須每3個小時把奶汁擠出來。

六、奶水還得“吃”出來

許多媽媽們為了奶水足,豬蹄湯、雞湯等大魚大肉的吃著,其實這些高脂肪的食物千萬別頻繁吃,不僅不會讓乳汁增加,反而會堵塞乳腺管,發生乳腺炎等,更會讓媽媽們發胖。

吃什麼乳汁最多呢?

●蔬菜湯最下奶。每天喝兩次原汁原味蔬菜湯,不加調味料煮湯,味道清香爽口,可以當茶喝,尤其在產後當天喝,有極佳的發奶作用。

●牛奶、豆漿要多喝,不但營養還能讓媽媽快速恢復元氣,達到營養均衡不發胖。

●雞湯、豬蹄湯適當吃,切忌天天吃。但是吃也有講究,很多老人說,豬蹄湯、雞湯催奶不錯,但是不能放鹽,於是這菜式就變得比藥還難吃。其實這些湯類是可以放鹽的,且一定要連湯帶肉地吃,不能只喝湯不吃肉。

0—6個月的孩子理論上是不需要喂水的,但資深行業專家表示任何理論都是需要和實際相結合的,以下特殊情況下還是需要酌情喂些水的。

1. 寶寶腹瀉較嚴重時,是需要適當補水的。但如果寶寶腹瀉太嚴重,一定要及時就醫。在醫院裡醫生一般會用寶寶口服補液鹽來防止發生脫水。

2.天氣炎熱,寶寶出汗過多,又不能及時餵奶或喝奶粉,這時及時喂水也是很有必要的哦。如果寶寶在厭奶期,吃奶量不足,這時寶寶的攝水量明顯不夠,那也是需要少量喂水。

3.在即將添加輔食的階段,應少量喂水讓寶寶適應水的味道,進而養成喝水的習慣。

4.寶寶尿液過黃或排尿過少,這種現象表明寶寶體內缺水,寶媽應注意觀察及時為寶寶補水。 那麼小兒究竟每天排多少次尿為正常呢?這要根據小兒的年齡和客觀條件而定。比如剛出生頭幾天的新生兒,因吃奶少,所以每天排尿次數也比較少,大約每天4~5次。十幾天的小兒因每天吃奶次數和量增多而膀胱容量小,故排尿次數突然增加到20~25次左右。到1歲左右時,每天排尿15~16次左右。1歲半以後的小兒養成了自動排尿的習慣,排尿的間隔時間逐漸延長。

5.寶媽如果發燒,身體大量失水,會造成母乳濃稠。這種情形下,喂少量水幫助寶寶稀釋母乳也很有必要。

0—6個月寶寶是否需要喂水,在寶寶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刻意給寶寶喂水。但如果遇到母乳濃稠、天氣太熱寶寶過多失水來不及補充、寶寶腹瀉等情況,還是要適當補水。


心連心好月嫂


乳汁的多少和乳房的大小沒有任何關係,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說說。

少女的乳房發育在青春期,從月經初潮開始(12——16歲),體內黃體酮和雌激素促進乳腺發育,乳房的結締組織增加,並伴有脂肪的沉著。說句題外話,乳房的大小隻能表示乳房所含有的脂肪與結締組織的多少而已。

那麼少女慢慢長大,結婚變成懷孕的準媽媽,乳腺的發育更為迅速,除了乳腺組織發育成熟外,局部脂肪沉著增加、血管增生、血流量增多。這個時候,孕媽媽會發現自己的乳房明顯增大了,形態也發生了變化。所以,奶量的多少最關鍵的是和媽媽的乳腺發育成熟度、寶寶吸吮刺激的頻率有關!

所有的媽媽在產後都具備泌乳的功能,所以分娩後半個小時就該給寶寶開奶,儘早的吸吮乳頭,增加吸吮次數、強度和持續時間,才能促進乳汁的分泌。

拿我親生經歷給大家買個教訓,哺乳時,要讓寶寶兩邊乳房吸吮的次數、時間一樣,否則就會一大一小,乳房不對稱,天知道我哺乳期結束後用了多少按摩油才恢復的。血淚的教訓,大家要記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