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內抗體可用於治療,其原理是什麼?

2月13日晚,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對外表示,金銀潭醫院正在開展康復病人的恢復期血漿輸注,目前也顯示出一些初步效果,因為康復期患者體內有大量綜合抗體來對抗病毒。

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內抗體可用於治療,其原理是什麼?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首次有一線醫療專家確認了“血清療法”用於臨床救治。

實際上,在國家衛健委發佈試行第四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就已經正式提出,對重型、危重型病人治療措施“可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

使用康復期患者的血漿輸注進行臨床治療的思路,在抗擊SARS疫情時期實際上就已有之。

鍾南山院士就曾在當時提出過用康復者血清治療SARS患者的建議,天壇生物也曾研製SARS抗病毒血清。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的一些醫院也曾對SARS重病患開展過血清療法,並取得了不錯的療效。

在疫情爆發後醫藥界苦苦尋找治療新冠病毒肺炎藥物時,就有多位行業專家曾對界面新聞記者提出,使用康復期患者的血漿輸注治療是一個選擇。

簡單來說,目前對於新冠病毒肺炎沒有特效藥,而患者在被病毒感染後,自身免疫系統會針對新冠病毒出現免疫應答,產生相應的特異性抗體,當這些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具備足夠規模時,就有可能戰勝體內的新冠病毒。

而康復患者體內血液中往往就存在著足夠規模的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通過對他們的血液抽取,對其血清進行一定的處理,便可以通過輸血的方式把康復者血液中的抗體給到臨床病人,幫助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對抗新冠病毒。

大眾所關切的疫苗,實際上以傳統的滅活疫苗為例,也是將被殺死病毒以疫苗方式接種人體,隨後由免疫系統產生相應抗體,相比之下使用康復患者的血清治療則更加直接。

“中國生物”也在2月13日晚宣佈,已完成對部分康復者血漿的採集工作,開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漿製品和特免球蛋白的製備。經過嚴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檢測,病毒滅活,抗病毒活性檢測等,已成功製備出用於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

2月8日,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為指南,首期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展了3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漿治療,目前連同後續醫院治療的危重病人超過了10人。臨床反映,患者接受治療12至24小時後,實驗室檢測主要炎症指標明顯下降,淋巴細胞比例上升,血氧飽和度、病毒載量等重點指標全面向好,臨床體徵和症狀明顯好轉。

但這種方式也並非萬能神藥,目前依然存在著諸多限制。

騰盛博藥的聯合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洪志博士此前曾在接受醫藥魔方採訪時表示,利用痊癒患者的血清來治療其他感染患者是過去對抗多種感染性疾病的常見手段,但這類方法也存在一些危險,比如不同痊癒患者血清抗體量不一致,經過滅活的血清中仍含有其它一些潛在危險病源。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此前也對媒體表示,雖然血清療法可以較為有效的用來對抗或預防病毒或細菌引起的疾病,但血清成分複雜,對於是否會引起其他問題還存在不確定性,何況其存在的時間比較短,而且需要的血清數量也比較大。但是通過現代方法,可以通過分析治癒者的血液,拿到可以有效地中和病毒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序列,用以治療和預防病毒引起的疾病的發生。

洪志也曾提及,現在技術上已經有了利用痊癒患者血液的更好手段,即從患者血液中提取出對病毒有記憶的B細胞,再把這類細胞產生的能夠對抗病原體的抗體分離出來,進而用於治療其他感染患者。

與直接用血清治療相比,這是相對更安全的一種策略,因為可以對抗體進行標準化生產,還能夠以標準化的劑量給藥。但他也強調,拿到單抗並不意味著可以直接用於治療其他患者,因為還要進行臨床前以及臨床I期健康人研究等驗證。而想要大量生產這類抗體,也還需花很多時間和精力。一般來說,從發現這種抗體到使這類抗體能夠在高產細胞中大量表達至少需要1年左右的時間。這對於應對突發性的疫情是非常不利的。

延伸閱讀:

昨晚,“中國生物”微信公眾號發佈消息稱,中國生物治療性新冠特免血漿製品投入臨床,併發起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捐獻倡議。

文中稱,日前,國藥中國生物已完成對部分康復者血漿的採集工作,開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漿製品和特免球蛋白的製備。經過嚴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檢測,病毒滅活,抗病毒活性檢測等,已成功製備出用於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在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國藥集團武漢血液製品有限公司、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武漢血液中心、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的緊密合作下,投入臨床救治重症患者。

從1月20日開始,中國生物經過一系列準備和協調,組建了專門團隊,調集了相關裝備設備及原材料,在武漢地區實施了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採集。2月8日,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為指南,首期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展了3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漿治療,目前連同後續醫院治療的危重病人超過了10人。臨床反映,患者接受治療12至24小時後,實驗室檢測主要炎症指標明顯下降,淋巴細胞比例上升,血氧飽和度、病毒載量等重點指標全面向好,臨床體徵和症狀明顯好轉。

新冠特免血漿製品是由康復者捐獻的含高效價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的血漿,經過病毒滅活處理,並對抗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多重病原微生物檢測後製備而成,用於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治療。

專家表示,從臨床病理發生過程看,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經過治療康復後,身體內會產生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抗體,可殺滅和清除病毒。目前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的前提下,採用這種特免血漿製品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是最為有效的方法,可大幅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

中國生物研發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冠病毒特免血漿的採集、製備和系列檢測過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製備工藝成熟,所需時間短。目前,由中國生物承擔的“2019-nCoV感染恢復期患者特異血漿和特異免疫球蛋白製備”項目,已獲得國家科技部組織制定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重點專項立項。

此前,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介紹,金銀潭醫院早期是收治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輕症、普通型和重症患者,都有涵蓋。現在只收治重症患者和危重症患者,導致死亡病例的絕對數略有增加,主要是老人和有基礎疾病的病人。目前,正在開展恢復性血漿治療的嘗試,已看出一些好的苗頭。

張定宇呼籲,康復期患者體內有大量的綜合抗體,希望康復期患者伸出胳膊,捐獻寶貴血漿。

中央指導組醫療救治組專家、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亦表示,恢復性血漿的治療,目前已顯現出一些好的苗頭,正在做進一步的觀察。

來源:綜合界面新聞、中國生物、北京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