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南縣:好人之城處處“志願紅”

中國發展網哈爾濱訊(郭憲勇 王喆 )“您好,請接受體溫檢測,現在是疫情嚴峻期,非必要情況請不要出門,回家記得洗手、消毒……”2月8日,樺南縣福順小區門口,志願者朱琳和社區工作人員正忙著為居民檢測體溫、開展防疫宣傳,她已經連續工作10余天了。

戰“疫”當前,志願隨行。與朱琳一樣,在樺南抗擊疫情一線,哪裡有困難,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志願者的身影。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樺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第一時間發出動員令,發揮志願服務的優勢,組建262支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科學有序投身防疫第一線,為群眾健康築起一道安全屏障。

樺南縣:好人之城處處“志願紅”

戰“疫”中,他們是主動上門跑腿的“代購員”

家住樺南縣明義鄉團結村村民焦清武,身患腦出血後遺症,老伴年齡近70歲了。由於疫情防控不能出村,老兩口的身體情況也不方便出來購物,於是這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陳秀斌就主動幫助老兩口採購蔬菜和日常用品,這讓焦清武一家感到很“暖心”。團結村實施交通管控後,沒幾天有些村民家的蔬菜就基本吃光了,如果讓大夥外出採購,很容易會把病毒帶回村裡。於是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陳秀斌主動提出幫助村民“代購”,做起了“快遞小哥”。每天早上通過微信朋友圈發佈採購信息,讓村民們“點單”,然後他把所需日常用品和蔬菜統計好,驅車去超市進行購買,買回來後挨家挨戶地送,這樣既暖了人心,又強化了防控。截至目前,全縣192個行政村有70%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願者都充當起了村民的“快遞小哥”,讓村民們能夠安心舒適地待在家裡,平安度“疫”。

樺南縣:好人之城處處“志願紅”

戰“疫”中,他們是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員”

在樺南縣城區細心的人總會發現有一群紅色的身影出現在居民小區、大街小巷上,這是志願者張巖和他的夥伴們利用私家車流動宣傳這次疫情防控知識和疫情防控指揮部政策。張巖是一名普通的個體戶,一直熱衷社會公益,組建了“手牽手”志願服務隊。這次疫情防控,他主動請纓,成立疫情防控宣傳車隊,義務做起宣傳員。每天他們早早就出來,開著私家車走街串巷,把疫情防控知識傳播到每一個點,餓了,就在車裡吃點麵包,困了就躺在車裡眯一會,整整一週,始終不叫苦叫累。與張巖一樣,雷鋒志願服務隊、萬國車友會、盛春德愛心車隊等一大批志願者肩負宣傳任務,大街小巷,進村入戶,利用各類資源宣傳權威信息,引導廣大群眾遵守科學防疫規定,不信謠、不傳謠、不恐慌,堅定防疫必勝的信心和決心。


樺南縣:好人之城處處“志願紅”

戰“疫”中,他們是外來人口登記的“排查員”

朱琳是富強社區的一名志願者,從疫情阻擊戰打響開始,她挺著“大肚子”一直戰鬥在防控工作最前沿。前幾年,婚後的朱琳懷孕後不慎流產,這次懷孕對於她和整個家而言無疑是最大的事,全家對她給予“國寶級”的待遇。但她毫不猶豫,毅然決然地的衝向了阻擊疫情的第一線,帶領同事們在各個小區走訪詢問排查登記,詳細記錄家庭成員近期外出情況、健康狀況等信息,逐人逐戶打電話排查,樓層高的她爬不上去,就通過電話視頻的方式詢問,確保了轄區不漏一人。超負荷工作讓她有些吃不消,不舒服就在社區吸氧氣,緩解一下,然後又投入緊張的工作。她的愛人通過微信運動看到每天朱琳都近3萬步,幾次勸她撤下來,但都被拒絕了。所有的同事看到她這樣“拼”,都心疼地流下淚水。有人問她這樣做不怕嗎?她堅定地說:“怕,但身前是肺炎疫情,身後是父老鄉親,我們不能轉身”。不怕戰,不怕險。疫情前,樺南像的志願者們挺在防控“最前哨”,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的要求,深入全縣15個社區、192個行政村,協助社區全面開展拉網式排查,實現群防群控、穩防穩控。


樺南縣:好人之城處處“志願紅”

戰“疫”中,他們是疫情宣傳作品的“演說員”

“戰疫情、說防控,樺南人、要記清;戴口罩、講衛生,勤消毒、要力爭……”這個是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李派快板第四代傳承人,也是樺南縣紅色文藝輕騎兵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張丹創作的疫情防控宣傳快板書,這個快板已經是她創作的第5個作品了。為了能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疫情防控知識傳到千家萬戶,張丹放棄了春節的假期,將孩子託付給老人照管,一心撲在了快板的創作上。她將防控知識創作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快板在微信平臺、抖音、快手上廣泛傳播,吸引大批市民和群眾收聽收看,有效地傳播了防疫知識。為了提高創作速度,她每天加班到深夜,愛人經常打電話關心地催促她,“回來吃飯吧!”“太晚了回來吧,明天在寫!”每次張丹都是“對不起”婉拒了愛人的關心。疫情就是命令。張丹深深知道,現在每個人都在跟“病毒”賽跑,根本不能停歇。連日來,張丹平均不到兩天就創作1個作品。張丹說:“這個傳播得非常快,而且老百姓易於接受,最火的快板書視頻觀看量就達到了4萬多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從我的作品中汲取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力量。”同樣,像張丹一樣的文化志願者們,例如駝腰子愚公村的農民小劇團、紅色輕騎兵的志願者、各個文藝協會的志願者們,他們通過創作快板、歌曲、京東大鼓等文藝作品,積極向廣大群眾講解防疫科普知識,教育大家提高防控意識,平安過春節。


樺南縣:好人之城處處“志願紅”

戰“疫”中,他們是防疫一線的後勤“保障員”

元宵節當天晚上,樺南縣社會志願者夏玉軍和家人自費購買了2000多元的湯圓,親自煮好後驅車前往城區233個小區值守點、部分防控卡點和疫情防控指揮部,把一碗碗熱乎乎的湯圓送到了寒風中仍在值守的一線防控人員手中,讓那些回不去家團圓的“逆行者”們吃上了香噴噴的湯圓。疫情無情人有情,好人之城顯真情。樺南疫情防控以來,志願者們雖不在一線,但愛心接力一直在延續,“小紅帽”們慷慨解囊馳援武漢、溫情暖暖慰問一線、無私奉獻捐款捐物……,以各種方式紛紛伸援手、獻愛心,齊心支援抗擊疫情一線。一個個暖心的善舉,一句句感動的話語給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增添了許多溫暖和感動。據不完全統計,截止記者發稿前,樺南縣誌願服務組織捐款捐物共計200多萬元。 如今,在樺南小城的城區街道、社區院落、鄉鎮村莊隨處可見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他們帶著自己的善心與愛心,衝在戰“疫”最前沿,有力地增強了“好人之城”萬眾一心、共克時艱、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在這個寒冷的冬季,他們是美麗樺南最溫暖的顏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