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之下,疫情拐點是否會有變化?為什麼?

愛剪輯的小胖子


由於國內的各個省域或地區都嚴格按照專家對疫情的控制建議和國家有關部門的防控要求對疫情進行了防控,本次的返程活動的工作人員、學生等都基本限於疫情較輕或疫情正在消亡的地區,疫情較重的湖北地區仍然採取了對各類人員(如務工者、學生等)流動的嚴格限制,前段時間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隨著醫療條件的完善都進行了應收盡收、應隔盡隔、應治盡治;同時由於各級政府對疫情的重視,各地社區、工廠、學校、商場、超市等人員較為密集的場所都採取了嚴密的防控和檢測手段(如消毒、測體溫、食品配供、異常情況報告等),對於疫情的限制、處理、控制傳染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因些,本次返程對預期的疫情拐點基本沒有影響。


董舉旗


防疫:響應鐘南山,再撐14天。

.

近日,鍾南山院士說,從1月23日封城開始到2月6日(正月十三)為第一個14天。

從2月7日(正月十四)開始再過14天,要到2月20日(正月二十七),如果沒新增上升,疫情才算是控制了。一個14天不能解決問題,請大家配合,做好第2個14天的防護,很重要。

看過今天確診病例破3萬、新增病例仍然3千以上的情況,我們還需要做好第二個14天的防疫工作。

對每個人來說,工作,生意都可以再來,但生命和家人只有一次,希望每個人配合國家的工作再堅持14天!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二個14天很重要,很重要,讓我們再堅持14天。每一箇中國人,都是這場瘟疫狙擊戰的戰士。加油,每個人!



經濟信息速遞


近期返程人員增加,但都是來自相對平穩的地區,也可以說大家都差不多是一樣的危險暴露的強度,也就是說,我們不能%的識別現在的正常人群中是不是有極個別的病毒攜帶者,也可以說,我們的工作越細緻,越能識別出這個別的帶病毒的人,也就能讓我們大家更安全!所以,我認為這次新冠疫情的拐點,在湖北以外的地方,有望在一個潛伏期內出現大幅度降低!不太可能會因為返程之下,影響拐點!


剛剛第


疫情還在持續,但有些企業不可能長期休假,開始陸續復工了。這時,對北上廣深的真正考驗到來了!

相信科學,流行病學的排查、隔離等措施要不懈堅持。 開工企業要有擔當,不能存在麻弊僥倖心理,明大理、顧大局。 發揮大數據的作用,對重點旅客進行篩查、登記。

打好人民戰爭,群防群控,相信返城不是問題。我們的管理組織能力比“非典"時要強許多了,消除恐慌心理,理性對待,沒有什麼不可戰勝,拐點當然會早日到來!



superstar本人


鍾南山說拐點沒到,那肯定沒到。現在麻煩在於企業1口罩緊缺,2工人越多的大廠如何解決吃飯問題。這兩個是具備相當大風險的。

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到社會和權利機關的排查和隔離起到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個人覺得除了湖北省的疑似病例人數還有可能大規模增長以外,其他地區不太可能出現大的增加,如果工廠能嚴格控制人員流動,將不會出現比現在糟糕的局面。

其次,應該注意到病癒的人數在增長。在衛生系統內部關於治療的總結和經驗應該在快速的累計,除了一部分病重人員以外,輕症患者應該沒有太大的生命風險。所以對於之後的情況,我覺得比較樂觀。


哎嘿哎嗨


1、中大城市目前陸續在開工,返城人員劇增,給防控帶來很大的壓力,以成都為例,回城的人員可謂來自全國各地,人員情況負責,這裡面主要有兩點特別重要:一是目前的案例中出現了一定比例前期吳任何發燒症狀的病例出現;二是鍾南山教授明確病毒有超24天的潛伏期,這都給防控帶來非常大的壓力;

2、返城採取的是測量體溫和檢測身份證,無法確保體溫正常就一定沒有病毒攜帶者,無疑是埋在城市的定時炸彈,難以把握;

3、根據鍾南山教授的意見,疫情真正的拐點還沒有到來,大概在2月20日前後;


小議成都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的推進,返程客流量加大,疾情拐點出現,每天新增病例在下降,必須對返程人員加大排查力度,早發現,早隔離,同時對返程人員進行流行病學預防宣傳,少聚眾,戴口罩,勤洗手。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隨著氣溫逐漸升高,瘟疫病毒無藏身之地,一切恢復正常。


蔡倫木


管控措施嚴密到位、科學合理、應對突發及時。對拐點影響不大,就是大家都不開工,疫情也是零星似出現,湖北省外疫情出現強力反彈幾乎不可能。外出人員信息準確,個人減少多地活動,單位小區管控嚴格,各省整體把握復工進度。不給病毒可傳染之機,疫情大量反彈是沒道理的。


暖暖詩語


新冠病毒最棘手的一點是存在無症攜帶者,以及輕症可自愈攜帶者,這些人測體溫測不到,甚至沒人要求填表,不排除有人為了錢,命也不要要復工,只希望如果存在這種情況,防護好自己,不要傳給別人。


地大有老貓


從目前形勢看,因為國家採取了嚴厲的管控措施,應該不會有失控的情況發生,只是稍微會有起伏,要警惕復工後聚集性疫情發生!這個時候企業的管控和員工個人的防控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