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開始徵管房產稅,對房地產有什麼影響?2020可以入手嗎?

一yidu


一,只針對商業性住房徵收房產稅,並未涉及到個人住房。商業住房包括企業辦公和出租的兩種。稅收向來是提高政府收入的一項,但由於河南房產系統並不完善,政府的舉措並不詳細,稅收會收上來,但困難也不會小,就我個人意見,房產稅應該細分,徵收商業盈利的和一套房以上的房產稅(不含首套房),這樣徵收房產稅會容易點,細則嗎?即是規定也是對有房之人的公平。

二,來談談房價吧,疫情過後,2020年房價不會大漲,但由於房產稅的出臺亦不會大跌,小幅震盪會有,剛需的什麼時候都可以出手,投資客可以選擇出手。2020年不會大動作,但隨著鄭州未來10年的發展,10年後10多條地鐵線陸續開通後房價每年即使漲500,10年就是5000。



平凡二爺丫


這個問題涉及到房產稅法,我作為律師,來回答一下你這個問題。

第一,河南開始徵收房產稅,你是從哪得來的消息?

稅收的徵收必須要立法作為依據,目前,在我國房產稅不是一個新稅種,房產稅一直都存在,依據是國務院於1986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只不過,根據該條例規定,對個人所有的非營業用的房產免徵房產稅,也就是說,對個人的住宅房屋目前是不徵收房產稅的。近日,河南省政府制發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做好房產稅徵管工作的通知》,該通知其實是對該暫行條例的精神予以重申,並沒有實質的新內容,因為,河南省政府還沒有修改稅法的權力。事實上,國家稅務總局河南省稅務局也強調,本通知同河南省原房產稅《細則》在內容上無實質性變化,只是對該暫行條例授權省政府確定事項進行再次明確。因此,各位要好好研究稅法,不要望文生義。

第二,房產稅的徵收短期內可能會對房價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長遠來說,房價還是受到需求影響。

如果房產稅確實將居民的住宅納入到徵稅對象,那麼,短期內房主持有房屋的成本必然要增加,擁有多套房的房主尤其是炒房客,如果稅收成本不能由租金來彌補的話,那麼這些人勢必要拋售一定的房產,這樣一來,市場上將會多出一部分房源,房價肯定會受到波動。但是如果民眾的購房需求熱情高漲時,這種影響並不能對房價產生很大的影響。目前,我國在重慶、上海試點了對居民住宅徵收房產稅,但是,房價依舊上漲過快,顯然由於需求旺盛,房價並沒有降下來。

總之,河南現在還沒有修改稅法的權力,因此,對居民住宅徵收房產稅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不要指望房產稅能降低房價,如果你是剛需,購買房屋還是任何時候的必要選擇,這已經被歷史反覆證明過了。


煮法聽訟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咱們要先了解河南開始徵管房產稅的對象,才能判斷該政策對房地產影響有多大。2020年可不可以入手,關鍵還要看需求:剛需建議入手,投資建議謹慎選擇區域。

日前,關於河南開始徵管房產稅的通知,需要注意的是:個人所有非營業用的房產不必擔心繳稅的問題,不在繳納範圍。徵稅更多的是針對企業和盈利性住房。

其中針對盈利性住房主要說的是出租房,這點大家關心的會比較多,但說實話難度很大,沒有業主會主動去繳納,各部門和系統之間都還不夠完善,所以從租房中收取房產稅這一條很難實施。再者說,這個政策也並不是什麼新政策,一直以來都有這個主要針對企業的房產稅暫行條例,這次只是進行了稍加修訂。因此,對房地產的影響也只是虛驚一場。

最後說下2020年是否可以入手。

對於剛需來說: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房地產也因此受到重創,加上前兩年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很多城市已經下跌不少,開發商壓力巨大,疫情過後降價跑量活下去,會是首要任務,也是剛需上車的最佳時機。政策上在前兩年強力打壓房地產之後,最近部分城市已經有止跌的意向和舉動。如果開發商真的為了回款,開啟降價通道,政策上也會去適當放開房地產穩定市場,畢竟“穩”才是政策的重點,不可能跌跌不休。一旦開發商緩過來,雖然談不上大漲,但止跌或微漲不可避免,所以今年會是入手的好時機。

對於投資客來說:政策上“房子是用來住的”立場不會變,大漲已無可能。房地產不漲不跌的話就沒投資價值。即使微漲,幅度也不會大,對於投資客吸引力有限,更何況還有不漲和跌的風險。頂多個別區域會有點投資價值,這就要看各城市的發展情況,很考驗投資客選擇區域和樓盤的眼光。

所以,2020年剛需建議入手,投資就要謹慎選擇合適的區域。


京南房產置業經理


徵收房產稅,最得益的是農村宅基地的人家,因為這種房子本身價值不高,面積很大,最主要的是用地不要錢,而且是無期限永久使用。而購買商品房的人就吃虧了,因為購房款的50-80%是土地出讓金(三四線城市除外),這部分錢是交給國家的。所以收取房產稅已經是有一部分重複收取了,違背了最基本的公平原則。不要把這種情況上升的有房者和無房者之間的矛盾。多房者可能鑽了發展中的空子,但沒有違法犯罪,不要變成階級矛盾,喪失基本的判斷,反而被利用。從其他國家來看,有房者還是少數比例,而中國在這方面做的最好,有房者是超過90%。天天叫著沒房的人一大部分是鄉下有房不住,為了自己的發展來到異地城市想要再買房的人。還有一部分是小孩大了要分居,收入不夠的人,而這些人是需要國家幫助的人,那幫助的錢誰出,是購房人支付的出讓金的一部分去建造的保障房來分配。


hwangjovi


房產稅是以房產為徵收對象,按照房產的計稅價格或者出租收入向房產所有人或經營管理人徵收的一個稅種。

房產稅的徵收稅率有兩類:從租徵收12%(個人出租稅率4%)和從價徵收1.2%

房產稅影響的人有兩類:房產所有人和經營管理人!

