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來自基層防疫一線的報告

【西安:心手相握 共抗疫情】徵文選登


1月24日夜,除夕。

萬家燈火,但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已經失去了往年熙熙攘攘的人流。就在1月22日,大唐不夜城燈光璀璨的夜晚還有近30萬人次的客流。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們,徜徉在這條國家級的步行街上,吃美食,賞美景,甚至許多人為了能親眼目睹紅遍全國的“不倒翁小姐姐”馮佳晨,寧願在冬日的寒風中排隊三個小時,或者更長。

大唐不夜城是西安市“中國年﹒看西安”活動的主戰場,已經連續舉辦了兩屆。這條1500米的步行街上,常常在全國遊客的朋友圈被刷屏。每到活動期間,來來往往的人群總是接踵摩肩,絡繹不絕,去年元宵節當晚曾達到了84萬人次的人流量,最後不得不採取措施,控制人流。

大唐不夜城的關閉,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全市暫停了春節期間的各類文化藝術活動。12月31日,我們從媒體上鋪天蓋地的報道中,已經看到了武漢方面官方的報道。報道中說,近日當地的部分醫療機構接診多例肺炎病例。當地醫療管理部門立即在全市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病例搜索和回顧性調查,已發現27例病例,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少數病人呼吸困難,胸片呈雙肺浸潤性病灶。目前,所有病人均已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調查和醫學觀察正在進行中。

那時,我們知道了武漢有了肺炎病例,但還不知是疫情。對於在西安這座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我們來說,覺得距離武漢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我們還在歲末年初,緊張地籌備年底的總結大會,還有要投入到在大唐不夜城舉辦的中國年活動中去。對於一個工作人員來說,每當萬家春節歡樂之時,也是我們加班奮戰之時,我們和往年一樣,已經做好了準備,等待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來西安,來曲江的大唐不夜城感受唐文化穿越千年的美。

1月23日夜,農曆臘月29日。西安的大街小巷已經有了濃濃的年味。而就在當晚10時,由於疫情,距離西安730多公里的武漢,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車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

當晚,我所在的單位召開會議,要求按照市級要求成立指揮部,起草文件的任務落在了我的頭上。我經歷過2003年的非典,在部門算是年齡偏大的人,其他年輕人,那時候還在讀書,只依稀地記得當時停了課,不用做太多的作業,在家待著好久沒有出門。文件連夜起草,連夜印發,在全區抽調精兵強將,組成了“一辦九組”開展工作。從此,抗擊疫情的號角吹響,我開始了在辦公室過夜的日子。

全國確診、疑似的病例連續疊加,全市在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防控排查,小區逐戶排查登記的工作也開始啟動。

有一種擔當就是逆行。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在疫情面前,戰鬥在一線救死扶傷迎難而上的醫護工作者,就是最偉大的英雄。就在1月23日晚,西安已經集結了醫療業務骨幹,隨時做好赴武漢抗擊疫情的準備。他們群情激昂,紛紛請纓上陣。同時,從新聞媒體上看到,全國各大醫院也都調集力量奔赴疫區,他們心中,只有一個目的地,叫做武漢。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救死扶傷。愛人十幾年前在部隊,是名軍醫大學的戰士。後來轉業到地方醫院。她給我發來微信,說他們行業許多人都踴躍報名去武漢,人家要的是感染科、呼吸內科、重症醫學科等醫生護士。她還埋怨,自己為啥就學了病理。

針對我們來說,在完成上級交辦的工作之外,最大的工作就是排查武漢來陝、返陝,或者與其有密切接觸的人員。高速入城口、火車站、機場的檢查站成了第一道關口,逐人測量體溫,逐車進行消毒。37.3度甚至成了一個臨界點上最敏感的數字。雖然從除夕那天起,全區的所有景區均已關閉,但是春節已到,全國總是有千萬遷徙的大軍從各地奔來,他們在外一年,腳步匆匆,為了生活奔波,回家團聚成了年底最大的心願。也就是在這時候,人員的聚集,成為了疫情防控最大的困難。

單位抽調百人隊伍,進行培訓後走進千家萬戶。曲江新區範圍內,有115個小區,22萬常住人口,有23個產業園區的寫字樓,還有270家酒店、民宿、小旅館。經過研究,全區劃分了23個防控網格,設置疫情防控檢查點115個,將所轄115個居民小區責任到人。工作人員走進小區,上樓逐戶詢問,吃閉門羹是常有的事情,甚至還被老大爺用掃把趕了出來。群眾的排斥,大家開玩笑說,市民的警惕性提高了,但是我們絕不敢有漏網之人,因為生命至上。

