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6個鏡頭講述臨沂最美逆行者

寒冬歲暮,新冠肺炎疫情告急,庚子年的春節餘慶戛然而止!

“我申請衝到最前線,同病毒搏一搏,請組織批准!”1月21日,臨沂市人民醫院護師許科元遞交了申請,作為年邁父母的兒子、年幼孩子的父親、待產妻子的丈夫,生死之間他毫不猶豫。

臨沂市作為山東省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地級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壓力大,臨沂衛生健康戰線工作者們,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守臨沂,戰湖北。廣大黨員高擎黨旗,不負重託,用行動踐行諾言,築起一道堅固的紅色防疫戰線。

鏡頭一:黨支部充當“先鋒隊”“請戰書”堆積成山

關鍵時刻,有一支黨支部爭當“先鋒隊”,吹響衝鋒號,這就是臨沂市人民醫院感染科黨支部。

感染科黨支部書記高峰作為此次疫情防控專家組感染專業首席專家,一直奔波在各項醫療救治一線。感染科黨支部全體黨員紛紛表態,“面對疫情,我們黨員一定得、必須得衝鋒在前,全力以赴!”

他們進入負壓病房至少需要穿3到4層專業防護衣,為了儘可能不浪費防護用品,他們不敢喝水。4個小時入艙時間裡渾身早已溼透。

護師許科元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說:“每當我從負壓病房輪值結束後便會不斷問自己,‘爸媽年齡大了,家裡還有即將生產的妻子和幼兒,假如我被感染了,我怎麼辦?我的家庭會理解我嗎?’”

他輾轉難眠,再看一眼跟他一樣守在患者身旁的同事們,想著家人對他堅定的支持,他拿起筆,在日記本上重重寫道:大疫當前,我不能退縮,我是一名黨員,我是一名護士,我有責任衝在最前面,盡最大力量為我的家人、朋友、同事、父老鄉親守護最後一道健康防線。

亓康來自臨沂市人民醫院急診搶救室,在負壓病房工作期間,三層手套下手指勒得都沒有了感覺,他和同事們還是這樣完成了一次次打留置針、抽血氣等各項護理操作。

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6個鏡頭講述臨沂最美逆行者


第一批進入負壓病房的醫護人員於1月27日“出艙”休整。作為第一批臨時黨支部書記,感染科秦承志主任出艙後的第一件事便是給家裡打個電話,報個平安。當提到沒辦法陪老人一起過個團圓年時,他幾度哽咽,流下了熱淚。

負壓病房直面新冠肺炎患者,工作風險高,強度大,但是,愛和希望比病毒蔓延的更快。呼吸、綜合內科黨支部書記許新毅主任第一時間帶領科室上交請戰書。很快,醫護人員一紛紛按滿鮮紅手印的“請戰書”堆積成山,大家爭先報名申請到負壓病房去。

初心在,使命銘心間,在大家共同努力下,2月6日15:30,兩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從這裡治癒出院。2月9日15:00,臨沂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從這裡治癒出院。2月12日11:20,兩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從這裡治癒出院……

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6個鏡頭講述臨沂最美逆行者


鏡頭二:馳援湖北戰“疫”一線 無畏無懼

湖北,疫情告急!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1月26日凌晨,臨沂市首批4名醫療隊員抵達黃岡市;1月28日,臨沂市第二批赴武漢醫療救援隊出征,6名醫療隊員馳援武漢疫情前線;2月9日,來自臨沂市6個縣區15家醫院的26名骨幹醫護人員奔赴湖北開展援助工作。

他們是孜孜不倦的追夢人,一襲白衣,盡染藥香,叩問初心,從未彷徨,風雨兼程只為救死扶傷。

在黃岡市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在武漢市漢陽方艙醫院,都有臨“醫”人奮戰抗“疫”的身影。

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6個鏡頭講述臨沂最美逆行者


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臨沂市中醫醫院脾胃二科主任莊步輝被任命為所在醫療小組組長,“我們的工作狀態可以總結為一個字‘拼’!全心投入到患者救治、各項醫療程序完善工作中,經常一天下來連飯都忘記吃!”

