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壞3:芥川龍之介的小說那麼“喪”,為何有那麼多人喜歡?下篇


崩壞3:芥川龍之介的小說那麼“喪”,為何有那麼多人喜歡?下篇

芥川龍之介,生於1892年,因生於辰年辰月辰日辰刻,故名龍之介。芥川家是延續十幾代的士族,也就是曾經等級較高的武士階級,雖然母親不幸精神失常,失去母愛的龍之介,在受教育方面卻沒落後。

由於整個家族都帶有濃重的文人氣息,龍之介從小飽讀詩書,後來又走上文學創作之路也就順理成章。從1914年開始,22歲的龍之介就開始發表作品。於是,在作品名與原畫的對應關係上,我只推測中位原畫對應的作品是1918年出版的《蜘蛛之絲》,其餘我就無能為力了。

崩壞3:芥川龍之介的小說那麼“喪”,為何有那麼多人喜歡?下篇

本期視頻所選用的背景素材,即《上海遊記》“影像版”,所對應的是龍之介的一段經歷。1921年3月,龍之介被大阪每日新聞社以海外觀察員的身份派往中國。在中國,他從上海出發,遊歷了很多城市,最後到達北京,7月底,從朝鮮回國。

崩壞3:芥川龍之介的小說那麼“喪”,為何有那麼多人喜歡?下篇

書的本名叫《支那遊記》,國內通譯為《中國遊記》,背後的原因相信大家都明白。那麼,拋開“支那”二字在歷史上的厚重感,我們會在書中看到什麼呢?答案是,民國初年,九州大地上的滿目瘡痍。

龍之介從小就飽受中華文化薰陶,但當時的中國肯定摧毀了作者心中的對這裡的所有美好幻想,這似乎已經不是“買家秀”與“賣家秀”的落差感,而是突然發現自己心心念唸的高冷“女神”,在別人的臥榻上,卻是各種垂憐求愛。

這本《中國遊記》我並沒有逐章深讀,因為它的文風比較“古怪”,一方面,龍之介真實的記錄了民國乃至當代中國的很多陋俗,併發出了遺憾的慨嘆,連魯迅先生也間接對此表達了認同(和讚許);另一方面,作家又帶了很多調侃甚至鄙夷,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吐槽意味濃重”。

崩壞3:芥川龍之介的小說那麼“喪”,為何有那麼多人喜歡?下篇

這種風格也並不是不難理解,要知道,1921年,世界正在從一戰的瘡痍中逐漸恢復過來,身為日本人的芥川龍之介,來到中國,心情是很複雜的,曾經的中國可謂是“萬邦來朝”的地位,但自從2次鴉片戰爭和甲午海戰失利後,中國的地位日漸衰退,國內更是一片混亂,軍閥割據,民不聊生,熙熙攘攘、雜亂不堪。

“虎落平陽被犬欺,落了毛的鳳凰不如雞”,龍之介大概就是帶著這種心理走遍了半個中國。當然,作家的真實心理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也只能從字裡行間揣度。

崩壞3:芥川龍之介的小說那麼“喪”,為何有那麼多人喜歡?下篇

要知道,芥川龍之介的作品以短篇小說為主,文筆簡潔而“毒辣”,很擅長用短小精悍的故事,加上新奇的情節,來描繪社會的醜惡。可能你也不會想到,電影《羅生門》的故事,也就是芥川龍之介的《竹林中》+《羅生門》,不過只是由2個極為短小但意味深長的故事“拼”出來的。擱在今天,他絕對是個“毒舌作家”、“反雞湯鬥士”、千萬粉絲的網絡大V,迷弟和迷妹就像股市的韭菜般,一茬接一茬!

崩壞3:芥川龍之介的小說那麼“喪”,為何有那麼多人喜歡?下篇

敏感的心思固然能幫助作家妙筆生花,但精神上的重壓也勢必會影響到身心健康。這次旅行使龍之介的健康大大受損,他回到日本國內後,隨即病倒。之後,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文風也有顯著改變,6年後的1927年,經受不了精神和疾病摧殘的他,做出了他最後的選擇。

芥川龍之介的作品,我看的真不多。所以,如果要進行一個總結:那就是,他用一雙溫柔、憂鬱而甜美的眼睛,看透了悲情和愁苦的人間,卻用一種辛辣的筆法,調製出了一碗有點鹹的淡粥——雖然能果腹,但終究不如干糧充飢。

至於後人,可能也不過慨嘆一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崩壞3:芥川龍之介的小說那麼“喪”,為何有那麼多人喜歡?下篇

關於芥川龍之介的故事,我們就先到這兒吧!感謝你能看到這裡,希望可以隨手三連,多給一些鼓勵和支持,你的小小認可,就是我前進的偉大動力!接下來,我們要聊聊那個藏在天命內部的天才發明家——【長光】!更多精彩,敬請期待,下期再見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