曲江紫汀苑社區書記彭福珍,是位社區的“總掌櫃”,家家戶戶的情況她瞭如指掌。我見到她,她說帶了幾天的口罩捨不得扔掉,她說每棟樓、每單元、每戶人家,自己都要走到。她帶領紫汀苑社區全體社工挨家挨戶敲門,一一詢問居民的行動軌跡,排查三類人員。這樣大量接觸成百上千的人,將自己暴露在危險中,她的家人是反對的,但她仍義無反顧。她說:“作為黨員,我必須衝在前面。”

從疫區來,或到過疫區,與之有關的密切接觸者,都一一要排查出來,進行隔離。隔離分三種,一種是居家隔離,一種是集中進入醫學觀察站,有症狀的必須進入醫院。曲江賓館是曲江第一個醫學集中觀察站。從開設以來,已經達百人以上,這些人群都與疫情密切相關,年齡最小的出生僅6個月,還是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年齡最大的已78歲,患有多種慢性病,還做過心臟搭橋手術。在觀察站成立那天,我見證了劉瑋等16名黨員忠誠的誓言。他作為領隊,緊握拳頭,站在臨時黨支部的黨旗前,大聲領讀重溫著入黨誓詞。

已經一週多沒有合過眼的劉瑋,通紅的眼圈和疲憊的神色,真叫人心疼。而連心卡上,一句句溫暖的話語,平實而感動。來自湖北襄陽的黨女士,凌晨突然肚子疼,住場醫生提起藥箱,跑過去穩住了疼痛,得知她的車上有常備藥,工作人員就疾步去了兩公里之外。有天下午,來自武漢的洪先生撥打連心卡上的電話,說自己的孩子哭著不吃飯。原來孩子想吃茴香味兒的餃子,觀察點的廚師衝進後廚,專門給孩子包了大肉茴香餃。當孩子高興地吃著熱騰騰的餃子時,洪先生卻已經滿眼熱淚。

2020年2月2日,星期日。在許多人心中是個吉祥的數字。疫情到來之前,許多將要步入婚姻殿堂的愛侶,把領結婚證的時間選定在了這天。婚姻登記處也主動發佈公告,放棄假日,對外預約登記。可是就是疫情,讓這個特殊的日子,化為了泡影。可是對來自疫區的龍女士來說,雖然已經在集中觀察點生活了近一週,心情還是有些鬱悶,因為她每天看著疫情的各類信息,對自己的老家人還有些擔心。她帶著一家四口人,春節前就自駕遊離開了自己的城市。可是疫情爆發,各個城市的酒店停業了,景區關閉了,他們一家主動來到了集中觀察點。這天是她的生日。當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敲開她房間的門,送上了一個大大的蛋糕,並唱起生日快樂歌時,她雙手捂臉,激動地哭出了聲,然後又不斷地說謝謝,謝謝。因為在這特殊的時期,連自己都沒有想起,2月2日是自己的生日。

在集中觀察點,每個人進入都有嚴格的登記、留觀和生活程序,忙碌的工作人員,細心地記住了在隔離期間每個人,身份證上的生日時間。他們知道,這些來自疫區,或者與疫區人員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大多都在自己的城市之外。要讓他們在集中觀察點,感受到不一樣的溫暖。他們每天精準地滿足著每個人的需求,變著花樣地送來一日三餐,晚上還送來水果點心。為了讓這群人能夠吃到自己家鄉的味道,觀察點還在各大酒店賓館聘請了湖北籍的廚師,西安同盛祥、春發生等百年老字號餐飲隨時送餐。

1月31日,曲江某小區有了確診病例。其實在前些天,小區排查過程中,工作人員就已經發現,並督促一家三口自行去了醫院。患者在醫院住了三五天,最後分別被確診。按照要求,對病例家庭所在小區的4號樓要進行整體14天居家隔離。整棟樓,涉及到258戶,602人,這些群眾的日常生活怎麼辦?心理怎麼疏導?消殺怎麼完成?警戒線外,共產黨員突擊隊組成4個工作組,40餘名工作人員各司其職。每天新鮮的蔬菜,十多個品種,按照需求分別包裝,送到每家每戶的門口;家裡沒有的日常用品,專門有人收集,一一去採購了送來;每天值守的人,24小時三班倒,他們顧不上白天和黑夜,身體強壯的小夥子們,搶著值後半夜,他們說自己身體好,耐得住天寒,雖然已經立春,可是對於西安來說,晚上的室外溫度還是在零度左右徘徊。下班了也不敢離開,就在小區外備勤的大巴的座位上,靜靜地合一會兒眼。

每一位忙碌在戰場上的人,他們來不及喘息。衝鋒號一直在吹響,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他們知道,千斤重擔萬人挑,眾人能移萬座山,全國上下正在疫情防控的攻堅期。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冰雪融化之日,就是疫情全面戰勝之時。西安護城河邊上成片的迎春花,已經黃燦燦地盛開,枝條兒已經拔節般伸展著生長。

加油,中國。加油,人民。加油,我的兄弟姐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