假如你不用於出租,就不用於考慮出租的情況。

那麼只剩下自己居住,這情況就複雜了:

有說法是首套住房不徵收房產稅

有情況說按人均面積徵稅

具體情況得等制度下來才能知道!

擁有多套房產的影響肯定是有,這毋庸置疑;擁有首套住房就不知道咯。



一劍光寒十七州


河南正規商品房徵收房產稅還需要一個過程,鄭州2016年後才開始實行不動產登記,由之前的人工檔案變成電子信息共享檔案,由房產證變成不動產。

目前有許多之前老房子,1960-2015之間的房子,中間只要沒有交易過,都沒有在系統上登記過。

比如想查你在全中國有多少套房,查不出來,只能一個省份的查詢。如果全部錄入不動產系統,不動產規範成熟後,電子調取檔案,個人信息會全部顯示出來,某個省份幾套房 某個省份幾套房,內地房產稅 實行就容易了,現在是為以後徵收做鋪墊。

如果買房自己住,根據需要,學生上學,自住,看準了就可以購買。單純手裡有資金想投資,也可以,目前價格再合適不過。單純想等房子降價幾率比較小,人口數量在這放著,農村包圍城市,城市住慣追求享受和品味再回歸田野。僅供參考!!



鄭州樓盤實時更新


河南征管房產稅,並不是為降低房價而產生的,其屬性為“修訂”,不是“先驅”,不能偷換概念。

這次房產稅明顯針對企業囤房,炒房現象,讓企業放棄炒房幻想,迴歸實體經濟。納稅人範圍裡明確寫明---本通知涉及的納稅人主要是將房產用於生產經營的企業、單位和個人。根據《條例》第五條第四款規定,個人所有非營業用的房產免納房產稅,也就是說個人的房產別管是自住還是炒房都不納稅。

房價下降的方法很多,但使用單一的房產稅很難達到目的,有很多方式方法都比房產稅更加有效快速,如在房產的交易端控制比收取房產稅的作用更大,過戶後十年內不準二次上市交易,顯然這種方式比房產稅更能鎖定流動性。


屬狗的水瓶座


房產稅分為兩種,一個是企業明下的房產,另一個是個人名字的房產。中國執行的房產政策是,企業名字的房產每年要繳納房產稅,個人名下的房產不繳納房產稅政策。如美國則執行任何房產每年都要繳納房產稅,而我們國家則執行的是企業名下房產每年要繳納房產稅。本次河南崔繳房產稅是向企業催繳的,也是稅費改革中對企業減負降稅,惠民政策的一部分,減輕企業負擔,落實中央政策的一種表現。河南這次催繳房產稅不會對樓市有任何影響,請不要緊張。




北京生活哥


只要不是炒房的,剛需和投資買房都可以,房產稅主要針對炒房客。如果家裡已經有兩套了,可以換房,但是不適合再買第三套房了,超過三套基本就是炒房的了,國家盯的就是這種人。


樓哥哥


首先必須要說,河南這次的通知內容並沒有宣佈開始徵繳房產稅,而只是對房產稅的落實進行一個再次的明確。實際上從全國整體的情況來看,推行房產稅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短期內很難得到明確的落實。

一次即便是推出了房產稅,對於房價來說,也不要期待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歐美市場已經徵收了很久的房產稅,房地產的價格與房產稅之間關係也並不明確,可以說按照歷史經驗來看,徵收房產稅未必能夠抑制房價。

另一方面,目前我國其實完全用房產進行投資的人,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多,很多人只是為了改換住房條件而進行的購房,比如說一對夫妻為了自己的子女多購置一套房屋,這套房屋很難界定為投資。此即便是出臺了,房產稅對於房地產市場的衝擊可能沒有那麼大,因為很少有人會有多餘的房屋可以出售。

當然房產稅衝擊最大的可能是拆遷房和回遷戶手中的房屋。類群體手中的空置房角度大多數進行出租,但是很多地方對於此類房屋出售有明確的規定,因此即便是房產稅推出也很難讓這些人出售房子對市場形成衝擊。同時這類房屋再加上可能大家用於投資的房屋,大多數位於城市的郊區和非核心地段,這些地段的房屋,即便是拋售,對於整體的房價影響也非常的小,因為房屋是不可轉移的,即便是郊區的房子跌成了白菜價,核心城區的房子也還是有很多人購買,這樣對於緩解房價來說影響也不大。

最後再說一下2020年的總體情況,雖然疫情的蔓延讓2020年的房價開一年就遭遇了寒冬,但是總體而言,今年經濟觸底反彈的勢頭還是10分的強勁,所以可以認為未來房價還是會緩慢上漲的,不過個別地區還是要根據自己地區的情況進行分析,因為房地產市場的分化也會加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