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德: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在那裡

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沒有誰是旁觀者。連日來,萬德街道志願服務力量不斷湧現,在檢測點、村內密織疫情防控網絡,努力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萬德: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在那裡

萬德: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在那裡

每天早上孫元祺出門時,都會問五歲的兒子:“爸爸要去哪兒?”“去打怪獸!”兒子都會驕傲的回答他。“孩子還小,給他還解釋不清楚什麼是疫情,什麼是防控,就說打怪獸去,俺兒就覺得我可厲害了。”孫元祺走出家門開啟他每天近十個小時的志願者工作。

萬德: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在那裡

90後的孫元祺是濟南長興建設集團的一名員工,疫情發生後,他在手機上看到家鄉萬德的志願者招募令,毅然加入,第二天就來到志願者比較緊缺的濟南市南大門——界首防疫點。“這次真的踐行了我們長興人特有的工作作風:雷厲風行,馬上就辦!”他略帶自豪地說道。每天值守十小時左右,日均檢查500多車次、查驗兩千多人,這個年輕的90後時常累到回家倒頭就睡。“我回家,俺媳婦兒、俺媽一人拿一瓶消毒液就對我全身消殺,恐怕我從外面帶回來病毒傳染孩子,這麼多天我都是自己睡一個屋,不敢和孩子多接觸。”

經過這幾天,他認真、務實、負責的工作態度,得到了街道帶班領導、萬德街道和區公安局各界領導的一致認可和好評!“雖然在這次志願者中我是比較渺小的,但是我們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也希望所有的年輕人會挺身而出,眾志成城,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把我們的正能量傳遞給疫情中的每一個人,用實際行動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加油!”

萬德: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在那裡

萬德: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在那裡

一月初,楊軍從手機上看到了武漢出現新冠肺炎病例並出現向全國蔓延的疫情,他那時就想為這場疫情貢獻點力量。當他加入萬德志願者團隊後,他的滿腔熱情得到釋放。他被分配到京臺高速萬德出口疫情防控監測點,查驗車輛、測量體溫、登記信息、勸返外地車輛……工作內容看似簡單,可是他從未掉以輕心。11個白班+4個夜班,已檢查5000餘輛車輛,查驗一萬餘人。

萬德: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在那裡

萬德: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在那裡

“我的工作是出租司機,以前我就願意參加各種志願服務活動,救助過白血病患兒,其他志願活動也經常參加,我覺得這些才是我們年輕人該做的事。我父親是老黨員,知道我來參加疫情防控,第一個支持我。要是能去湖北支援,我義不容辭!”楊軍說的堅定。“這幾天值守,最感動我的是這些值班的公安、交警、醫生、街道上的,我下班了,他們還在堅守,有什麼情況,他們都是衝鋒在前,我在這裡感受到最多的是正能量。”

萬德: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在那裡

18歲的趙連心是萬德志願者中年紀最小的,她是山東建築大學的大一在校生。小姑娘看起來文弱,說到來參加志願服務卻很淡然,“我看到學校發佈的志願者招募信息,我就報名了,沒想到能分到自己的家鄉來值班。我相信我能把自己負責的工作做好,這也算是我18歲的成人禮吧。”

萬德: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在那裡

萬德: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在那裡

“小趙雖然年紀最小,工作起來非常認真負責,之前把她安排在街道辦公樓前檢測體溫,可是她主動來跟我說,想去工作任務重的崗位,和大家一起戰鬥。”街道團委的王永超稱讚小趙的勇氣。我們從這擲地有聲的話語裡,能聽到一個青年人的堅毅和果敢,能體會到一個當代大學生的責任和使命,也能感受到全面動員,齊心協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萬德: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在那裡

坡裡莊村從疫情防控工作開始,村裡就自發組織了一支40多人的志願者隊伍,村裡的年輕人一個比著一個的參與志願服務。這支隊伍中有上了年紀的老黨員,也有20歲的年輕人,有村幹部,也有老百姓,40多人就像是一盞盞燈火種子,矗立在坡裡莊的角角落落,照亮了每個坡裡莊百姓的心窩。

“俺村裡的壯勞力都上了,說是四十多個人,其實俺也沒算清楚,家家的年輕人都來村裡幫忙,有些輪流值班的,有些入戶排查的,還有負責街道消殺、打掃衛生的,俺這些兄弟幹活可實在,可讓人放心了。”村支部書記王繼斌這樣說。

萬德: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在那裡

志願者也是凡夫肉身,沒有防護服,沒有護目鏡,可是處在防疫最前線,卻沒有一絲畏懼。雖然疫情危險,但他們還是不斷地投入到疫情的“戰鬥”中,因為和站在湖北一線的工作人員比較起來,志願者們感到自己所做的微不足道!正所謂,時有所需,必有所為,國有所需,我必前行!

文稿:邱亞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