臨床一線,莊步輝還發揮中醫特色,結合臨床為大部分患者開出了中藥藥方,患者的身體的不適明顯減輕;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護師李善超,除了常規護理以外,發揮精神衛生護師專長,休息時間幾乎都用在輔導患者開展心理支持,緩解緊張的情緒。

漢陽方艙醫院,臨沂市中心醫院高健戰鬥在物資保障一線,負責物資申請、領取、分發以及分餐等工作,在剛剛的32個小時裡他只休息了2小時。

臨沂的海棠,湖北的梅花,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6個鏡頭講述臨沂最美逆行者


鏡頭三:“疫情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 請組織考驗我

“敬愛的黨組織:在這個時殊的時期,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全力以赴,抗擊疫情,逆行而上……”,疫情面前,臨沂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張寧,越發覺得黨員就是保護人民群眾的城牆,2月12日進駐武漢市漢陽方艙醫院前,他義無反顧地向臨時成立的山東省第八批援鄂醫療隊黨支部遞交了這份滿載責任和決心的入黨申請書,請組織考驗他。

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6個鏡頭講述臨沂最美逆行者


同時,臨沂市婦幼保健院產科護理護師邱鳳蕊也向臨時黨支部遞交“入黨申請書”,並莊重地進行入黨宣誓;臨沂第三批馳援湖北的90後護師見申強也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健康所繫,性命所託。雖不知前路有多險阻,我無畏無懼。”

2月12日,中共臨沂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機關委員會成立山東援鄂醫療隊臨沂隊員臨時黨支部。目前,臨沂共派出3批36名醫務工作者馳援湖北抗擊疫情,其中5名黨員,1名預備黨員。臨時黨支部書記劉賢寶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說,臨時黨支部一定會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帶領廣大醫護工作者在援助湖北抗擊疫情的戰鬥中當先鋒、打頭陣,堅決打贏抗擊疫情阻擊戰。

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6個鏡頭講述臨沂最美逆行者


鏡頭四:24小時與病毒“面對面 ”夫妻相見不相聚

“我是黨員,我是疾控工作者,我先上!”這是成為衝在防疫一線的臨沂疾控人常說的一句話。

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6個鏡頭講述臨沂最美逆行者


李成偉吳欣欣夫婦都系生物學專業高材生,從事實驗室檢驗工作。作為各自單位的業務骨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們一同承擔起新冠病毒採樣、檢測的重任。妻子吳欣欣還負責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病例樣本的轉送。

1月20日,臨沂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收到第一份新冠病毒檢測樣本。自那之後,李成偉一直堅守在實驗室,期間的送樣、接樣成了他們夫妻能夠見面的難得機會。儘管看不到對方的面容,但那瞬間的眼神交流,彷彿道盡了全部的牽掛。

第一次做新冠病毒檢測時,連續7小時沒有離開實驗室,直到凌晨2:45,身著三級防護服的李成偉,整個人疲憊不堪,身體嚴重透支虛脫以致勉強走出實驗室後,癱坐在地上。

據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瞭解,“流調”是疾控人的行業話,類似於醫院的“問診”,需要深入病區、進入患者家中與病例進行面對面交流,對可能汙染的內、外環境進行消毒處置,每次與病毒零距離的接觸都是置身於被感染的風險當中。

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6個鏡頭講述臨沂最美逆行者


年三十的晚上10:00,疾控人王立山整理完最後一份疫情信息後,驅車趕到蘭山區疾控中心門口,準備接同樣作為疾控人的妻子林爛芳回家。可是,接下來的一幕,讓王立山的心口至今隱隱作痛,“我剛脫下防護服,就看你一眼,我不上車,你也不能下車”。愛人就在咫尺間,但是林爛芳卻硬忍著對孩子和愛人的想念,執意不肯上車!

