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徐聞縣:“觸電”解心憂“菠蘿的海”裡話豐年

廣東省徐聞縣盛產菠蘿,種植面積超過30萬畝。每到收穫季節,這裡到處都是一望無際、色彩斑斕的菠蘿地,以及飄散在空中的甜蜜氣息,遠近驢友來此打卡,他們為徐聞取了一個響亮而富有詩意的名字——“菠蘿的海”。

然而,“菠蘿的海”裡除了詩意,還有“甜蜜的煩惱”:以前菠蘿豐收,由於銷售、運輸不暢等原因,時常滯銷。2020年春節,中國證券報記者返回徐聞家鄉看到,一場農產品和互聯網的邂逅,正給當地鄉親帶來喜悅和希望。

為了防控疫情,今年春節農村所有的聚會和活動都被叫停了。但談及過去一年的農忙收成,鄉親們哪怕在電話拜年、微信聊天的三言兩語間,也會“拐”到菠蘿上去。

“2018年菠蘿滯銷,我虧了20多萬元,2019年菠蘿價格明顯回升,總算有個好收成。”曲界鎮的菠蘿種植大戶張泰毓說。菠蘿種植的成本變化不大,要想賺錢,菠蘿售價要在8毛錢/斤以上。

張泰毓介紹,2019年曲界菠蘿市價一般在1元/斤以上,最高時賣到1.7元/斤。張泰毓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1.2元/斤計算,一畝地產量大約7000斤,則單畝地的經濟收入為8400元,除去地租、施肥、僱工等成本後,單畝的淨利潤大約在1500元左右,淨利潤率約為18%。

徐聞菠蘿冠全國,曲界菠蘿半徐聞。張泰毓所在的曲界鎮,種植規模在13萬畝左右,號稱“中國菠蘿第一鎮”。

說起2019年的菠蘿收成,鎮上的“菠蘿棕”(指專門從事菠蘿銷售的當地中介)陳有前對記者說,三、四月的時候,每天僅從曲界鎮區開出滿載菠蘿的大卡車就有上百輛,鎮上幾家飯店天天爆滿,一派興旺景象。

陳有前說,外地果商往往在每年臘月就到了鎮上,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果商去果園探實後,會提前和農戶簽訂合同並預付定金,提前鎖定菠蘿銷量和價格。“今年情況特殊,但有好幾位福建老闆打來電話訂貨。”

當然,菠蘿豐年的背後,也有著農民的艱辛和酸楚,最明顯的是2018年的菠蘿滯銷。當年冬季由於氣溫偏低、連遭寒害,導致徐聞菠蘿推遲了一個月才成熟,結果菠蘿與荔枝、芒果等同一地區熱帶水果集中出貨,徐聞菠蘿在同臺競爭中慘敗,從而進一步加深了銷售困局。

張泰毓回憶說,當年他種了100畝,但價格跌至1毛錢一斤,已抵不上採摘的人工成本,最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菠蘿爛在地裡。

針對“果賤傷農”這一難題,當地政府出臺了菠蘿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致力於種植、加工、流通、產業融合、產學研等全產業鏈全面提升,增強菠蘿產業的競爭力。其中,推動農產品“觸電”是重要舉措,當地政府先後引入京東、蘇寧易購、天貓等多家電商進場。

“古老的菠蘿‘觸電’後,煥發出新的生機。”徐聞縣菠蘿協會會長吳建連說,2019年3月,中國菠蘿電商產地直供基地在徐聞縣曲界鎮愚公樓村開業。不到一個月時間,銷量就已逼近400萬元,每日線上交易量約7000件;當地政府還舉辦了徐聞菠蘿產銷對接大會,廣州盒馬鮮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採購商簽下多達400萬斤的採購意向書。

多番努力之下,2019年徐聞菠蘿實現產銷兩旺,全年總產量約70萬噸,總產值約15億元。

農業分析師指出,農產品保存期短,傳統銷售模式下,容易出現豐產不豐收的問題,讓它“觸電上網”,則能有效破解難題。但現在各地都在推動農產品對接電商平臺,競爭也很激烈,這考驗地方包裝、物流、深加工等配套設施的建設。想將這條路走通走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得益於菠蘿豐收,張泰毓2019年添置了一輛轎車。正月裡,他帶著記者開車穿行在漫山遍野的菠蘿地裡,讓人彷彿置身歐陸風情的油畫中。駐足間隙,張泰毓指著一片菠蘿地說,根據目前的長勢,今年開春的菠蘿會在農曆三月前後成熟,“到時我也要試試網上銷售,讓大家都能嚐嚐‘菠蘿的海’的味道。”(記者 餘世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