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的煙臺文旅人:以心中的光,驅散疫情的霾(二)

庚子新春,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在全國大地驟然打響。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工作來抓,堅決扛起疫情防控責任,切實提高政治站位,靠前指揮、周密部署,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廣大幹部職工迅速到位、同心抗“疫”,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文旅力量,系統內湧現出一批舍小家、顧大家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蹟,譜寫了一曲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文旅讚歌。


在這個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特殊時期

【抗“疫”中的煙臺文旅人】系列內容

為大家講述煙臺文旅人在這場抗“疫”中

所做出的不平凡的貢獻

以及背後動人的故事

展現正在默默散發光亮的“你”“我”“他”

抗“疫”中的煙臺文旅人:以心中的光,驅散疫情的霾(二)

脫下孝服換戰袍 軍人本色慰父靈


“為防控疫情,明天起全體返崗上班”,大年初二,接到返崗通知的張金珂(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機關紀委書記)剛給去世的父親燒完“頭七”,便立刻脫下孝服,驅車返煙。

父親走的太急,沒留下任何遺言,但常年叮囑的“軍人就要服從命令”卻深深刻在心裡。返煙5個多小時的路程,父親的叮囑充盈滿懷。

“軍人要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是2000年入伍軍校,父親送行時的叮囑;“黨員就要時刻衝鋒在前”,這是2002年入黨時父親的叮囑;“到了地方,軍裝可以脫,但軍魂不能丟”,這是2018年退伍轉業時父親的叮囑。


抗“疫”中的煙臺文旅人:以心中的光,驅散疫情的霾(二)


疫情就是命令,張金珂將失去父親的悲痛擱在心中迅速返崗,化父親常年的叮囑為投身疫情防控的動力。

自1月27日(正月初三)返崗以來,他充分發揚黨員衝在前、做表率的先鋒模範作用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軍人品質,積極報名市直文旅系統“黨員先鋒隊”,“我將把投身防控疫情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在疫情防控中‘走在前,作表率’”,出征儀式上他作為隊員代表莊嚴宣誓,激昂的話語表達著必勝信念,更折射出黨員的光輝。


抗“疫”中的煙臺文旅人:以心中的光,驅散疫情的霾(二)


參加疫情防控先鋒隊以來,張金珂頂風冒雪、不懼寒冷,連續8天在芝罘區毓璜頂街道大海陽社區站崗值守,累計排查人員200餘名,發放宣傳材料300餘份,以實際行動彰顯了軍人風采,以無言大愛告慰父親亡靈。


抗“疫”中的煙臺文旅人:以心中的光,驅散疫情的霾(二)


弘揚膠東精神 勇衝抗“疫”一線


劉魯波,2018年退伍轉業,現為膠東革命紀念館在職員工。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積極作為、勇於擔當,充分發揚了新時代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抗“疫”中的煙臺文旅人:以心中的光,驅散疫情的霾(二)


“若有戰,召必回”,告別軍營時的誓言一直銘刻在心。接到局黨組成立“黨員先鋒隊”的通知後,他第一時間響應報名。“把我派到基層一線去,那是轉業軍人最應該出現的地方”,出征儀式上,他向黨組織請命。


抗“疫”中的煙臺文旅人:以心中的光,驅散疫情的霾(二)


“我是一名戰士,最不怕的就是抗‘疫’”,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雷厲風行、挺身而出、衝鋒在前,八小時之內做好單位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八小時之外多次外出採購防疫用品。疫情面前,劉魯波始終保持人民子弟兵勇敢頑強的工作作風,同事們提到他都豎大拇指,“不愧是當兵的,就是有戰鬥力”。


抗“疫”中的煙臺文旅人:以心中的光,驅散疫情的霾(二)


“作為一名膠東革命紀念館工作人員,紅色是我館的主色,更是我靈魂的本色”。無數次的紅色講解跟隨工作,讓他對膠東紅色精神耳聞目染,紅色基因早已融入血脈、植入靈魂。在“雙報到”社區抗擊疫情聯防聯控工作中,他化身抗“疫”講解員,認真細緻做好車輛登記和人員摸排等各項工作,以實際行動宣講膠東紅色精神,深受群眾好評。

抗“疫”中的煙臺文旅人:以心中的光,驅散疫情的霾(二)


“退伍不褪色,抗‘疫’勇擔當”。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市直文化和旅遊系統退役軍人們聞令而動、挺身而出,重燃當年的戰鬥激情,與廣大幹部職工共同築起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若有戰,召必回”的誓言!


榜樣感召世人,模範凝聚力量

我們堅信,各行各業同心協力

必將匯聚成一股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抗“疫”中的煙臺文旅人:以心中的光,驅散疫情的霾(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