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金昌新冠患者治愈有感(附创作思路)

沁园春.金昌新冠患者治愈有感(附创作思路)

沁园春.金昌新冠患者治愈有感(附创作思路)

九衢迷津,江汉呜咽,鹤唳楚天。令千家闭户,谈瘟色变;百城空巷,愁锁窗轩。举国皆惊,邻邦忧惧,阴雨寒风多事年。春何在,问燕南赵北,慷慨名贤?

四方征角驰援,喜望里同心共一肩。有白衣济世,回春妙手;长缨继挽,解厄于悬。直面危城,逆行国士,感激频闻捷报传。春来矣,看河清海晏,宇内平安。

附:创作思路

庚子鼠年元宵节后的第一天,我刚刚做完当天的功课后是早上九点半钟,便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打开,一条新闻跃入眼帘,赫然写着:“金昌唯一一例冠状病毒患者治愈出院!”惊喜中顿时感到神清气爽。这是2020年春节以来最为振奋人心的消息了!于是,我毫不犹豫的转发,并且打上了三个“好消息”。此时此刻,我就在金昌市永昌县,距离这位幸运的患者近在咫尺。我想,这样的结果正是当地政府上上下下齐抓共管、医务工作者努力工作得来的。

我是正月初六日离开兰州家中来的这座戈壁小城,我到这里继续创作电影剧本《永昌红色往事》。那一天刚下高速公路,在接受检查站消毒、体温检测时,就得到消息,市委书记张永霞同志视察完这里,刚刚离去。张永霞同志春节期间没有回家,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和我面前这些医务工作者、公务员一样,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同时,他们还告诉我,金昌市已经有三批医务工作者逆行奔赴武汉参战了。

自武汉封城全国性大面积的疫情爆发以来,我们的心每天都十分沉重,都程度不同的压抑着,既为这新型冠状病毒而感到恐惧,也特别的痛恨这尊瘟神,又为奋战在一线的那些公务员、医务工作者忧心。宅“家”工作的这段日子似乎格外漫长,当大多人都在无聊于不能外出社交的时候,甚至还有一部分人盲目跟风,抱怨牢骚,怨天尤人,时时处处挑政府的毛病。我不明白这些人是怎么想的?我们是否思考过,我们这样远离病毒感染风险的安逸背后,有多少奉献者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之前我曾写过一则小文兼《西部人文学》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征稿启示,为大家讲述了疫情期间我从兰州来到永昌县的所见所闻,亲眼看到路口执勤的医务人员和公务员是如何工作的,到了工作的地方也亲身感受到了辖区公务人员夜以继日的加班、查岗工作等情况,他们都是与病毒直面抗争的逆行者,毋庸置疑,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每天,我工作之余就刷新闻,看着那一串串攀升的数字,相信你我都是一样的焦灼,一样的痛心。但是,在这份压抑里总还能发现欣喜,比如疫苗实验取得了突破,比如今天又治愈了多少例?每每看到这些,我就为遥远的荆楚之地默默加油,也为近在咫尺于金昌治疗的那名唯一的患者牵肠挂肚,更为期盼的是,希望治愈病例越来越多,每个人都能安然无恙。

就在昨天,正值上元夜,中华民族的又一个传统节日,永昌县城从白天到深夜不时响起鞭炮声。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或者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我硬是从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里听出来一种对疫情病毒咬牙切齿的恶狠狠的内容,企图用鞭炮声赶走病毒这个瘟神。深夜,在断断续续的这种声音里,我一如既往的难以入睡,便想着如果那个叫做“新型冠状病毒”的家伙是个实体,我毫不怀疑它早该被人们撕得稀碎尸骨无存了。

金昌唯一一例被感染的患者终于治愈出院了,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真真切切的一件喜事,应该也确定预示着“瘟神”远离的节奏,这一点我坚信。尽管如此,还是依然要遵从疫情防控原则不得外出,而这份喜悦难以倾诉,兴之所至,便提笔填了一阕《沁园春》,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也希望每一个人坚定信心相互鼓舞斗志。疫情终会过去,生活仍会继续下去。我们要坚信,我们的国家会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河清海晏寰宇平安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2020年2月9下午于甘肃省永昌县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