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中國各地力保國際貿易暢通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電 綜合報道,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國各地確保國際貿易暢通,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2月13日凌晨3點,“新隆運28”輪裝載著124個40英尺集裝箱的疫情防控救援物資離開天津港太平洋國際集裝箱碼頭,駛向曹妃甸綜合保稅區碼頭。

這是天津港集團主導運營的環渤海內支線首次整船運送同一種外貿進口貨物,也是首次開通海上“快速通道”運送疫情防控救援物資。據瞭解,這批運送的外貿進口疫情防控救援物資從斯洛文尼亞共和國的科佩爾港裝船,沿“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航行最終到達天津港。貨物為3762噸“溶解級亞硫酸鹽木漿”,主要為生產無紡布的原料,是製作口罩的疫情防控物資。

為保證該批外貿進口貨物安全、高效、優質裝船,天津港太平洋國際集裝箱碼頭提前將124個40尺箱翻倒進行集中堆放。與此同時,他們選取作業經驗豐富的岸橋司機,配足岸橋和集卡,僅用不到3小時完成裝船作業,貨輪比原計劃提前了4小時駛離天津港。

在浙江,疫情的暴發、復工的延遲使部分外貿企業面臨國際訂單生產交付延期的糾紛。湖州某機械製造企業是法國標緻公司非洲工廠轉向機殼體供貨商,本來近期每週需交付10000套產品。但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向境外客戶交付產品。

為解企業燃眉之急,浙江密集出臺政策支持企業渡過難關。如湖州出臺支持企業健康發展的八條意見,其中就提出加大對企業的外貿出口支持,為受疫情影響導致無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國際貿易合同的企業提供出具國際商事證明書服務,包括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等。

滿洲里鐵路口岸站13日發佈消息稱,疫情期間,滿洲里鐵路口岸站確保將返程中歐班列中的板材、汽車配件、紙漿等貨物品類及時送至武漢、成都等地進口公司。

數據顯示,開年以來,經由滿洲里鐵路口岸站入境中歐班列97列、8560標箱,出境中歐班列138列、12890標箱。1月24日以來,運輸進口煤炭共計3267車、22.78萬噸,主要發往黑龍江歲寶、依蘭縣達連河正泰等熱電公司,為復工後民生企業需要的電煤提供可靠保障。

中車齊車集團13日透露,目前,齊車集團成員企業齊車公司生產的出口澳大利亞GWA公司的134輛煤炭漏斗車已接近尾聲,部分車輛已在大連港集結整備,預計在2月20日裝船發運。(完)(史軼夫 張道正 黃慧 參與報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