王立山說:“我怕她心理負擔太大,二寶連續發燒三天都沒敢告訴她。但是她更擔心和掛念我們,她每天直接面對病例和密切接觸者,怕自己身上有病毒感染給家人。”

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6個鏡頭講述臨沂最美逆行者


鏡頭五:守好疫情“前哨戰” 兩位孕媽放棄休假

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6個鏡頭講述臨沂最美逆行者


120是院前急救的第一棒,是廣大市民的生命熱線。

“您好!臨沂120!”“病人在哪個縣區,具體在哪個位置?哪裡不舒服?“發熱?有沒有去過武漢或者和武漢來的人有過接觸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瞭解到,面對疫情,中心22名黨員向中心黨支部遞交了承諾書。電話一響,就如同戰鬥的衝鋒號吹響,他們沉著冷靜,認真仔細甄別、記錄、處理每一個電話,耐心解釋相關流程,消除市民恐慌,堅守好接警一線。

120急救指揮調度大廳,在忙碌的接線員坐席中,一眼就能看到徐曉茹、耿悅兩位距離預產期都只有一個月的準媽媽,她們放棄休假,一直堅守在接警一線,成為了抗疫工作中最美的風景線。

院前急救指揮調度是一項時間緊、協調能力強的工作,面對的都是急難險重。45歲的梁麗華是一位堅守一線的“老”職工。在崗期間她突發腹痛,同事們勸她回去休息,她卻讓家人送藥到崗,忍著腹痛和同事們戰鬥在一線:答疑解惑、科學調派、高效有序……

質控專職人員管相鳳、系統工程師禚玉芹直接頂班上崗,年輕的黨員王華瑋同志上完白班,再接著上夜班;邢豔霞、姜丹丹兩位還在休產假的媽媽也把嗷嗷待哺的孩子交給家人照顧,提前回歸到接警一線。

120“救”在身邊。他們平均每天受理呼叫電話1976次,不僅保證了日常院前急救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積極應對各類市民諮詢問題,還多方協調救護車進行車站、高速路口、機場發熱監測點、非發熱門診醫療機構以及居家發熱人員的轉運,守護抗擊疫情的“前哨站”

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6個鏡頭講述臨沂最美逆行者


鏡頭六:疫情裡迎接“新生” 黨員全員在崗

 新生命,就是新的希望。

“哇哇哇……”臨沂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一個個新生兒的啼哭,聲似洪鐘,劃破疫情圍城下的陰霾,讓這個暮冬初春多了陣陣暖意和生機。

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6個鏡頭講述臨沂最美逆行者


疫情當前,黨員在前,產科39名黨員全員在崗。所有醫護人員自告奮勇報名值班,沒有排班的醫護隨時待命衝到一線。

迎新年,“鼠”你第一。2020農曆新年正月初一2:26,婦幼保健院產房迎來了鼠年第一位“小天使”,爸爸媽媽沉浸在幸福的喜悅之中。2:30開始,產房裡的“小天使”相繼報到。3:59出生的“鼠寶寶”,雖然只有4.6斤,但是是一位非常健康的男寶寶。新年第一天,產科醫生防護服下緊急剖宮產, 5.1斤“鼠寶”呱呱墜地!

1月29日這一天特別值得紀念,兩對足月龍鳳胎同一天降生,非常有緣分的是這兩位年輕媽媽都是自然懷孕,第一胎都是女兒,產後又住在緊挨著的兩個房間,真是“有緣人”。兩家人幸福美滿,喜不自禁,這天接生的醫生、助產士也感覺喜上加喜,讓疫情之下奮戰在崗位上的自己心情更加放鬆。

1月31日,產房順產的寶寶中體重最重的一位八斤巨大兒,寶媽非常棒,她喜極而泣,激動地說:“疫情的緊張氣氛讓人精神時刻繃著,是醫護人員給了我力量和信心!是孩子,讓我對生命有了新的理解!”

2月8日0:49,隨著一聲啼哭,元宵節第一位寶寶降臨,終於和媽媽見面了,寶寶靜靜地貼在媽媽的懷抱裡,兩眼注視著自己的媽媽,是在想說:“媽媽看著您疲憊的樣子,您真的辛苦啦!”這個元宵節,雖少了外面的喧囂熱鬧,車水馬龍,但是醫護人員們心齊聚一起,全國一盤棋,共同堅守崗位,共抗病魔,共迎新生。

2020春節期間,臨沂市婦幼保健院出生了854名“鼠寶寶”。

庚子疫戰,臨沂市衛生健康委各條戰線的白衣戰士共克時艱!2020年的春天已經來臨,很快,四方交泰,萬物昭蘇。

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6個鏡頭講述臨沂最美逆行者


來源:大眾網·海報新聞 見習記者馮善鵬 通訊員劉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